西南边陲广西,据2008年资料表明,壮族人口1600多万,占全广西少数民族人口的84%,占广西总人口32%还多。然而,壮族名称的来历却有着坎坷经历。
据资料载,解放前,壮族的名称来源于部分壮族的自称“布僮”,此外,还有称:布侬、布土、布样……等二十多种,这些壮人分散居住在广大的落后山区。在人类文明发展过程中,因民族间存在各种差异,居于城镇的汉民,对处于落后状态的壮人,从汉族的视角加以非议和歧视。对壮族青年男女盛行自由对歌结交,“婚姻不用媒妁”,以不符合汉族道德礼仪为由,大肆歪曲丒化,污蔑他们粗鲁蛮撞,因而称他们为“撞丁”,后来则逐渐成为壮人的通称。占据统治地位的封建统治者歧视壮人,一些人则故意把“撞”写成“獞”,以贬低壮人,
新中国成立后,取消带侮辱性的“獞”族称谓,恢复了被埋没的“僮”族称谓。1958年春,中央人民政府在壮族聚居区域建立起省级“广西僮族自治区”。
从“僮——撞——獞——僮”的族名演变,涵盖了壮族曲折起伏的发展历程。因“僮”音“壮”,与汉字的音义不同,易于混淆而引出诸多不便。1965年,经与各方协商,周恩来总理提议,改“僮”为“壮”,并说:“壮族是强壮的民族”,予以美好的祝愿。从此,壮族有了统一、响亮的名称,“广西僮族自治区”也由此改为“广西壮族自治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