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北民歌正像陕北的窑洞文化一样,被越来越多的人重视、传承。然而要了解陕北民歌,还得要了解陕北的民俗文化,是陕北的民间风俗创造出了独特的陕北民歌。
一、民俗
什么是民俗?现代《文化学辞典》对民俗这样定义:“民间流行的所有风俗习惯,蕴藏于民间生活之中,是民间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民俗就是这样一种来自于人民,传承于人民,规范人民,又深藏在人民的行为、语言和心理中的基本力量。民俗是人民传承文化中最贴切身心和生活的一种文化――劳动时有生产劳动的民俗,日常生活中有日常生活的民俗,传统节日中有传统节日的民俗,社会组织有社会组织民俗,民俗为研究一个民族或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状况提供了丰富的资料。
民歌是民俗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民歌既反映民俗生活的内容,又在一定的民俗场合传唱,二者的关系十分密切、并相互依存。陕北民歌流传于陕西延安与榆林的山坡、村落、沟洼、田野、是世世代代的陕北人“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用拦羊嗓子放牛声吼喊出的来的歌谣。陕北民歌的历史可追源到古代巫歌和祭祀秧歌调,并与古来有之的春节“闹红火”的习俗紧密关联。陕北的民俗异常丰富,物质方面如居住窑洞、戴“羊肚子手巾”、反穿“羊皮袄”等;社会方面的民间习俗有婚丧礼仪、春节社火、脚户们的“赶脚”生活等;精神方面如寺庙道观、求雨祭祀、民间巫术、、民间剪纸、信天游、说书、酒曲、鼓吹乐演奏等。
二、陕北民俗下的陕北民歌
陕北民歌与陕北民俗相互依存,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映衬。民俗以其丰饶恢宏的文化蕴涵滋润着民歌的一词一调,民歌则以自己生动无比的音乐语汇描绘出了民俗生活的每个场景。民俗学家通常把民俗的文化表现形态归纳为三大类:
(一)物质民俗
物质民俗是指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那些可感的、有形的居住、服饰、饮食、生产、交通等,它们一般为一时一地所固有,经众人长期使用而逐渐定型,成为一种相对稳定的生活习惯。因此,在物质民俗物品上,往往有着历史的、地理的、族群的鲜明印记。20世纪20年代始陕北人很少戴帽,通常用一块粗白布或白毛巾朝前包头,脚穿千层底布鞋,冬季往往反穿羊皮袄。观看陕北民歌的演唱会时,你会发现演唱者的装束:男的头戴白羊肚手巾身披羊皮袄,女的上穿小袄下穿小裤且以红色为主。这样的装束是与陕北的这种物质民俗离不开的,因此有了:
“羊肚子手巾三道道蓝,又遮阴凉又好看。
白布衫衫袖袖宽,你把哥哥绕了一道弯。
反穿皮袄毛朝外,打发哥哥走口外。
白个生生的衬衫布,齐个增增袄和裤,
夏天穿上凉爽爽,那么冬天穿上暖堂堂,哎咳哼咳咳呦!”
陕北盛产小米、谷子、荞麦等杂粮, 陕北人多以五谷杂粮为食,肉食多以羊肉为主,民歌中就有:
“八月的谷子排上黄,想你想的日子长,
圪梁地羊肉不吃香,不如咱本地喝米汤。
热腾腾的油糕哎咳哎咳呦,
滚滚的米酒捧给亲人喝咿儿呀二来吧呦!
一碗碗羊肉一个达达糕,一辈子忘不了妹妹好。
五谷里那个田苗子数上高粱高,一十三省的女儿呦数上那个兰花花好。”
陕北多山,山沟,高坡,因此陕北人多掘土而居--住“土窑洞”,窑洞是陕北又一特色,窑洞冬暖夏凉且有窗有土炕,陕北人喜欢用剪纸装饰窗户,逢年过节都要贴窗花:
“围定亲人哎咳哎咳呦,
热炕上坐哎咳哎咳呦。
白生生的窗纸红窗花,娃娃们争抢来把手拉。”
陕北地形崎岖不平,山坡、圪墚多,交通不便人们出行多步行或骑骡马:
“上一道那个坡来哎吆吆哎,
下一道哎咳墚哎哎,
想起了那个小妹妹哎吆吆哎
好心慌哎咳!
沙梁上白草风沙埋,不因为看妹妹我不来。
上又高来路又远,好骡子好马得几天。
骑驴不如骑马快,交朋友不如掏苦菜。”
由上叙,不难看出民俗文化对民歌民谣的影响,陕北的这种独特的民俗文化创造出了特色的陕北民歌。
(二)社会民俗
社会民俗主要包括村落民俗、社会集团民俗、人生礼仪习俗等几个方面。社会民俗是维护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系的纽带,部分支配着社会生活的运行,并直接关系到社会生活的进程。陕北人在其特定的环境下形成了与众不同的社会民俗,尤其在婚姻、丧葬、岁时节日等方面。每逢岁时节日,人们多用歌声表达对生活的热爱和节日的喜悦:
《挂红灯》
“正月那里来是新年,
纸糊的灯笼挂在门前,
风吹那灯笼呼噜噜噜噜转,
我和我那三哥三哥三哥过新年。
曾巴一巴一巴曾巴曾巴曾,
咳红花一花一花红,
红花一花一花红花红花红,
咳绿个茵茵,
张生你哟是你是妹妹小情人。”
《闹秧歌》
“正月里来正月正,
锣鼓唢呐鞭炮声
五彩缤纷人欢腾,
扭起秧歌迎新春。
哎个咿呀嘿,
扭起秧歌迎新春
黄土地呀刮春风,
陕北的秧歌就闹了个红
大街小巷人头涌
就像那吉龙在迎春风
哎个咿呀嘿,
就像那吉龙在迎春风。”
还有一些对部分节日的风俗的详细描述:
“二月二,龙抬头,背上铺盖滚南路。
三月里是清明, 家家户户上新坟。
四月里来四月八,娘娘庙上把香插。
五月里来五端阳,大软米棕子包沙糖。
六月里来六月六,新麦子馍馍熬羊肉。
九月里九重阳,谷子糜子堆上场。”
由此可见,民俗为民歌提供了丰富的表现题材。
(三)精神民俗
精神民俗是指人们在精神生活方面所遗存下来的一些民俗习惯,包括信仰、道德礼仪、文艺等方面的内容,信仰包括巫术、宗教、禁忌等;文艺指文学、艺术与游艺等。有的陕北民歌唱本地的自然风情,抒发热爱家乡的情怀。
如:《哪达达也不如咱们这山沟沟好》中的:
“马驹驹(那个)撒(啦)欢羊羔羔(那个)跳(哎),
哪达达也不如咱们这山沟沟好(哎),
哪达达也不如咱们这山沟沟好(哎)。”
《三十里铺歌词》
“提起(个)家来家有名,
家住在绥德三十里村,”
《黄土高坡》
“我家住在黄土高坡,
大风从坡上刮过,
不管是西北风还是东南风,
都是我的歌我的歌。”
五彩缤纷的民俗事象,给民歌的创作提供了大量民族性、地域性的素材,是民歌创作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然而陕北民歌经久不衰的传唱也推动和延续着我们民俗的发展。
三、结 论
民歌和民俗的关系十分密切,往往同时存在,相互渗透。各民族特定的风俗习惯往往会影响该民族歌谣的产生和发展,并影响这些歌谣的内容和形式。民俗是民歌创作的源泉,民歌则是民俗的生动表达和直接反映。民歌内容上的主要特点就对生活中事物的描述。陕北民歌与民俗文化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反映民俗的陕北民歌在本质上已经不是一种纯粹的音乐,而主要是陕北人民娱乐、交际等抒发感情的一种文化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