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说昆山俗语故事
摇笑
熟食店把猪尾巴叫摇笑,源出明初。朱元璋做了皇帝后,忌讳很多,谁触犯了他的姓氏,就会祸从天降,不是充军就是杀头。因为猪和朱同音,凡熟食店卖猪身上的东西,都不敢说“猪”字。但生意要做怎么办?活人不能被尿憋死,昆山人很聪明,为了便于交流,造出了好多代名词,一直流传至今。如,猪肉叫“天堂”,猪耳朵叫“顺风”,猪眼睛叫“照子”,猪头肉叫“三勿精”,猪舌头叫“门枪”,猪尾巴叫“摇笑”。
猪肉叫“天堂”,是套用了天堂地狱这句成语。昆山话中狱和肉同音,本来叫“天堂地”以歇后语的方式表达“天堂地”就是肉,也许说“天堂地”有点罗嗦,后来省略成“天堂”。昆山人对这种表达方式另有一种说法,叫缩脚音,如某人姓张,平时霸道,招惹不得,谈论他时不敢直指其姓,就用缩脚音“肚膨气”替代,昆山方言中有“肚膨气胀”一词,“胀”和“张”谐音。
猪耳朵叫“顺风”,是从神话中“顺风耳、千里眼”得来,但猪眼睛却不叫“千里”,而叫照子。因为民间把人的眼睛叫“照子”,把托盘卖眼镜的称为“照色行业”。
猪头肉叫“三勿精”。因为猪头上只有皮、骨头和肥肉三样,都不是精肉,所以叫“三勿精”。(当然猪头的嚼肌是精肉,但不多。)
猪舌头叫“门枪”,顾名思义,把猪的嘴巴比作大门,舌头比作枪,门里一竿枪,那是形像比喻了。
惟独把猪尾巴叫摇笑,乍看之下有点莫明其妙。其实,这名词起得很到位,很形像。大家知道,猪狗之类畜生表示高兴时,面部看不出来,但看到它们频频摇动尾巴,就知道它们心情愉悦,好像在笑。所以,把猪尾巴取名摇笑,很有创意。(周刚)
门枪
猪看到主人给它喂食时,和看家狗一样会使劲地摆动尾巴,表示在高兴地“笑”,所以人们把猪尾巴叫“摇笑”。但猪的舌头,为何昆山人叫“门枪”呢?
公元1364年,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带着文武大臣回到安徽凤阳的故里,设宴招待随行人员。朱元璋把军师刘伯温安排其左,另一位军师朱升安排其边。朱升很是恼火,绞尽脑汁想置刘伯温于死地。酒过三巡,朱升指着餐桌上的一碟冷盆——猪舌头,向刘伯温请教其名。对于朱升突如其来的发难,刘伯温目瞪口呆,无言以对。因为他知道朱元璋姓“朱”,和“猪”同音,如果说猪舌头,那是犯忌的,会招来杀身之祸。这时,不久前他险遭迫害的一幕浮现在他眼前——明军攻占武昌,他穿街走巷去张贴安民告示,冷不防一溃兵从一扇门里伸出一杆枪,若不是他身旁卫士眼快手捷,险些会结束他的性命。想到这里,刘伯温提起酒杯呷了一小口酒,不紧不慢地说:“这叫‘门枪’,这个菜名老幼皆知,想不到堂堂大军师竟会用这种考题在皇上面前考我。”
事后,朱升向刘伯温请教“门枪”出点。刘伯温说:“猪的嘴巴象一扇门,猪的舌头就象门里边伸出来的一杆枪”。数百年后,“门枪”的芳名就流传了下来。(王长根)
碰钉子
出门办事,遭到对方拒绝或者被对方训责,结果没有把事情办成。昆山方言中统称为“碰钉子”。这句俗语有个出典。
封建时代,凡官府衙门和官员人家的大门,门框周围都用石条砌成,为显示庄重,门上还用铜皮包紧,并钉有各种花纹的铜钉,十分耀眼。平时大门常常关闭,一般人不容易进去,如有人进门求助,或是客人前去拜访,门公也不随便放人,要先去通报主人,得到主人同意后,才将客人引进门里。
事情就出在门上。旧时有一位穷人,因家里断炊,揭不开锅了,就想到城里做官人家的亲戚去借贷。他到了官府人家门口,只见大门紧闭,就只得在外面碰门。门公开门一看,认得是穷亲戚,又将大门关上了,不放他进去。那位穷人不死心,继续在外碰门,碰门时碰在了钉子上,由于碰了好长时间,手掌都碰痛了,仍不见开门,最后他只得垂头丧气地回到了家。家里人问他:“借到了吗?”他说:“人都没有见到,哪能借到呢!”家里人又问道:“你的手怎么碰痛了?”那人说:“碰门碰在钉子上。”
旧时,去大户人家碰门碰钉子十分普遍,由此“碰钉子”就成了一句俗语,被广泛实用,凡得不到对方支持或回绝的,都被称作“碰钉子”。(高柏勤)
二百五
昆山方言中常说某人“二百五”,意指办事不精明。出点是这样的——
两千多年的春秋时期,河南洛阳有个叫苏秦的人,他用“悬梁刺股”的求学精神,通读了姜太公兵书后到各国去游说。当时秦国最强大,他时刻想吞并诸侯,统一各国。苏秦凭他三寸不烂之舌,倡议合纵。公元前318年,燕、赵、韩、魏、齐、楚六国终于联盟,建立了合纵国。
秦王得知六国合纵抗秦,派刺客到齐国,与齐宣王的重臣田文合谋刺杀了苏秦。齐宣王为了替苏秦报仇雪恨,心生一计,把苏秦的头颅割下来,悬挂在城门口。并贴出告示:苏秦里通外国,是个卑鄙小人。他被杀死,罪有应得。今我赏赐黄金一千两,奖励为民除害的侠士。告示贴出后,先后有四个人前来领赏。齐宣王对他们说:“既然你们都说苏秦是自己杀死的,那么这一千两黄金怎么分配呢?”那四个人异口同声地说:“每人二百五。”齐宣王听了这般言语,怒发冲冠,一挥手说:“把这四个‘二百五’推出去砍了。”
从此以后,“二百五”这个方言俗语就不胫而走,成为“憨大”、“傻瓜”的代名词,一直流传至今。(王长根)
十三点
在苏南一带,流传很广的一句俗语为“十三点”,此话用来形容言语、行为不太正常、不合情理的人。
据传,“十三点”这句俗语的来源是由梁山伯与祝英台这台经典戏剧而来。这个剧目几乎家喻户晓,祝英台回家,梁山伯热情地十八相送,祝英台运用各种比喻,表面自己是个女子,愿与梁山伯结为夫妻,可是梁山伯呆头呆脑,毫无知觉,反而责怪英台,完全像个傻子。而且,“梁山伯”三字的谐音,可以读成两、三、八,这三个数字加起来正好是“十三”。
同时,“十三点”也有痴呆的意思。这一个“痴”字,正好也是十三划。因此,“十三点”一语原出于隐语。梁山伯是十三,书童四九加起来也是十三,而一个“痴”字又是十三划。故而“十三点”在民间被广泛使用。生活里,像梁山伯那样的人都被称为十三点;又如甲、乙两人在一起讲话,甲对乙讲了许多话,可乙还是没能理会,傻里傻气的样子,甲就会气恼地说:“你,十三点啊!”意思是跟梁山伯一样的傻气。
以上是贬义的一面,可还有褒的一面,比如:某人拿出自己的积蓄,捐给了慈善机构,朋友就戏谑地对他说:“捐这么多钱,你十三点啊!”这又宛如祝英台爱梁山伯之意,表示了亲热支持。(高柏勤)
拖油瓶
寡妇改嫁后带到男方去的孩子。为什么是“油瓶”?原来,后来的男方往往在娶亲文契上加上一项,说是“拖带有病子女若干随来夫家”,即使小孩子很健康也要这样写,日后若有三长二短可摆脱干系,免得生父族中之人前来纠缠。如带来的小孩受继父虐待而死,可解脱责任。久而久之,便成通例。凡娶有孩子的寡妇时,必注明“拖带有病……”,因“有病”与“油瓶”在昆山话里同音,渐渐地讹成是“拖油瓶”了。(郑涌泉)
嘎三胡
昆山方言中将几个人在一起闲聊叫做“嘎三胡”。这所谓“三胡”究竟是哪三个人?据说就是胡雪岩、胡公寿和胡宝玉。
“三胡”中的第一位是胡雪岩(1823~1885),名光墉,安徽绩溪人,中国近代著名红顶商人,富可敌国的晚清著名企业家、政治家。在杭州开办胡庆馀堂中药店闻名于世。后至浙江巡抚府做幕僚,为清军筹运军饷器械,清同治五年(1866)协助左宗棠创办福州船政局。左宗棠调任陕甘总督后,胡雪岩主持上海采运局局务,为左宗棠大借外债,筹供军饷和订购军火,又依仗湘军权势,在各省设立阜康银号二十余处,并经营中药、丝茶业务,操纵江浙商业,资金最高达二千万两以上,后来民间有了“为官须看《曾国藩》,为商必读《胡雪岩》”之说。
“三胡”中的第二位是胡远(1823—1886),华亭(今上海松江)人,寓居上海。字公寿,号瘦鹤、小樵,别号横云山民,著名书画家。工山水、兰竹、花卉,集古今诸家之大成,成为一代名家,为“海上画派”代表画家之一,书法也独树一帜,当时江浙一带名士对他无不佩服得五体投地。
“三胡”中的第三位是位女性,名叫胡宝玉,清末上海名妓。据说她是上海小刀会义军中飞虎将潘起亮的女儿。胡宝玉出生于1835年,正是小刀会于上海起义那一年。小刀会失败时,因胡宝玉的母亲只是潘起亮的外室,故母女得以幸免。胡宝玉10多岁时便开始了青楼生涯,艺名“林黛玉”,由于长得“圆姿替月,秀压羞花,北里中殆无其匹;而周旋应对,尤为同辈所不及”,所以很快便成了上海身价最高的妓女。不过令胡宝玉名垂上海妓界的主要原因,是她开创了许多“上海第一”:当时由于广州比上海早开埠,以致上海人对广州的生活模式趋之若鹜,而胡宝玉也“慕珠江风月,遂作岭南之游”。从广州置了一房间红木家具带回上海,据说上海有所谓“红木房间”即由此而始。另外,上海本地妓女中最早能用英语与外国人交谈的人便是胡宝玉。原因是她早已洞悉在上海开埠后,英语将成为所谓“上流社会”中最普遍的交流载体,所以她主动与一些客居上海的“咸水妹”(专门接待洋人的广东籍妓女)们交往,很快便掌握了基本的英语会话。而且,胡宝玉还把“咸水妹”的“前刘海”发型带进上海妓女界,并掀起了一阵潮流,妓女们争相效仿,成为时尚。当时上海“月份牌年画”里的年轻女性全是这种发型,老昆山人应该还有记忆。
因为这三个人事迹颇多,常被人作为饭后谈资,所以就有了“嘎三胡”一词。当然,上述说法也不过是传说而已。(郑涌泉)
脾胃皱
皱,也是昆山土话,表示歹、不好。昆山人把胸襟狭隘、气量小,门槛精、不能容人的人往往说他“脾胃皱”或者“皱脾胃”。说人不好,为什么搭上“脾胃”呢?这也可以从中医学中找到解释。
按中医理论的说法,脾有运化食物的功能,帮助胃消化食物。所以中医学称脾为表,胃为里,两者互为表理。脾胃运化正常,人的食欲也就好。若脾胃不好(有病),人就吃不下东西,或者食则吐,说明胃中不能容物了。所以人们把气量小,不能容人的人说成“脾胃皱”(不好),这比喻很恰当。(周刚)
痰迷心窍
昆山人把一些爱说大话、明知办不到而执意妄为的人叫“痰迷心窍”。其实,“痰迷心窍”是中医临床的一种症状,表现为病人高热后丧失意志,说胡话。中医学认为,心藏神,这神就是意志,病人出现高热,导致发热后精神亢奋,意志失控,狂言乱语。“痰”在中医中还有个解释,指经脉妄行病入膏肓,病人出现狂言乱语,说明病重,所以叫“痰迷心窍”。
直到现在,西医盛行,人们还把那些牛皮吹得野豁豁,期望值高得离谱的人叫“痰迷心窍”,说明方言有很强的生命力。(周刚)
不稂不莠
不稂不莠,是古代俗语,但至今还在江南民间应用。稂和莠都是田中的稗草、狗尾草之类的杂草,它们同田中的禾苗争阳光、水分、肥料,影响禾苗的成长,历来被视为有害之草。于是,大家把寄生社会、没有出息、游手好闲的弟子比作稂和莠,说他们不是稂就是莠,产生了“不稂不莠”这句俗语。这句话还用于文学,较早出现在《南齐书》,东昏侯做皇帝,沉湎酒色,朝政日下,太后下诏让他退位,说他“不稂不莠,难坐大宝”。后来,《红楼梦》中也有这句话,说宝玉渐长,贾母吩咐贾政及早留意他的婚事。贾政回道,姑娘要选好的,自不必说,然而第一要他自己学好才好。不然,不稂不莠的,反倒耽误了人家女孩子。所以,不稂不莠这句话在江南流传甚广,昆山人也常说。
不过,昆山人还有一句叫“不郎不秀”,用来比喻在社会上混得高不成低不就的人。此语典出沈万三,明代人田艺蘅说过,沈万三又叫沈三秀。秀是元代把社会上出头露脸的人分为郎、官、秀三等中的末等。这等级有严格的规定,尽管有的人事业上有成就,名声很高,但身份属于末等的,只能称秀。像当时不少南戏名角,相当于现在的大腕明星一样,只因为戏子属于末等,她们的艺名后面往往有个“秀”,顾阿瑛玉山草堂就有天香秀、丁香秀等佳丽。沈万三虽然会弄钱,成为一方巨富,但封建社会重本轻末,商为末,同戏子一样,名气再大,都只能列入“秀”的一级。沈万三家缠万贯,交往的都是名门豪族,郎字辈人无,常弄得他很尴尬,有的干脆叫他沈三秀,但他又不甘心,人们嘲笑他“不郎不秀”,于是传下了这句俗语。(周刚)
屙屎屙脱胆
昆山把有的人敢顶着风险而上,做事没有顾忌的人称他“屙屎屙脱了胆”。与此对衬的是,把做事畏首畏尾缩手缩脚的叫“没有胆”或“胆小鬼”。人的勇气大小怎么同“胆”挂上了钩呢?
原来,中医学中有“胆主决断”的说法,人敢不敢办事,敢不敢负责任,全由胆决定。也许,一个人的气魄大小真的与胆有关。传说,三国后期,蜀中姜维被擒,晋军剖出他的胆,竟有鹅蛋那么大,所以作战勇猛彪捍,至今传下“胆大做得将军”的说法。不过,现在有的人胆疾严重,用手术取走了胆,也照样活着,也许古人相信了这种说法,才引发这些传说。(周刚)
肉烂勒汤里
“肉烂勒汤里”这句话的出典是非常有针对性的。它有一段传说故事。
据传,吴王建造苏州城后不久,在苏州东边的娄水河边,有一家比较宽裕的农家商户。这一年新媳妇刚刚过门半年,家中仍然是婆婆当家,新媳妇呢?手勤脚快操持家务,颇得邻居们赞赏。
一天,婆婆买回了蹄膀和萝卜,关照媳妇放在砂锅内烧煮。媳妇听话,将砂锅架在火上后,自己又去忙开了其它家务活儿。但由于媳妇一时忘记了照看砂锅,一段时间后突然想起,再去看砂锅时,里面的蹄膀已经煮得稀烂,几乎看不到肉块了。婆婆知道后非常不快,斥责媳妇做事没头脑,不用心。媳妇无话可说,只得啼哭流泪。这样一哭一闹,惊动了隔壁邻居,就过来相劝。邻居们问明情况后,就好言相劝道:“好了,别气气恼恼的,反正肉烂勒汤里,又没拿到外面去,还是你们自己一家人吃的啊!”最后,邻居中还有人幽默地调侃了一句,说:“媳妇知道你婆婆年纪大了,牙齿不利落了,肉烂勒汤里不是更好吃吗?”一句话,说得婆婆也笑出了声来。
这个故事传开后,众人都知道这话的意思:东西还在自己家里,又没给别人,何必吵吵闹闹呢!这样,就渐渐形成了一句俗语,且应用也非常广泛。此后,凡父子、夫妻、兄弟、姐妹为经济问题发生争吵时,相劝的人就说:都是一家人,不要争了,肉烂勒汤里,肥水没流外田,总管都在自己家里嘛!(高柏勤)
荡空筲箕饭
“荡空筲箕饭”这句俗语指的是为成家的年轻人,吃饭穿衣均由父母操持,自己无忧无虑没任何负担。他们不当家不知道柴米贵,更不理解父母的艰辛与生活的不易。至于这句话的出典,倒可追溯到明末清初时期。
那时,昆山北门外六七里处有个村庄,因这里范姓人居多而,主人范老伯是庄上年岁最大的老人,因他老来得子,所以在他六十多岁时,儿子才18周岁。按理小伙子长大成人就该替父母操持家业了,可是,这个儿子因被老夫妻俩宠贯了,又加上他不思进取,故而他虽然长得身强力壮,却从不懂种田锄地、经商挣钱,一天到晚只知饭来张口,衣来伸手。
旧时代的农村里,一到夏忙季节,每家每户都会把烧好的米饭盛入专用的饭筲箕里,防止天气炎热,米饭变馊,就将饭筲箕挂在比较通风凉爽的屋檐之下,等到需要食用时,就取下筲箕盛饭便可。这个范老伯家亦然如此,这样,这位不懂生活艰难的小年轻,只要感到肚子饿时,便取下筲箕吃饭。
一日,他正取檐下筲箕要吃饭时,邻村一位老秀才正巧路过看见。这位秀才早听说范老伯儿子不懂劳作,今日见其只知自己吃饭,不知父母在田间劳动。他又见那饭筲箕挂在檐下是荡在空中的(因防猫咪等偷着爬食),于是便脱口说道:“荡空筲箕饭好吃,田里重生活难做。”可惜的是,这位被宠坏的懵懂年轻人,根本就不懂秀才说话的意思,他依然故我在饭筲箕里盛饭吃饭。但这句话却被庄上的其他人听见后,就迅速传扬开来,从此,吃荡空筲箕里的饭,便成了专说那些吃爷娘着爷娘、不知生活愁滋味的年轻后生,并形成了一句生动的惯用语,传播极广。(高柏勤)
造屋请仔箍桶匠
“造屋请仔箍桶匠”是昆山方言中惯用的俗语。它的意思是,请人帮忙却找错了对象,弄得牛头不对马嘴,结果没有把事情办好。这句俗语是为何产生的呢?
据传,苏州在建造玄妙观三清殿时,有位香山的工匠作头师傅姓范,他把这个工程包揽了下来。因为这个工程很大,当然需要很多工匠,既要有高超的技术工,也需要很多普通的泥水木工,甚至还要一般的勤杂工。范作头包揽工程的消息传开以后,他的亲邻朋友们纷至沓来,找到范作头,求他谋个差使混口饭吃。范作头呢,是个老好人,因此对来要求做工的人员,基本上有求必应,都能满足他们的要求。其时,在找来的木工人员中,夹杂着几位箍桶匠,他们对造屋技巧比较生疏,既不精于上梁立柱,也疏于配门做窗,因此在配料时,往往搞不准尺寸,将好端端的长木料,锯成一段段短料,而又对不准实用的尺寸,派不上恰当的用处。这事,很快就有人向范作头反映情况,说这几位不是大木师傅是圆作师傅,他们对造房竖屋实在是有点外行,你作头师傅是请错了对象,这样要办不好事情的。范作头只得到实地观看,果然浪费了很多木料,做不出能用的门窗户达。最后范作头只得把这几箍桶匠给辞退了。
后来,这件事流传开来,便成了一句俗语:造屋请仔箍桶匠,哪能造得好房子呢!直至现在,这句俗语仍广为使用。如家里的电器坏了,丈夫却找来了通下水道的工人,电器当然就修不好。这时妻子就会对丈夫说:“你啊!造屋请仔箍桶匠,怎么修得好电器呢?”(高柏勤)
无事不登三宝殿
这句“无事不登三宝殿”的俗语,也在昆山方言中常用。如,某人去拜访一位朋友,朋友见了笑脸相迎,并说道:“多时不见,今天什么风把你给吹来了?”此人就会说道:“我是无事不登三宝殿,今日有事来求助你啊!”那么,这“三宝殿”是什么?这话又是怎么产生的呢?
据古籍记载:有一位姓沈的秀才,与一僧人友好。一日,沈秀才去寺内访他,直入禅房,刚走到房外,就听到了里面有女子的笑声,沈秀才大惊,知道要闯祸了,回头便走,但僧人已经出来,邀请沈秀才入内去喝茶。傍晚,沈秀才要回家,僧人却不允,便将房门关严,说:“我今日的事已被你发现,不灭你口,我心不安,本想用刀杀你,但看在你我多年的交情上,现备有一壶药酒,你吃了安息去吧。”沈秀才立即跪下来叩头求饶,僧人乘其不备,用棍棒猛击其头部,沈秀才当即毙命。
古籍记载的意思是:三宝殿即寺庙,不是随意可去的地方。“三宝”者,按佛教的说法,一是佛,指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也泛指一切佛;二是法,就是佛教教义;三是僧,是指继承、宣扬佛教的僧众。庙内有事,如诵经、做法事等,就在大殿内进行,十分热闹。如若无事,大殿内则声息全无,令人肃穆。“三宝殿”因此成了佛门的清静之地,岂可随意进入,如若擅入内房,则被视为对佛不敬。同时,僧人休息的地方,也不可随便进入,因僧众也有贤、愚之分,寂静的禅房,也有藏污纳垢之处,如随意闯入,识破机关,难免会惹起祸端,所以还是不去为好。
现在我们所说的“无事不登三宝殿”,其时早已超出了“寺庙、僧人、三宝”的范畴,意思早已成了我有事求你才来登你大门拜访的,如若无事,我也不会贸然上门的。(高柏勤)
眉毛勿到梢,做煞勿讨好
眉毛勿到梢,是一种面部表情。眉毛,应该有梢的,但是有的人多做了一点事情觉得吃亏了,就一副愁眉不展不舒心的样子,眉头皱起,眉毛显得短了,好像没有梢。这种人,大凡都是心眼小,爱挑剔,嫌这嫌那,而且爱唠叨,即使做得再多,人家也不会领情,反而生厌,就成了做煞也不讨好。(周刚)
有力长发,无力长甲
这里的甲读ka,这句话的意思是身体强壮的人,头发长得快;体质虚弱的人,指甲长得快。昆山方言中把指甲说成“节客”,形成押韵。在生活中,以此观察一个人的健康状况,往往八九不离十。追究这句话的来源,可以在中医学中找到答案。
中医学认为,头发是血之余,叫“血余”,把头发焙研成末入药,一般用来止血,叫“血余碳”。血液运行靠心脏搏动,所以中医理论称“心主血”,心脏强劲,搏动有力,血液运行就旺盛,作为血之余的头发,就长得快,而且乌油滴水,很讨人欢喜。这样的人,身体当然棒了。中医学又认为,指甲是筋之余,筋的长势快,指甲容易长,说明肝阳上升。懂得医道的人都知道,肝阳高了,就是病,往往头发稀而无光泽,指甲却长得老长,有的虽然还没有自觉症状,却是一副亚健康形象。所以叫“无力长甲”。(周刚)
吓得极尿答答滴
一个人受了极度恐吓,有时会小便失禁,尿从裤裆里滴下来,这现象在影视中也常见。人受了惊吓,为什么会尿裤裆呢?这在中医学中也有交待。中医理论认为,过度的喜怒哀恐会伤及五脏,如喜伤心,怒伤肝,哀伤肺,恐伤肾等。喜伤心,民间也有大喜伤心的话,隋唐中有“笑死程咬金”的故事,也许是个见证,成语乐极生悲的本意,大约源出于此。怒伤肝,人们把爱发脾气的人称他“肝火旺”,就是这个意思。哀伤肺,生活中常见悲哀过度久哭的人会流鼻涕,甚至鼻塞,中医中有“肺开窍于鼻”的说法,证明肺受了刺激。恐伤肾,人受了极度恐吓,会使肾阳失控,导致小便失禁,“极尿答答滴”。还有说“吓得两脚发抖”,也是肾阳失控在作怪,中医称“肾主骨”,受了惊吓的人会双膝无力,两腿发抖,甚至站不直。那时,被执行枪决的人,常迈不开步,让刑警拖着走,也是这个道理。
昆山历来是繁华之邦,传统文化底蕴深厚,中医知识十分普及,所以还流传了不少防病养生的常谚语俗语。如,到了夏天,富裕节俭的人家会告诫后辈:“多吃粥,少霍浴。”昆山人把游泳叫“霍河浴”。多吃粥,有助消化而养胃;少霍浴则避免受寒。如,贫穷人家,孩子摔倒,跌了个肿块,只用嘴里的唾沫涂在上面完事。民间有谚:“馋(读sai)吐勿是药,处处用得着。”昆山人把吐沫叫“馋吐”,有时也还真管用。(周刚)
带累乡邻吃薄粥
这句话的意思,指一个人做了坏事,却让无辜的人也跟着倒霉。但是,这话本来应该是“不能带累乡邻吃薄粥”。传说,古代一个地方出了状元,那地方的福祉都被他沾尽了,必遭天灾,邻里靠人施粥度日。像宋代的陈世美,他中了状元后,家乡却遭了灾,妻子秦香莲只得带了一双儿女乞讨上京寻夫。到了明代,昆山顾鼎臣中了状元,其母出身贫寒,不忍心看邻里遭灾,她煮熟了一蓝鸡蛋,剥壳后,挖去蛋黄,把蛋白掷在家前的河中,高喊,状元,状元,不能带累乡邻吃薄粥!(古时习俗,用鸡蛋白掷在田野或河中,可以祛邪、散荒。)果然,这年昆山大熟,有的稻田还结了双穗,所以有稻结双穗出状元的传说。后来,交了好运或暴富的人家都效仿,往河中或田野掷蛋白表示自已沾了福祉,不能带累乡邻吃薄粥。但世情淡薄,人心不古,为富不仁者为了聚财往往盘剥百姓,鱼肉乡里,变成了“带累乡邻吃薄粥”。现在,昆山人还常说带累乡邻吃薄粥,但意思有点不同,泛指有人犯了事,却无故累及他人。(周刚)
黄铜顶子轧乡绅
乡绅,从前是个尊称,属于褒义的称号,一般指退居的官宦,举人以上的富裕人家,但要有操守讲德行,如果为富不仁,鱼肉乡里,百姓会骂他劣绅。旧社会,有的人有了点小地位,有了点钱,就摆阔,爱在乡绅堆里钻营,好象他也成了乡绅。民间会嘲笑他“黄铜顶子轧乡绅。”为什么说他黄铜顶子?这句话产生在清代,清代的官员以官帽上顶子的颜色以区分级别的高低,有紫红、大红、粉红、宝篮等,以紫红为最高,所以民间有“红得发紫”的话。即使是县太爷,也不过是水晶顶子。黄铜顶子的秀才要同乡绅平起平坐,会被人耻笑。于是,民间以此形容某些不顾自己身份攀附权贵的人。
现在,这句话在上了点年纪的人的嘴里还能听到,借以说道有的人爱在官场、名流、有钱人圈子里钻营、厮混。(周刚)
外面碰门,里面答头
这里的“答”读de。读了这句话,让人有点忍俊不禁,世上真有这样的人?当然,世上不会发生外面在敲门里面的人只点头而不应声的事,除非屋里是个傻子。这是形容某些爱肚里做功夫故作深沉的人,在是非曲直面前,虽然他心里认同了正确的意见,但他就是不说话,不表态,稳坐钓鱼台。其中有的属于性格内向,或患孤癖症,但有的是患得患失怕得罪人而装聋卖傻。同属于后者的人打交道得当心,心直口快的人往往会吃亏。(周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