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南阳方城县三贤山道观


南阳市方城县位于河南省西南部,古称裕州,北魏时称方城。方城境内有中国现存最早的长城———楚长城、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领袖陈胜故里、西汉外交家张骞博望侯封侯地、三国诸葛亮初出茅庐第一攻火烧博望坡遗址等名胜古迹。历史悠久,山川秀丽,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之一。巍巍八百里伏牛山之首麓就在方城境内,灵山秀水,湖光山色交相辉映。

八百里伏牛山乃“仙”“灵”之山,相传为道教始祖老子(李耳)的归隐修炼之地。历代香火旺盛,被尊为道教圣地。这里景色奇异,千峰竞秀,蔚为壮观,是大自然赐予河南人民的宝贵财富。就在绵延起伏、山形迤逦的八百里伏牛山脉之首麓,有一处风景秀丽的地方,群山环绕之中,有两座入云插汉般巍峨的高山,峰峦对峙,峭拔危立;漫山苍翠,野卉芬芳;山林茂盛,郁郁葱葱;隐隐山寺,沁香缭绕。漫步其间,令人神清气爽,精神焕然。这就是距方城县西部约三十公里处的三贤山道观所在地,始建于东汉光武帝15年间,原名三尖山。

相传西汉末年,王莽篡夺王位,为斩草除根,派人追杀皇族后裔刘秀。当刘秀逃至三尖山下时,已是饥肠辘辘,筋疲力尽。前有险峰拦路,后有追兵将至,正在危急时刻,却见三位儒贤雅士飘然而至,把刘秀救回了住处。救命之恩,刘秀感激不尽。举目眺望,只见这里修竹苍郁,溢放馨香的田野,炊烟袅袅的村落;天高云淡,悠然安谧,令刘秀有超然尘外,物我两忘之感。

刘秀登基之后,迅速派人来到三位隐士闫子龄、燕子奇、魏伯阳的隐居之处,恩于嘉奖,封他们为“贤人”,并为其修建了一座行宫式庙宇,赐名三贤山,即后来的三贤山道观。自此,三贤山道观香火大盛。

清乾隆皇帝第二次下江南时御赐楹联一副:“出南顶越万峰惟悦此山,还西淮居三贤独乐得天”,横批为“伏牛圣观”并拨重金修缮道观。三贤山主要建筑有:五极天尊殿、圣宫圣母殿、祖师殿、老母殿、关公殿、玉皇殿、云端姆殿等三十余间,“文革”时被拆。改革开放后,移址建观于山下。目前是南阳市道教协会、方城县道教协会所在地。

三贤山道观山势突兀,拔地而起,悬庙堂于高端,建筑风格非凡极致。清道光咸丰年间官府曾多次修缮,历代道人坚守儒道精神,悬壶济业,勤于布道,使三贤山名声远播,成为豫南著名的道家圣地。自上世纪30年代起由全真华山派第二十三代传人李宗海道长主持庙务。1989年经政府批准开放。现任住持李泰丞,是全真道华山派第二十四代弟子。毕业于中国道教学院高功专科班,1996年进入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习深造。2007年在人民大学进修,硕士研究生学历。对“以道立教”有着独到见解,胸怀宽广,德厚道深,有着敬业执著的弘道精神以及尊道遗德的高尚情操,现为河南省政协委员、河南省道教协会常务理事、南阳市道教协会会长、方城县道教协会会长。

三贤山道观最初殿宇巍峨,气势宏伟,吸引了历代无数的高僧名道、帝王将相以及无数文人墨客、香客游人,盛极一时,但由于历史原因被毁。三贤山道观庙观新建地址建在了山下,李泰丞道长上任后,带领道观道众自力更生,自食其力。他们在烈日下、寒风里,一天天辛勤地劳动着。为改变道观艰苦的生活条件,又在三贤山道观周围荒坡草地、山沟里开荒7亩地,辟地种植丹参、当归等中药材及花生、绿豆等经济作物。靠着一亩菜地解决道人的生活问题。并且种植松树、柏树等累计达9000多株。既美化了环境,又增加了收入。李泰丞还把他在北京白云观时的多年积蓄都投入到三贤山道观建设中来,购买了法衣、法器等多种物品。就这样三贤山道观在逐步壮大,庙上建筑亦渐次恢复成一座古色古香典雅的建筑群体,引来游人无数。

李泰丞会长依照道教“上善若水,厚德载物”的宗旨,严格管理道人的言行举止品德修养。道观成立了三贤山庙管委会。制定了一系列规章制度,规范化、正规化管理三贤山道观,一切事务均遵照党的宗教政策与庙规有条不紊地进行着。李会长遵循“为道要饱含爱心,慈悯万物”的精神,与人为善,乐于助人,热情接待海内外道教人士。多次被中国道协及河南省道协评选为“爱国爱教”的先进个人荣誉称号,三贤山道观被评为“爱国爱教”的先进集体,李泰丞会长连续多年被方城县政协评选为政协优秀委员(五、六、七、八届县政协委员)。他带领三贤山道观全体道众发扬道教“以善为本,慈悲为怀”的优良传统,在自修的同时,坚持走自养道路,他们劳修并做,从事农桑,植树造林;救灾扶贫,积善行德,济世救人。积极同社会相适应,默默无闻地为社会行善积福。出家人的不为名不为利的高尚德行得以具体体现,得到社会的好评。

南阳三贤山道观

一层为元辰殿,二层为三清殿。两殿匾额为中国道教协会前任会长闵智亭道长题。

三贤山道观在李泰丞会长的带领下,在搞好自身建设的同时,也不忘为社会作贡献。从2003年春天起,为响应党的号召,他们积极参与希望工程建设,为希望工程引资。因为当地学生学习环境实在太差,李泰丞会长特地同香港宗教界人士取得联系,希望有缘善士来当地贫困山区看看,以尽绵薄之力。后来,终于邀请到了香港宝莲禅寺绍根法师和行政秘书陈巧施女士,林伯雄、刘丽霞夫妇等人专程来方城县、唐河县实地考察,以便改善当地贫困环境为希望工程引资。在炎炎夏日,李泰丞会长不辞劳苦地陪同他们,在3天的时间,他们走遍了十多个山区学校所在地。通过实地考察,贫困山区孩子们在危房、牛棚等这样的艰苦条件下,自立自强刻苦学习的精神深深感动了他们。

几年来,经过李泰丞会长的努力,香港同仁捐资为方城县先后修建13所希望小学,又为唐河县捐资修建5所希望小学,社旗中心小学2处,使学生们改变了贫困危险的学习环境,有了一个很好的学习条件。就在2004年9月,在李泰丞会长的陪同下,香港同仁再次来河南省,到他们投资兴建的刘松铿希望小学,雷兆光希望小学,麦燕珊、林秀文希望小学等几所希望学校举行了揭牌仪式,使孩子们在新学校里高高兴兴地上课。此善事不胜枚举。通过李会长的热心引资,共引资300多万元,共建希望学校20多所,为当地的教育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受到了省市县有关领导的高度赞扬。

如今,三贤山道观在各级政府、宗教部门及道协领导的关心帮助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翻修了三清殿、甲子殿、祖师殿和山门等,金塑了120多尊神像。山门为上下两层,重檐飞角,上书“三贤山道观”5个大字,古朴典雅,庄重肃穆。门旁两侧各蹲立一只圆雕石狮颇具威严。穿过山门,进入庭院,就是灵官殿,灵官殿是道教的护法神,殿堂上有道家护法神王灵官、赵灵官坐像两尊;踏上一段步步登高的石阶,就进入了真武殿,真武殿为硬山式建筑,雕梁画栋,宽敞明亮。真武大帝造像雕塑细腻,工艺精湛,将真武大帝谦恭儒雅的气质表现得极为到位;绕过真武殿,是一阔达的广场,广场中央地面上绘制了一副巨大的阴阳图。四周建筑严谨对称,规模宏伟,风格各异;三清殿、甲子殿为硬山式建筑上下两层楼,面阔五间,进深3间,檀嵌、插筋均为浓墨重彩,镂刻绘画。斗拱出头雕刻龙头、龙尾,状似盘龙。斗拱飞檐,各有特色。雕镂精细,别具一格;道观外松柏上千株株,遍布于道观周围及观后山坡之上,粗径盈尺,细径数寸,衬托着三贤山之观景。整个三贤山道观掩映在茂密的山林之中,翠竹、古树和泉水环绕,山清水秀,鸟语花香,更显瑰丽迷人。晴天朗日之下,金光璀璨,氤氲缭绕,似人间仙境!

“万事溪声外,一生玄影中;坐看云起处,皎然了尘空。”李泰丞道长那种超然物外的清寒幽思寂澄令人赞叹。当我们的身心透过都市的繁华喧闹,当我们的心神在都市森林丛野穿过,闲暇时,尽可去感受那修竹苍郁隐隐古观中的空渺性灵,悠长余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