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地名小释
南澳县
位于广东省东端。由南澳县和南澎列岛等岛屿组成。秦汉时属揭阳县地。晋为海阳县地。明成化以后为广东饶平和福建诏安二县地。清代后期置南澳直隶厅,民国改为南澳县。现属汕头市。县治原在深澳,后移后宅(后泽)。岛中有南澳山,县名谅因此而来。
后宅镇
位于南澳县中部隆澳上。1927年为南澳县治。1965年建镇。
后宅之得名,据明万历年间《东里志》记载:“后汐澳,即后泽澳,俗讹为宅,在隆澳”。乾隆《南澳志》又云:“隆澳南北皆面海,南为大海,北为内海,南称前江,后称后汐,澳人读汐若宅,故亦作后宅”。泽、汐、宅皆谐音,今以乾隆志之说为是。
深澳
位于南澳县东北部。本为南澳岛四澳之一澳。本属饶平县。明万历四年(1576)为广东、福建二省共管。后设“协守樟潮等处专驻南澳副总兵”于深澳。清雍正十年(1732)设“闽粤南澳海防军民府同知”驻此。1912年以后为南澳军民府驻地。1915年为南澳县治。1927年县治迁往后宅镇。此为深澳镇。镇城东、南、西三面环山,山高林密。北面临海,有白沙湾,湾面内宽外险,中容千艘,蜡屿、赤屿环列其外,一门通舟,小舟须鱼贯而入,澳之深无底,故名深澳。
潮汕地名中的“梅”字释义
“梅”字用作地名在潮汕非常普遍,例如澄海的梅陇村、梅州村、梅浦村;普宁的梅林镇、梅塘镇、梅峰中学;潮安的梅林湖等等。这些地名虽然都带有个“梅”字,但是各有所指,含义有所不同。
梅塘镇,在普宁市西北部。据《广东省普宁县地名志》载:明代该地有一村,村前有一池塘,四周尽植梅树,梅花盛开时,梅影倒映池塘,故取名梅塘。可见其“梅”字是指树。梅峰中学、梅塘老寨、梅陇村中的“梅”字都是此义。
梅浦村,在澄海区溪南镇。据《澄海县地名志》载:元至大年间,进士邹文凤到广东任官,生有六子,次子邹松岩路经梅浦,见其山明水秀,故于此创村。初时村中有一山丘,山丘四方建有四处房屋,其形似梅花,故名。而该村附近的梅州村,北宋开宝三年(970),有人住东边山,北宋天圣三年(1025),迁居山下梅滩洲,因洲形似倒置梅花,旁一坑沟似梅枝,故名。可见,上述两地都因其地形似梅花而得名,非有梅树也。
梅林镇,在普宁市西部。《广东省普宁县地名志》曰:明嘉靖年间,宋、范等九姓先后在此定居,后渐成圩集,分新圩和老圩。因地貌似梅花,梅树成林,故名梅林。可见,梅林镇是因地形似梅花,且梅树成林而得名。
梅林湖,潮汕最大的天然湖,位于桑浦山东南方,归潮安县庵埠镇辖。其得名原因在《潮汕百科全书》中有二说:其一,梅林湖本是陆地,有梅姓林姓胡姓三个乡村,此处后在一次大地震中下陷为湖,遂以三姓为湖名,其中胡姓改从水旁;其二,梅林二姓的乡村沉为湖,故湖名梅林。可见,梅林湖是因姓氏而得名,与上述“梅”字含义又有所不同。
由此可见,对于地名的解释,切忌望文生义,否则会闹出笑话来。因为,每一条地名的由来都蕴含着相当丰富的内容,都留着它诞生那个时代的烙印。了解当地地名的来历和含义,有很大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