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北名珠道口镇


道口镇,古称李家道口,因上古为黄河西岸鲧堤之上的一个渡口,并有李姓人家长年在此以摆渡为生,慢慢便成为沟通黄河两岸的主要交通设施,故此渡口被称为“道口”沿用至今。

道口镇位于滑县西北边境的卫河之滨,稣堤之上。早年,由于道口地处河运要道的卫河之畔,是当时水陆交通的要口,时有小天津之称。道口镇的顺河街是目前安阳保存最完好的古街之一,也是当时道口最繁华的街道。漫步在大街上,透过两旁斑驳的店铺门窗和油漆剥落的门柱,追溯那流失的岁月,你仿佛回到那帆船林立、车水马龙的繁华渡口。

据记载,古代黄河流经滑县,道口就是设在西岸稣堤之上的一个渡口。相传,当时一李姓人家在此以摆渡为生,所以人们又将此渡口称为李家道口。后来由于黄河河床南移,卫河航运的畅通和贸易的发展,特别是经过山西洪洞县大迁民之后,来此定居者日益增加。明清以来,道口逐渐发展成豫北重镇。

豫北名珠道口镇

道口系水、旱码头。卫河流经滑县境内的河道南起桥上村,北至三里湾。水面宽阔,水势平稳,当时卫河运输“上通百泉,下达天津”。20世纪30年代,是卫河航运最兴盛的时期,河道内“帆船林立”,每月过往民船、商船达百余只,“三百石之民船,四时畅行”。大船货运量达1450吨位。南方和豫北一带的杂货、煤油、海盐等多从这里转口,运往各地,以至于顺北街的货栈里物资堆积如山。卫河沿途设立了6个港运局,道口居上游第二,商贸的繁荣,使道口有了小天津的美称。

航运的发展,带动了道口搬运业的兴起。一些破产的农民和城镇贫民逐渐变成了专业的脚夫。他们早晨把铺盖一捆,押到当铺,晚上下船买上几升米,再到当铺取回铺盖,一家过活。时间长了,他们居住的街道也就叫成了“脚力市街”。

豫北名珠道口镇

1907年竣工的道(口)清(化)铁路和1936年竣工的道(口)楚(旺)铁路,道口位于正中,西部山区和东部平原的物资在这里中转、集散,更是促进了道口经济的发展。道口商贾云集,贸易繁荣,有“日进斗金”之说。道口12条大街和72个胡同,分布大商号百余家,小商号不计其数,经商者多达万人,出名的大粮行40多家,大酒店3家,银行、钱庄6家,浴池10多家,日用百货、布匹、土产等应有尽有。其中,最地道又最有名的当数顺河街与大集街交叉口的义兴张烧鸡店和顺河北街两旁的锡器店。张家烧鸡“咸烂厚味,脍炙人口,价格不贵”。道口锡器又名点铜点锡,制作的茶壶、酒器、烛台、香炉等用具,精致耐用。当时的锡器店仅顺河北街就有9家,规模较大且有名望的有“聚胜锡店”、“兴盛锡店”、“同兴锡店”。“道口锡器白如银,明如镜”,1933年的《河南政治月刊》载,道口锡器“以官秤论价,带花的每斤一元六角,无花的每斤一元四角六分。”据记载,凡来道口的游人“吃烧鸡,买锡器,多不肯失之交臂。地方人士,又多以此二者为馈赠之资”。

豫北名珠道口镇

当时,道口最繁华的地段当数顺河街和大集街。两旁店铺林立,白天人流如潮,到了晚上,用布蓬搭起来的顺河街灯光通明,人头攒动,所以人们又把顺河街叫作灯蓬街。至今,老人提起这些往事,仍津津乐道。

道口镇属千年古镇,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水、陆交通发达,地理位置优越。清朝末年,曾被誉为中原“四大名镇”;2009年度被评为全市工业经济发展二十强乡镇;2010年度被评为河南省经济社会发展百强乡镇。道口镇还先后被命名为全国“小城镇建设重点镇”、“省明星乡镇”、“省十大最具魅力城镇”、“中州十大名镇”、“河南省历史文化名镇”、“中国烧鸡名城”、“市级文明单位”;连续多年被市县评为“五个好”乡镇党委、“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先进乡镇”、“招商引资先进乡镇”、“计划生育工作先进单位”、“信访工作先进单位”。2014年,被评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

豫北名珠道口镇

道口古镇因水运通达,商业繁盛而成为明清至民国时期的豫北重镇,是大运河沿线城镇的杰出典范。道口古镇整体布局依运河走向自然而建,当时最为繁华的一面街、顺南、顺北、大集、码头等街道更是因河而成,现存有老房屋1000多间,老字号5处,老钱庄1处,老票号1处,老胡同16条,古庙宇2处,老水闸6处,老码头9处,古街区3000余米。当时这里经商者多达万人,大的商号近百处,较小店铺星罗棋布。大多为山西晋商和天津客商,也有其他地方商家,同时还有本地商户。如已有300多年的义兴张烧鸡老铺。这些文物遗迹依然呈现出古镇昔日的繁华景象。

豫北名珠道口镇

2015年,大运河(此地称永济渠、卫河)滑县段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此河曲穿道口而过。方便快捷的水路交通,为道口的经济、文化大发展带来了得天独厚的良好机遇。特别是在明清时期,此段运河里百舸争流,千帆竞渡。据史料记载:隋代以后,卫汉水路上达百泉,下达天津,水中“帆樯林立”,三百万之民船,四时畅行,南粮北运,津货南来,“通梁达燕、运卫仰鲁”,路上“轮蹄徒旅”络绎不绝,纤夫们嘹亮的歌声此起彼伏,远扬数里。特别是往来于河南新乡、天津的货船达700余只,载重百吨以上的大船约占1/3,船民有3000余人。20世纪60年代,航船发展到1700余只,年货运量83.6万吨,客运量6.87万人次,每日可经上千船次,大大沟通了津、冀、鲁、豫、晋等省30多个大小城镇。清末民初时期,除了通畅的水路运输之外,还得益于公路与铁路交汇的得天之利。道口是道清(清化)铁路的起点,是当时豫北地区重要的水路转运码头。1907年道清铁路全线修通,来自焦作的大量优质煤炭通过火车运至道口,接着装船转运天津,再消散欧洲。从天津水运而来的布匹、百货、食盐等又从道口上岸,转运到周边各地。

豫北名珠道口镇

古时人们的货运和交通主要依靠水路,大运河又是我国运输条件较完备的一支人工河流,因此,此段运河船只来来往往,十分繁忙,致使道口古镇商贾云集,贸易繁盛,“日进斗金”。道口因为繁盛,被人们赞誉为“小天津”,成为豫北地区一颗耀眼的明珠。

豫北名珠道口镇

道口烧鸡

道口,素有“烧鸡之乡称号。”“义兴张”道口烧鸡,与金华火腿、北京烤鸭齐名,誉满中原,名扬海外,被誉为“天下第一鸡”。

豫北名珠道口镇

名扬海内外的道口烧鸡,距今已有三百五十年的历史。据<</span>滑县志>记载:“道口烧鸡始于清顺治十八年。在创制初期,由于工艺简单,一直没有形成特色。”乾隆五十二年,张炳接手烧鸡店铺,为拓展生意,扩大销售,着意进行技术改进,但是收效甚微。因生意清淡,张炳整日愁眉不展。一天他在街上散心,偶遇一位曾在清宫衘膳房做厨师的老友刘义。张炳即携刘义到店铺内置酒款待。闲谈中,刘义得知张炳的困境后很是同情,他念及故交情谊,决定将自己在御膳房做鸡的秘方传给张炳。他说:“只要做出上品烧鸡,何愁无有销路。送你十个字,要想烧鸡香,八料加老汤。”接着他又将八种佐料的名称及用法、用量详尽地告诉了张炳。张炳如获至宝,按照秘方如法烹制,做出的烧鸡果然独具风味。在后来的烹制实践中,他不断苦心钻研探索,特别是在造型方面,将白条鸡撑成两头皆尖的元宝形状,别致美观,寓意富贵吉祥。之后,张炳所做的烧鸡以其异香浓郁、色泽艳丽、造型别致而名声大振,生意日渐兴隆。张炳为报授技之恩,遂取“义友兴张”之意,将铺号定名为“义兴张”。之后,义兴张烧鸡的制作秘诀便在张府代代相传,既传家珍绝技,又传百年老汤。

据台湾1984年自立晚报载,乾隆黄帝南巡,途经道口,忽闻异香而神醒,问及左右,县令以烧鸡呈献,帝食后甚喜,赞曰:“色、型、味三绝,为天下佳馔。”

义兴张道口烧鸡不仅被打造成了一张城市名片,还丰厚了当地的风俗民俗文化。它不仅是亲朋好友间的馈赠佳品,其文化已融入到当地人生活的方方面面。当地民谣、谚语以及民间故事中,都有它的身影,民间祭火神活动供品中必有烧鸡。“无鸡不成宴,无鱼不成席”、“有鸡有鱼,方成宴席”、“走亲访友,有鸡礼重”,并取“大吉大利”之吉祥寓意……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当今膨化、油炸等不健康食品充满货架之时,义兴张道口烧鸡以土鸡为原料,纯手工制作的烧鸡,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

豫北名珠道口镇

道口金银器

道口的金银器加工历史距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在上世纪30年代中期,道口拥有金银器加工字号十多家。比较出名且具有一定规模的金银器加工商号有:水胡同张家的“丰宝楼张记”字号,上下口街卢家的“天盛魁”字号,一面街李家的“天德楼”字号等。没有招牌靠赶集赶会摆摊的经营商戶居多,达二十多家。

据丰宝楼第十代传承人张永平介绍:清初年间,其家第十世祖先张老先生从老家(牛屯镇后张)迁入道口,在道口水胡同定居下来,建立起金银器加工作坊,从此开始以金银器加工经营为生,随着加工规模的扩大,接着创立了道口第一家规模性金银器加工产业。时值清末民初,其祖父张玉衡主持家业,成为掌门人。在此期间,他以自有资本,建起了两进院落,临街楼五间两层,宏伟气派,楼房正中间镶有长四尺、宽二尺的“丰宝楼张记”楷体匾额。前院为作坊区,后院为居住杂设区,厅堂正中分别供奉着铸造业祖师太上老君的石雕宝象和火神祝融的木雕宝象。

金银器加工客户大多来自周边村庄以及往返于大运河的船上。比较畅销的金银器产品种类有:做嫁妆用的头饰、手饰(手镯、项链、发卡、发钻、耳环),馈送亲友的茶具、酒具以及其它生活用品,(如盆、碗、筷子、剔牙棒、顶针、等)。为祈求孩子能够建康成长,长命百岁,另有一些生日索、成长索、护身索、长命索。这些产品远销开封、焦作、鹤壁、卫辉等地。据不完全统计,当时道口每天用金银材量达百两之多。真可谓:店内生意红火火,作坊炉内火红红。

金银器加工是一套复杂的工艺,它包括:化银(白干锅)——银锭模(银锭)——锻打镇(锻打成银棒或银片)——拔丝桩(通过拔丝板孔,拔成粗细不等的银丝)——剪段(根据不同饰物所需不同材状)——胶粘板(固定半成品银件,用小攒子攒出各种花纹)——银片(用各种模具做成脖索、银人、小狗、小印等)——焊接(将成型的银器用硼砂加银粉,涂在银器的接口处,加热焊接)——修整(焊好后,用剪刀或锉刀把毛边修整好)——清洗(将银器放在白矾水的砂锅内煮十分钟左右捞出,再放进有稀盐酸水的砂锅内,将银器表面的赃物清洗干净)——增亮(将银器放入有皂角水的盆子里,用铜毛刷刷洗后,增光发亮)——成品出售。

为求得生意兴隆,张家每逢农历初一、十五日,都要祭拜太上老君和火神爷。尤其是在大年三十上午,张家都要在店铺大门挂上用红纱布做成的六角木制合页灯笼,上写“丰宝楼张记”。然后,在供奉的太上老君和火神爷灵位前,摆上银制香炉,香炉两边燃上四角玻璃罩灯,桌上供满丰盛菜肴(八荤八素),银制酒具都斟满了酒,掌门人净手后开始焚香磕头,燃鞭放炮。接着,家人、雇员、学徒依次磕头祭拜,祈求来年平安发财。

道口金银器加工业在上世纪30年代,达到鼎盛期,十余家老字号和二十多家小作坊每天可喜的交易量,伴随着道口“日进斗金”的势头,成为道口繁荣兴盛的真实写照。

随着1937年日本侵略中国,素有“小天津”美称的道口,更难于幸免。在兵荒马乱,天灾人祸的恶劣环境下,除了几家大的商户勉强维持金银器加工外,其余纷纷倒闭关门。

改革开放后,天盛奎第四代传人卢寿鹏和天德楼第四代传人李建国重操旧业,进行简单的金银器加工业务,勉强延续着这一古老传统技艺。

道口锡器

豫北名珠道口镇

锡器加工是道口数百年间的招牌产品,在乾隆年间,道口所加工的点铜锡器器具即作为贡品晋献给朝廷。在1914年“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道口所产锡器用品代表中国参赛获得金奖。那个时期的道口有锡器加工作坊40余家,大锡店年产锡器5000斤,小锡店年产锡器3000斤。

牌坊街

豫北名珠道口镇

位于道口镇西南隅。该街长约一里,西街口直通大西门,东街口紧连后大街;南邻运河堤坝,北接上下口街。整条街在道口镇历史文明长河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位置。在这条街上,不仅错落有致地布满了尚古建筑——园林、庙宇、花园和庭堂,这里的人们,还一代代传承着诸多历史悠久的古代文明。

道口县衙

道口县衙,同时又称大殿、文衙门。传说一:古来道口为镇,隶属黎阳县所辖,道口县衙属于黎阳县的下派机构,因此道口县衙有了大殿一说;传说二:道口县衙只设衙门不设县官,在此执事的通常是朝廷的过官,临时主事问案;另据传:因道口属于黎阳二区,黎阳县官定期来道口执事问案。此衙所辖地有新镇、小河、卫贤、河西、道口、三村、大铺、小铺、大武庄等村镇。是一个辖区较大,辐射甚远的办事机构。

相传,黎阳县太爷微服私访来到道口,看到当街有众人围观,并不时从人群中传出女人的哭声。经查,有一钱姓人家的儿媳正在当街辱骂婆婆,招来街坊邻居和路人围观。

且说不孝泼妇刁蛮成性,自从嫁到钱家后,嫌弃丈夫无能,嫌弃婆婆无用,大的看着不顺眼,小的听着不顺耳,不是辱就是骂,弄得家不像家,业不是业。并常常游手好闲,不思家务,走东家串西家,翻嘴扯舌,肇事惹非,祸害乡邻。是远近出了名的长舌泼妇。

县太爷弄清了原委后,为了不在大庭广众之下让其难堪,就指使手下上前调停,以息事宁人为上。谁知那泼妇却不予理睬。这时围观者有人上前说:“是县太爷来了!”泼妇却说:“县太爷算哪根葱?”接着,那泼妇又撒拉县太爷是“吃自家粮管别家事”云云。县太爷看那泼妇非但不收敛,还继而撒泼,便即刻大怒,一声“拿——下”,便见都头麻利上前逮了,一路带到县衙。

待众衙役按部就班,县太爷升堂后,只见那泼妇用眼只一斜,便知阵仗不小,方知事已弄大,便象抽过筋一样,浑身瘫软一堆。

单说泼妇泼有泼招,赖有赖法,一看大事不妙,口中悔过之词滔滔如流水,双膝跪地响头若捣蒜,一付既有今日何苦当初之悔恨。

“晚矣——”!县太爷依照大清戒律,把该不孝泼妇戴上枷锁,扒去上衣,捆绑在当街牌坊上示众三天。这便是:

舌长口臭心狠辣

公平正义在县衙

再有谁人身试法

先看上面唠叨话

冤屈胡同

道口有三关六铺七十二胡同。三关指的是东关、南关、北关;六铺指的是头铺(顺河北街、二道街、三道街)、二铺(狮子巷、大集街、顺河南街)、三铺(一面街、上下口)、四铺(西街、老爷庙街)、五铺(南街、后大街)、六铺(二郎庙口、脚力市街);七十二胡同均分布在道口古镇顺河北街、顺河南街、一面街、上下口街等区域。

七十二胡同中的冤屈胡同横贯上下口街和牌坊街,胡同内设冤屈庙。此胡同从上下口街和牌坊街互通县衙。是一条长约五十丈,最窄处仅有三尺余宽的胡同。胡同深远幽暗,古色古香。伸冤和告状者到县衙申诉,要经过此胡同。一旦到达胡同入口,大都会一路冤屈地喊叫着往里走,直到县衙。喊叫声若隐若现,不绝于耳。那叫声有的是一路高声喊叫,有的象是大声背诵着戏词儿。有此场面常常会引来众人观看。

冤屈庙

冤屈胡同里有一座庙,名叫冤屈庙,也有的叫仙家爷庙、胡大仙庙。据说此庙很灵验,每逢初一、十五,来此卜凶问吉的人络绎不绝。有的是伸冤无着或遇判不公,便怨愤难平,需要继续息怒泄愤,此时,便来到冤屈庙诉冤许愿。许愿后,若能平息事端或随心所愿,到吉日便见携上老小家眷,摆上供席,上香磕头放鞭炮,隆重还愿。

据笔者分析考证,冤屈庙随着县衙的建立,对平衡当地民心民愿,促进和谐共生发展,发挥了另类作用。

据传,有一开封大户人家,主人身患绝症,病临膏盲,在当地四处求医问药无望,家人便贴出告示:谁若能医好主人病症,愿划地一顷,房院一舍相谢。一天,有一云游郎中路过此处,伸手撕下了告示。郎中对主人断脉后开下药方,并嘱咐服用剂量和服药时辰以及忌讳等等,便扬长而去。哪知此药方甚是灵验,主人服用月余顽疾渐退,气色日见好转。再服用一时,痊愈若初。便见:

本是亡灵一躯

却又完人一个

且看,那主人说到做完,自不食言,择完吉日便携了全宗全族老少,带上黄金白银玛瑙玉石以及诸多细软之类,按郎中所说地址名姓,向西面一路找了来,却找到冤屈庙,当下与守庙香童说明原委,方知那云游郎中,便是常在方圆仗义行侠的胡大仙。等那主人知道自己原是仙人施救,震惊不已,感激不尽,便出巨资重修了此庙,并立下石碑以示纪念。正是:

家大业大势大

心切心诚义侠

王坟

冤屈胡同向西,临街有一座大石牌坊,据说是一王姓家族所建。王氏家族有钱有势,人丁兴旺,官至朝廷内务部。冤屈胡同往西五十米处,便是远近闻名的王坟(一说王家坟)。

王坟座北朝南,方圆几十亩,上下口街和牌坊街相拥。院内见松柏参天,花草迭盖;大门气势雄伟,神道宽阔平坦。神道两侧立于诸多石马石羊。石马形状气势与洛阳白马寺石马一模一样;大门两边各站一石人,其形高大粗壮,其势活灵活现。据传石人高有两米,粗满一抱。右侧石人的背部带有刀痕,下唇残缺。

据传:有一天,坡上一农夫推着鸿车(独轮推车)从新乡赶会回来,走到城墙下,咋也上不去坡,这时正巧走来一大汉。但见此人身高马大,伸手只一抓,鸿车便象被提起来一样轻巧。二人一股作气将鸿车及货物弄上大堤,农夫掏出烟锅并装上烟沫递向大汉,以示感激。哪知大汉横过来一只手臂,接着又指了指自己的嘴巴说:“你看,我冇下嘴唇,咋能吸烟。”待农夫仔细看来,此人确实没有下嘴唇,再看,背部依稀有伤。农夫便接着打探大汉是哪里人,姓甚名谁,大汉用手势往东面一顺,“王坟儿!”谁知大汉话音才落,身影便相去甚远。农夫感到疑惑,自己从小在王坟边儿长大,咋就从未见过此人。

第二天一大早,农夫便抱着满肚子疑惑,在王坟上下及周边找了个完,问了个遍,只是不见那大汉的踪影。待他走到王坟大门口,暮然看到大门右侧那尊石人时,完全惊呆了。这尊石人和帮他拉车的大汉从身高到长相都一模一样,竟毫无二致。农夫稍一愣怔,便暮然双膝跪下,口中念念有词:“大仙显灵,大仙显灵。小人有过,小人有罪。”从此,那农夫一旦出去赶会,便先来上香,除此之外,还常常携上家小,摆上供品来此上香许愿。

相传,王坟那尊石人原为守墓人,因年久修炼成仙。成仙后,不断帮乡邻布礼施善,济贫扶弱,受到众乡亲传颂。

另有传说,石人是个调皮捣蛋仙,尽管做了不少善事,也做过拙事。一天,从上风刮过来一阵阵异香,诱得那石人心意慌乱,坐立不是。石人便不思守墓,直奔那异香而去。待到近前,散发异香的却是军庄的豆腐。这豆腐做得家喻户晓,老少皆知,甚是好吃。单单那味儿,便见沉香幽郁,芬芳清新,鸟闻不飞,人见忘归。石人哪顾得上这些,但见搬起一合盘豆腐狼吞虎咽起来,谁知此举动早被军庄人看在眼里,疼在心里。要知道一合盘一盒盘的豆腐,是他们养家糊口的救命钱。就连他们自己,平日也是舍不得尝上一口的。众人忍无可忍,便上去一顿好打,把石人轰出了村。

至于石人背上那刀伤和残缺的下唇,便是这次偷吃豆腐烙下的祸根。这正是:

贪吃烙下千古痕

全作笑料供人传

红尘滚滚,沧桑变革。王坟陆续遭劫,参天松柏被砍来做薪,石羊石马石人被砸碎烧成石灰。

同和裕票号

豫北名珠道口镇

位于道口镇大集街路北,清代建筑,原建筑布局为四合院式,东西宽15.4米,南北长48.4米,现仅存临街北屋、东西厢房。临街北屋二层,面阔五间(15.4米),进深6.9米,窗户上辟梳背式砖券,二层设冰盘沿,山墙仿徽州马头墙。东西厢房相距6.3米,其中东厢房现存6间(22米),进深4.23米,砖石木结构,单檐阁楼式,仿徽州马头墙,灰色小瓦布顶,砖雕墀头,方门窗,窗上为梳背式砖券。西厢房现存9间(30.7米),进深4.15米,砖石木结构,单檐阁楼式,仿徽州马头墙,灰瓦布顶,砖雕墀头,方门窗,窗上为梳背式砖券。该建筑设计构造科学严谨,具有浓厚的地方传统建筑特色,为研究滑县区域乡土建筑提供了实物资料。

同和裕票号是王晏卿创办的,王晏卿,新乡人,生于1886年,逝于1984年是著名的爱国实业家,他从小立志做大生意,以“鸢飞月窟地,鱼跃海冲天”自我激励。18岁时,他到新乡最大的票号当学徒,走南闯北,人称“长腿伙计”。25岁时,他决心自己创业,和另外三人集资13000块银元,在新乡顺河沿街,成立同和裕银号,他任经理,赵安侯任副经理,由于经营得当银号很快在新乡站稳了脚跟。

民国初年的道口,因地处豫北交通要道,水运和陆运十分发达,是重要的商品集散地,有识之士和商贾纷至沓来,他们办企业、创商号,一时间人口急聚,百业兴旺。

胸怀大志的王晏卿瞅准道口这块风水宝地,遂于1912年2月24日,果断决定在道口创办同和裕第一个分号。任命新乡人杨达三,山西人常子荣为经理,苗焕卿任营业部主任。用他“寓金融于商业,以商业固金融,从金融起家,大量涉足工商实业”的经商思想,在道口大力吸收民贷,支持道口各行业发展,对盘活道口经济、促进市场繁荣起到了推进作用。

同和裕在道口经营面很广,除金融汇兑外,绸缎庄、针织、棉纱、铁丝等市场百货无所不包。道口大部分百货杂铺店、庄都从他那里进货,或为之经销,短短的几年,同和裕在道口已发展成为第一大票号。

豫北名珠道口镇

在新乡总号和道口分号积累经验后,王晏卿又把眼光投向更大更广阔的市场。1915年在当时河南省省会开封办起开封分号。开封分号经营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整个银号的命运。他派开封籍的副总赵安侯筹建开封分号,并出任分号经理,总号拨款20万元,先租借云章绸缎庄的地盘开张,后在北土街购买地皮三亩,建楼房和地下室数十间即现存的天井小院(即原国家主席刘少奇与文化大革命逝世于此)。

开封分号,从业人员最初只有五人,很快扩展到30多人,以汇兑和货币兑换为主。它大量吸收开封军政界、工商界及私人存款,社会信誉日高。这些,为王晏卿在各地建分号,增设通汇点,增强金融实力,打下良好基础。

之后,同和裕又在郑州、汉口、上海、天津等地设分号,“北伸平津,南延沪宁,东至新浦今属连云港,西达成都、太原,共有分号43处,店员850余人。同时兼有工商企业105家,从业人员3000余人,先后经营21载,成为集现代化银行、综合性工商业为一体的集团。”

同和裕之所以能在短时间发展壮大,还与他在用人方面的博大胸怀和眼光长远有关,如在用人方宁可花重金选英才,也决不廉价雇庸才,哪怕是自己的亲弟弟。他在郑州分号上看中在汉口跑单帮的谭伯麻,用高价收购了谭伯麻的生意,再聘他出任郑州分号经理。谭不负信任,郑州分号很快风生水起。王晏卿的三弟才干平平,父母求情,欲与他在银号谋职,他宁可出资让三弟出国留学,也不安排职位。

为提高银号职工整体素质,王晏卿建立了学校,分期培训职工。当年信息十分闭塞,他常出重金请军政界人事及邮差们将消息保持信息快捷畅通。

豫北名珠道口镇

诚实守信也是同乐裕和王晏卿的经商原则:“凡店规规定和契约上写明的,即使赔钱,银号也兑现。如遇银根吃紧,汇水上涨,其他金融机构都加汇费,同和裕宁可贴钱,也不增加汇费。”

凭过人的胆识、严格的管理和诚信经营,同和裕异军突起,经济实力在中原银号中首屈一指。1930年进入内地金融界的官僚资本,一时间也难与之竞争。它也因此与官僚资本水火不容,遭其打压排挤。

1932年后,“同和裕”银号业务迅速扩大,在接办了天津大中银行、取得500万元钞票发行权后,王晏卿信心爆棚:“使银号向银行化发展。”他意图在山东、安徽两省建立金融网,再扩充东北、西北分号,进而插足西南金融界,构成同和裕在全国的金融网。

但当时同和裕内部已有危机,一是银号社会存款大量投资兴办工商业,流动资金严重不足;二是银号迅速膨胀,导致店员、杂工人数猛增,运营成本增大;三是取得500万元钞票发行权,准备金完全是虚收虚付。

更深层的原因是,同和裕作为民营企业,与官办银行官僚资本的竞争处于劣势。它的迅速扩张,也激化了与军阀驻军间的矛盾。

中国银行、交通银行、金城银行、河南省农工银行以银行团的名义,联合发起攻势,使“同和裕”发生了三次大的挤兑风潮。前两次因发现较早,同和裕尚能转危为安。第三次,已是灭顶之灾了。

1933年10月13日开始,对“同和裕”的挤兑自省城开封发端,迅速传至各地。策划风潮的银行团,步步设陷阱,软硬兼施,分化瓦解同和裕上层,银行团牵动河南省政府、建设厅、财政厅、民政厅及有关各县政府,还借用南京政府行政院、财政部的名义,向同和裕施加压力。待挤兑风潮起来后,银行团立即切断同和裕资金支援后路,还成立名目繁多的瓜分同和裕组织,使其走投无路。

王晏卿为图存冒尽风险,四处呼救,最终未能逃脱失败下场。1935年9月,河南省政府主席刘峙下令,将王晏卿羁押于开封县看守所。这一期间,孔祥熙曾派人到狱中私访,声称可帮王晏卿脱困,条件是让他给自己办金融事业。王晏卿婉言谢绝。同年9月,法院判处王晏卿无期徒刑,转押新乡县监狱。

1937年10月4日,经新乡县司法处民事裁定,同和裕银号宣布破产。新中国成立后,王晏卿曾任河南省工商业联合会副主任委员。1984年2月24日逝世,享年98岁。

道口古庙会

豫北名珠道口镇

据有关史料记载和民间传说,道口正月古庙会源于宋末、元初,甚至更为源远流长,距今已有700多年的历史。道口,历史悠久。《浚县志》有“宋、黎南十八里有李家道口“……金朝有道口,称村多年,位于古黄河左金堤黎阳(浚县)——卫辉(汲县)官道之上”的载述。又据《滑县志》和有关史料记载:“贯穿豫北八个县的卫河,是古老的水行驿道,漕运畅通,直达天津。道口是卫河上游的一个重要码头,南北水路交通要道。”所以,古有“水旱码头”之称。由于地理环境优越,此地逐渐商贾云集,内地粮、棉下运,津货内输、商业发达、经济繁荣,人称“小天津”。

豫北名珠道口镇

宋末元初,道口已成为一个在当地颇具影响的集镇,人口稠集、店铺林立、商贸交易繁荣。当时生活用火,均为明火,火灾事故经常发生,人们为了“消灾”,敬奉“火神”为圣明,请“火神”建宙宇非常盛行。特别是在每年正月二十九日(据传说是“火神”生日)前,各店铺商贾、各街民众备置香烛、供品,在“火神”像或“火神”庙前,烧香祈祷、祭祀、庆典以悦神明,求呵护於一方。届时“火神”庙前多唱大戏,香客云集,烟雾缭绕。有的请、送“火神”人员,为了表示虔敬神明的热烈与隆重,化妆、抹脸、扮妆成戏文,载歌载舞、持旗、擎伞、敲锣打鼓“共呈技巧”,引来众多观众,摩肩接踵,前来观看“道口正月庙会”由此逐渐形成。正如《浚县志》所述:“邑内镇市之大者为道口镇……道口正月二十九起一民间大会,客商来此购物,民间古玩为会助乐,热闹非凡。”

豫北名珠道口镇

随着道口正月古庙会的兴起,各街各铺民众为了取悦神明,各类民间艺术玩会也应运而生。随着民间艺术表演形式的不断创新、成熟,古会规模也越来越大。明嘉靖年间(公元1522~1566年)达到历史上第一个鼎盛时期,各类民间艺术玩会均由固定地点表演改为沿街行进表演,每支表演队伍旗、锣、伞、扇引导、鸣锣开道,尤如皇帝出宫,到处是锣鼓铿锵、彩旗飘飘,夜晚增设灯棚玩会,彩灯闪烁,观众人山人海、热闹非凡。日本侵占道口后,古会萧疏,走向低谷。新中国成立后,民间艺术表演获得新生,古会规模走向一个新的高潮;文化大革命期间,民间艺术被列入“四旧”停演,古会也随之消失,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古会焕发了青春,达到历史上最高鼎盛时期,每逢“起会”之时,道口居民呼朋邀友,大家一起走上街头观看社火、欣赏街景,古镇城区虽然历经扩建,但“古会”期间大街小巷仍挤得水泄不通,据统计:每日“逛会”的人数有十余万之众,人称“中原狂欢节”。

豫北名珠道口镇

道口正月古庙会是一个在社会上有着巨大影响的民间艺术表演“圣会”。民间艺术门类之众、技艺之多、规模之大是任何古庙会都无法比拟的。曾多次赴周边地市演出,在“殷商文化节”、“殷都之春”的表演轰动安阳古城。该庙会2007年被列入“河南省十大民俗经典”,2008年9月,被安阳市列入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道口正月古庙会的兴起和传承,与当地人民群众的民间信仰息息相关,历经700余年的发展,成为今天“河南省十大民俗经典”有着自己的风格特点,基本内容有

豫北名珠道口镇

1、民间艺术表演是“古会”兴衰的关键。古庙会是因“共呈技巧,以悦神明”而兴起。她的兴、衰与民间艺术表演紧密相连。所以,自古至今,人民群众无不把民间艺术的创新、表演视为是“取悦神明、祈灵光四布,呵护一方”的虔诚,而尽力发展,从而使道口民间艺术种类繁多、技艺高超,表演队伍宠大,“古会”规模也随着扩大。目前,共有背阁、抬阁、拉阁、高跷、竹马、火龙、狮子、武术、花船、花车、花篮、莲花灯舞、古代秧歌、现代秧歌、盘鼓、腰鼓、扇鼓、二鬼打架、八卦秋、灯棚等20余个种类,仅2012年古会期间,就有表演人员3449人,乐队伴奏643人,导演、会首、后勤保障等820人,而20多个种类,6000多人在同一庙会表演,是举世罕见的。表演一般是3-4天(小月3天,大月4天)。

2、戏剧演出,是“古会”的特定习俗。古会请剧团演出,是常见的一种传统习俗。但“道口正月古会”与众不同,为表示对“火神”的敬畏、虔诚,在正月二十九日“火神”生日前,每个“火神”庙宇前,均高搭舞台演唱大戏以示热烈隆重,多则8台,少则4台;同时开锣演戏,同时结束。众多剧团在一庙会同时演出,这也是非常少见的。

3、现代艺术为古会增添新的色彩。随着“道口古庙会”的影响日益扩大,很多艺术团体不远千里慕名而来,抢占地盘、搭建舞台,更有众多的飞车表演、歌舞演出、杂技表演、动物展览、游艺活动等团体,在浚县庙会结束后,挥师南下,涌入道口,为古会的节日气氛增添新的色彩。

4、广告宣传,是古会新的特点。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广告宣传是新兴的一种文化产业,各个商家充分利用古会这一大好时机,组织各种宣传方式,为企业、为产品摇旗呐喊,仪仗队、宣传车接踵而至,产品发布会充满街头,一切可利用的空间和物体、图画满布,使游客目不暇接。

5、商贸交易是古会最大亮点。道口古庙会在晋、冀、鲁、豫、津等省市广大地区有较大影响,自古就是:“……商时居此购粮下运,津埠洋货亦多,籍此内输,道口镇正月二十九起一民间大会,客商来此购物,民间古玩为会助乐,热门非凡。”现今在古会期间四方宾朋、八方来客云集道口,在观赏民间艺术表演的同时洽谈贸易、走亲访友、购买货物,高兴而来,满载而归。

具有上述基本内容的道口正月古庙会是由敬奉“火神”、“共呈技巧”而兴起的,所以,每个民间艺术表演队统称“圣会”,每个圣会由仪仗、乐队、主会体(表演主体)组成。

1、器具:门旗(其某地表演队标志)、威风旗、彩旗、伞、扇、开道锣(大锣)、马锣、长号(尖子号)、大鼓、四大钐及表演伴奏的其他打击和吹奏乐器。

2、制品(即为表演主体)狮子、武术、高跷、竹马、秧歌、花车、花船、花篮、背阁、抬阁、八卦秋、火龙、莲花灯舞等二十多类民间艺术表演团队(圣会)。在沿街行进表演时,按照一个方向,依次排列,并然有序,决不紊乱。

三至四天的道口正月古庙会每天是人山人海、水泄不通,锣鼓声、演唱声不绝于耳,到处是花的世界,旗的海洋,人们载歌载舞,共享欢乐和谐,古镇道口完全陷入了详和、喜庆欢乐的氛围之中,总之“道口正月古庙会”内容繁多,文化积淀深厚,内涵丰富,是文、经互补、成功传承发展的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