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于周代的祭天也叫郊祭,冬至之日在国都南郊圜丘举行。古人首先重视的是实体崇拜,对天的崇拜还体现在对月亮的崇拜及对星星的崇拜。所有这些具体崇拜,在达到一定数量之后,才抽象为对天的崇拜。周代人崇拜天,是从殷代出现“帝”崇拜发展而来的,最高统治者为天子。
中国古代的祭天由来已久,人类面对璀璨的繁星、穿梭的日月、风雨雷电、浩瀚的宇宙,人们觉得上天是他们崇拜的最高神灵。为表示对上天的敬畏,感谢上天的庇护,历代帝王都要举行祭天活动,因此祭天乃国家大事,视为最重要的国家大典。
到明清两代,皇帝每年的祭天活动都在天坛举行。
天坛始建于明永乐四年到十八年(1406-1420年)间,与紫禁城同期兴建,起初叫大祀殿,当时祭天祭地都在这里,又叫天地坛。明朝嘉靖皇帝认为天地合祭不合古制,他于嘉靖九年(1530年)决定,在北郊安定门外另建地坛,在东郊朝阳门外建日坛,在西郊阜成门外建月坛。原来的天地坛经改建扩建后,改名为天坛,天地坛主体改建为祈谷坛,从此天地分祀。
孟春祈谷。皇帝每年要两次亲临天坛祭天,孟春正月上旬皇帝要亲自到祈年殿举行祈谷礼,为百谷求雨,祈祷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在大祭的时候,主祭皇天上帝,配祀帝王的列祖列宗,以及日月星辰、云雨风雷之神。皇帝举行祈谷典礼时,要于前一天去祈年殿后边的皇乾殿上香,次日在祈年殿举行正式祈谷大典。
冬至祭天。冬至那一天是祭天的日子,皇帝率大臣在冬至日要来祭天,拜谢皇天上帝。《周礼.大司乐》云:“冬至日祀天于地上之圜丘”。但是采取周制祭天,其实是很晚以后魏晋时的事。
皇帝登位按惯例例也须祭告天地,表示“受命于天”。此外遇有册封皇后、太子等皇家大事,或自然灾害、外虏入侵、罪臣反叛等国家重大事件,皇帝或亲自到天坛,或派遣亲王恭代赴天坛举行有关告祭仪式。当然如果遇到天气久旱无雨的时候,有时也要在这里临时举行祭祀求雨仪式,祈祷上天降雨盼望解除旱情。
祭前三天皇帝先在紫禁城内斋宫斋戒两天,在祭前一天皇帝要身穿龙袍衮服到中和殿行礼,晚上到天坛,住进天坛西门内的斋宫实行斋戒,即不见妇女,不食荤酒,不听音乐,以示对上天虔诚。祭祀当日,皇帝在礼部诸官的引导下行各种祭礼。
祭天典礼在黎明开始,皇帝从中层平台走到上层天帝牌位前下跪上香,然后返回中层行三跪九叩大礼,再上去跪献玉帛,又上去三次献三杯酒,每次都要一跪三叩。这套礼节,还要在两侧配享的祖先牌位前再重复两次,最后率领陪祭群臣再行三跪九叩大礼,然后撤供,将供品送进火炉中烧掉,以示由神灵带回天上享用。这样算来,皇帝祭天时,要由中层平台至上层往返19次,下跪31次,叩头66次。
属于国家重大祭祀活动的还有宗庙之祭。建太庙,于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年凡4次,为祭祀之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