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各县特色文化


太原特色文化 太原柳巷食品街

太原好吃的东西全部在柳巷。柳巷食品街是汇集了山西美食的集合地点。

夜色下的食品街游人如织。这条承载着老太原人美食回忆的“舌尖上的地标”正在重现活力。食品街修建于1985年,前身是“帽儿巷”,宋代起便是太原市的商业中心。

古交特色文化 古交蒙眼撕纸

撕纸是一项民间绝技,即用手代替剪刀,撕出一幅幅精致生动的图案。撕纸线条更自如好看,与现代绘画、书法艺术天趣自然的艺术理念相吻合。

阳曲特色文化 阳曲太阳花音乐节

太阳花是阳曲县当地主产作物之一,预示了太阳花音乐节的青春、朝气、激情与梦想。潮流前卫的摇滚乐遇上原汁原味的古村落,阳曲太阳花音乐节注定是一次时尚与民俗的约会。

娄烦特色文化 娄烦四月二十五庙会

娄烦战国前为古国,秦以后置郡,唐以后置州或县,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历代民族文化在这里昌盛,庙会有大小数十余处,惟以四月二十五庙会规模最大,流传最久。每年农历四月二十五起,这里持续一礼拜左右的庙会让娄烦街头少有得熙熙攘攘。

四月二十五庙会的形成,有其深刻的社会原因和历史原因,而庙会风俗则与佛教寺院以及道教庙观的宗教活动有着密切的关系,同时它又是伴随着民间信仰活动而发展、完善和普及起来的。

东汉时期佛教开始传入中国,同时,这一时期的道教也逐渐形成,唐宋时,都达到了自己的全盛时期,出现了名目繁多的宗教活动,为了争取信徒,招徕群众,在其宗教仪式上均增加了媚众的娱乐内容,如舞蹈、戏剧、出巡等等。这样,不仅善男信女们趋之若鹜,乐此不疲,而且许多凡夫俗子亦多愿意随喜添趣。

庙会文化是我国民族大众文化的一部分,它是一种极其复杂、古老而又新鲜的社会文化现象,集中体现了特定时节、特定场合的全民狂欢,更是一种值得重视的社会文化现象。

清徐特色文化 清徐徐沟背铁棍艺术

清徐徐沟背铁棍,最早产生于明嘉靖年间。“背铁棍”就是一个人背后竖一根铁棍,举一个演员,随着背铁棍演员的步伐起伏,铁棍上的化妆演员就会飘舞起来。

背铁棍又名“抬阁”、“走阁”,我省从南到北均有分布,“南庄的火、太谷的灯,徐沟的铁棍爱煞人”,这句流传在我省中部的歌谣,道出了徐沟背铁棍的魅力。

历史沿革

徐沟背铁棍作为一项民俗活动,起源可以追溯到金大定二年(1162),靠天吃饭的农民对雨的祈盼尤为强烈,时遇大旱农民便上庙求神祈雨,偶尔得雨便抬神游行,以示谢恩。在抬神这天,人们还要抬上一男一女两个小孩作为侍神的童男童女,当时人们称之为“抬阁”,此即铁棍的前身。

明嘉靖三十九年(1560),徐沟旱象严重牞禾苗枯萎,人心惶惶,民不聊生。当时由“十老社”出面,带领群众求神祈雨,在如愿之后的谢神仪式中,为显示隆重,在原来童男童女的抬阁形式启发下,经过人们的精心设计,装制演示《凤凰拉车龙打伞》、《蟠桃会》、《灵芝化三仙》等神话故事,并增加了将童男童女由一个大人顶在肩上,赤脚行走以示虔诚的“走阁”活动,也是背棍的雏形。

清咸丰年间(1851-1861),徐沟东南坊人张联辉(又名张老六)在河南项城县水寨经商,交官结府,生意兴隆。为招揽商事,张联辉曾把徐沟的背棍铁棍带到河南水寨、周家口一带去进行表演,每到一地均受到当地群众欢迎,这一活动遂在当地传授并继续开展下去。

清同治年间(1862-1874),山东长山人王勋祥任徐沟知县,正月十五看了徐沟的背棍、铁棍后,兴致大发,下令各街坊大闹红火三天,并要求在棍式的制作上不惜代价,各显其能。于是各街的能工巧匠争相献计,把各自的背棍、铁棍装饰得花团锦簇,争奇斗艳,促进了这一民间艺术的发展。

1925年徐沟人张称心将原来直顶背上的旧式背棍改为“穿袖手扶”的上中下三截棍,将原先方型插头改为圆型,使背棍在行进表演时自动旋转,成为妙趣横生的新式“旋转棍”。背铁棍“制彩”可称得上张称心的绝活,他把背铁棍上下参演者与戏曲人物故事情节有机结合,再同精心设计制作的体现戏剧、故事情节的花鸟、山水、院落等静物巧妙地融为一体,观众很难看出人与人、人与物相连的痕迹。此后,每年正月十五即形成闹红火背铁棍的传统习俗。各家的男孩女孩都把自己能上背棍、铁棍视为一种荣耀,认为参加者男好娶、女好嫁,象征着自己的一生幸福。

背铁棍形式:

经过不断的发展,现在的背棍形式发展为:一个大人将一个或二个、三个小孩通过专用铁架扛在肩上,依靠下边大人舞步的扭动而带动上面小孩的摆动,上下融为一体,潇洒飘逸。上、下演员的连接靠绑在大人上半身的铁绊和伸出旁边的曲挺与绑在孩子身上的支挺插在一起,并用彩子将其掩饰起来。背棍样式主要有三种:悬挂式、托举式、活心式。铁棍形式为:下面八个大人抬着一张桌子,桌子上面有总挺和支挺,上面绑着三个或四个小孩,靠下面抬者的步伐带动桌体的颤动,从而带动上边小孩的舞姿。铁棍一般分为平棍、小转心和大转心及灯棍四种。背铁棍的人物形象和装饰制彩均依民间故事、戏曲主题而定牞是民间故事和戏曲的高度概括和典型再现。

目前,清徐县九个乡镇与一个街道办事处都有背铁棍文化活动举行,而且周边地区也有这一活动。背铁棍艺术从整体的设计、制作、制彩、装彩、绑法到表演,各个环节都凝结着数代人的智慧,徐沟背铁棍是一种集民间口头文学、舞蹈、戏剧、杂技诸多艺术门类之精华于一体的综合性民间艺术形式,现已逐步形成独特完整的表演体系。它运用传统工艺和表演技能,具有凌空、高难、精妙的特点,是一种兼具戏剧内容之精华、舞蹈动作之飘逸、雕塑造型之优美、杂技惊险之玄妙、绘画色彩之缤纷的独特艺术,被专家誉为“空中舞蹈”、“无言戏剧”、“活动雕塑”、“流动杂技”。

运城文化 运城“咸”文化

运城盐湖又称“河东盐池”,所产之盐称“解盐”或“河东盐”,因4000年的产盐史闻名全国。地质研究表明,盐湖诞生于新生代第三纪喜马拉雅构造运动时期,距今约0.5亿年,它自东北向西南延伸,长约30千米,宽3~5千米,湖面海拔324.5米,最深处约6米,总面积132平方千米。运城盐湖与著称于世的以色列死海一样,属典型的内陆咸水湖,因而素有“中国死海”美誉。湖内盐田硝畦纵横如织、星罗棋布,四侧滩水浩淼、波光粼粼,洁白如雪的梯形硝堆,倒映湖水之中,形成了“千古中条一池雪”的奇观。

万人漂浮浴场

万人漂浮是运城盐湖最为壮观的景象,漂浮浴场环境幽静、碧波万顷,成千上万的游人潜入海中,像鱼儿一样欢快畅游,充满情趣。游客仰卧水面,伸开四肢,进行人体泛舟,可以仰面阅读,也可手抱双腿,坐入水中……当人的身体漂浮在含有高浓度矿物质的湖水中,不仅身体得到自然的养护,而且有一种新奇、放松、快乐的情感体验。

黑泥洗浴

游客跳进黑泥池中相互涂抹黑泥,重温儿时嬉戏的欢乐,传递浓浓的爱意。更重要的是游客在享受这种儿时的游戏过程中,黑泥中蕴含的7种常量和16种微量元素也不知不觉的渗入体内。黑泥洗浴既能让游客回到快乐、调皮的童年时代,又能获得健康保健。黑泥洗浴现已成为游客在盐湖旅游中最美妙、最浪漫、最温馨的项目。

医用矿泉水疗

矿泉水疗中心设置有各种理疗床、由低到高的渐进性水压冲浪器等。矿泉水疗馆绝妙之处在于:第一,水质好。它采用运城盐湖地下2121米深处独有的地热医用矿泉水,出水温度68度,属含氟、锶的Cl.S04-Na型医疗热矿水,长期洗浴会对人体具有良好的医疗保健作用。第二,技术高。它采用当今世界最前卫的德国水疗工艺,引进美国先进的设备,并特聘香港豪森集团设计安装,集多家高端技术为一体。第三,规模大。它总建筑面积1800平方米,其中水域面积960平方米,各种大小浴池14个,46个洗浴种类,105台(套)设备,可同时容纳200人,堪称目前北方规模最大、洗浴种类最全的水疗馆。第四,风格独特。整个建筑恢宏大气,太空式的天顶设计,5000颗熠熠闪烁的星辰代表着5000年古老而悠久的盐湖文化,力求以独特的装饰风格诠释“回归自然,享受天然,天人合一”的境界。第五,文化浓。馆中有众多中华传统图腾和《山升水降成死海》、《玉镶翠绕聚宝池》两幅大型壁画,分别从生态盐湖和人文盐湖两方面,充分表现盐湖的历史演变和人文景观,着力体现出盐湖历史文化的深厚底蕴。

盐水漂浮、黑泥洗浴、医用矿泉水疗现已成为盐湖的“梦幻三绝”。中国科学院院士肖序常这样评价盐湖:“运城盐湖是双遗产资源,既是自然遗产,也是文化遗产,它有独特的‘三绝’,一是盐水漂浮,二是黑泥养生,三是矿泉水疗,这‘三绝’综合起来就是‘中国一绝’,甚至是‘东亚一绝’。”

闻喜文化 闻喜花馍艺术

因花式各样,从而命名为花馍。有千年历史,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完整的创作体系,具有丰富的文化品位和浓郁的地方特色。

闻喜花馍是山西省运城市闻喜县的一种特色食品,是人工用面做成的颜色各异、造型多样的馒头。闻喜花馍盛行于明清,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传承发展到今天,逐渐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完整的创作体系,具有丰富的文化品位和浓郁的地方特色。

据了解,闻喜300多个行政村几乎每个村都有制作花馍的巧匠,当地有这样的说法“有馍就有事,有事就有馍”。花馍不仅是闻喜人一日三餐中必不可少的主要食品,还具有很强的观赏性,在数千年的传承中,注入了深刻的文化内涵,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民俗文化艺术。

闻喜花馍有花糕、花馍、吉祥物、盘顶四大系列200多个品种。它与民间的重大礼仪活动密不可分,是节日、婚嫁、寿诞等大事少不了的供品。制作花馍的大多是心灵手巧的农村妇女。千百年来,这绝活通过老艺人的言传身教,世代相传。如今,做花馍已经成为当地的一大产业,很多乡村都有了专门制作花馍的门店,每逢婚丧嫁娶、生日寿诞等重大活动,主家一般都会定制各种花馍,为庆典助兴。多彩的花馍不仅装点各种仪式,也使得这古老的民间艺术得到了很好的传承。

制作花馍的原料以白面为主,制作的工具为极普通的剪刀、梳子、菜刀等,制作手法以切、揉、捏、揪、挑、压、搓、拨、按等为主,制作工艺相当讲究,要经过九道工序:即凝水、箩面、制酵、揉面、捏形、醒馍、蒸制、色、插面花等。

闻喜花馍2006年入选山西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并于2010年在上海世博会展出,大放异彩。

新绛文化 新绛木板年画

发端于宋金,兴盛于明清,内容上扩展到百姓生活领域。绛州城有“三大家、七小家年画作坊”之说,成为年画的主要生产基地。

新绛木版年画起源于北宋,兴盛于清朝中叶,是在传统雕刻印刷工艺发展的基础上出现的,它的绘画、刀刻,线条细腻、手法独特,所印制的年画颜色鲜亮、人物传神,它的内容题材与传统的春节习俗息息相关,千百年来,寄托着人们祈求幸福、驱灾避邪的美好心愿。

新绛县生产木版年画源远流长,新绛县在西周时期是荀国所在地,春秋时称故绛,数千年来,一直是在山西的一个政治、经济、文化重镇,有七十二行,行行俱全的美誉,北宋年间,由于雕刻印刷业的繁荣,木版年画开始兴起,到清朝中期达到鼎盛,当时新绛木版年画与天津杨柳青、河北武强、江苏桃花坞、河南朱仙镇木版年画齐名,代表画有《春牛图》、《四季美人》、《猴子抢帽》、《馗头》等等,一些老字号还与天津杨柳青有业务往来。

上世纪三、四十年代以前,新绛县木版年画的老字号有著名的七大家八小家,加上散落在乡间的十几家画庄,全县的老字号共有30多家,在老字号景记书局的后人中至今还流传着他们先辈创业时的故事。新绛木版年画的刻版印刷技艺十分繁杂和讲究,从起草绘图到最后印制出一幅年画需要经过十几道工序,既要有高超的绘画水平,又要有不俗的刻版技艺,还要熟练掌握套版印刷的窍门,要想成为一名木版年画的全把式绝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新绛木版年画在内容、题材、形式上形成了自己特有的风格。

新绛木版年画在种类上有神像、财马、戏曲、美人、门画、四条屏等十多种,绘画手法既有工笔也有写意,印刷方法既有单线印刷后彩绘的,也有套版印刷,使用颜色既有简单的红、黄两色,也有黑、红、黄、绿、蓝五色,它的内容体现出很强的时代特色,历史发展脉络清楚。

然而,到了上世纪八十年代,随着工业印刷水平的突飞猛进,批量生产的工业年画迅速占领市场,纯手工的新绛木版年画由于成本太高,淡出历史舞台。那段时期,散落在民间的画版基本上被破坏殆尽,还有不少被国内外的文物贩子买走。

当时,作为县博物馆馆长的蔺永茂出于一种历史的责任感,千方百计购买和收藏了170多幅画版,并走访记载了它的工艺和方法,从而使这一珍贵的民间工艺保存下来。让人欣慰的是,当时还是一名农村小木匠的郭全生在走村串户制作家具的过程中,偶然看到了一些木版年画,就深深的被这门古老精湛的艺术所吸引,从好奇临摹开始,走上了传承和创新木版年画艺术的道路。

十多个春秋,郭全生如痴如醉地揣摩绘画和刻版技艺,投入数万元收藏画版、购买原料,而他的行为却不为人们所理解,但郭全生痴心不改,他觉得这么好的艺术一定会有被世人重新关注的时候。

近些年,随着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越来越重视,新绛县的绛州鼓乐、澄泥砚等古老的艺术不仅得到抢救、保护,而且走向市场,形成产业化,为当地带来知名度,也带来可观的经济效应,但木版年画却迟迟没有得到重视。在08年以前,国家公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关于木版年画的项目有12个,但新绛县木版年画榜上无名。

2007年,新绛县对全县的历史文化遗产进行了一次摸底和梳理,木版年画引起了人们的重视,今年的1月15日,县里推荐郭全生参加了全国木版年画研讨会,并诚恳邀请冯骥才来这里考察。冯骥才提出,当务之急是抢救和保护,抓紧申请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然后和其它地方的木版年画一起捆绑申请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现在新绛县政府正在抓紧对木版年画相关情况进行普查和搜集,并提出了一些保护的意见,对于有识之士来说,传承创新这门古老技艺的信心更足了。

以中华民族独特想象力和典型化手法创造出来的新绛木版年画,像一颗明珠,一度湮没于历史的风尘,而在岁月的轮回和有识之士的守护中,它重新向世人展示出亮丽的容颜,值得欣慰的是,当地政府正在本着自觉、清醒、全面的精神,对这一遗产进行科学的挖掘和整理,相信它会较好地得到延续和传承。

永济文化 永济蒲州梆子

又称蒲剧,当地人通称乱弹戏,是一种古老的汉族民间戏曲艺术。兴于山西晋南古蒲州(今山西运城永济)一带而得名。

蒲州梆子又称“乱弹”、“南路梆子”,是山西省的地方戏曲剧种之一,流行于我国山西、甘肃、青海、陕西、河南等地,与上党梆子、中路梆子、北路梆子并称为山西四大梆子,为四大梆子中历史最悠久的一个剧种。

在梆子腔剧种体系中,蒲州梆子是山西四大梆子中诞生最早的一种,它与陕西梆子之间存在着渊源关系,是考察中国地方戏曲传承演变轨迹的活资料,对于山西地方文化研究也能发挥重要作用。在商业大潮的冲击下,蒲州梆子正陷于危机之中,观众大量流失,演员队伍青黄不接,这种局面需要尽快得到扭转。

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7年6月8日,山西省临汾市蒲剧团获得国家文化部颁布的首届文化遗产日奖。

稷山文化 稷王高跷走兽

高跷走兽,它是由两人表演的连体高跷,将人与兽巧妙组合,精心装扮,演绎神话传说。

高跷走兽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盛行于清朝雍正初年,出现在规模盛大的庙会活动中,经久不衰,至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它是由两人表演的连体高跷,将人与兽巧妙组合,精心装扮,演绎神话传说。

万荣文化 万荣“笑”文化

万荣“笑”文化特色,以笑话博览园为重点,建成全国乃至全世界以笑文化为载体的首家娱乐园。

万荣笑话是万荣县的一种文化“土特产”。它来源于万荣及河东地区群众生活中的谐趣言行,生动有趣、机智幽默,被誉为是黄土地上的幽默之花。近10年来,万荣县政府立足这一独特文化资源,把其作为一种文化产业大力开发,先后出版了一系列的笑话书籍、笑话光盘、笑话扑克、笑话挂历、笑话文化衫等。

与此同时,万荣还制订了以万荣笑话产业为先导的文化强县战略,通过一系列优惠政策,鼓励民间资本进军文化产业,依托八龙文化传媒公司、万荣笑话传媒公司等一批文化产业龙头企业,加大创新力度,打造文化发展类项目78个,努力把万荣笑话做成优势产业、支柱产业。

垣曲文化 垣曲舜文化

舜文化是垣曲响噔噔的文化品牌,舜是垣曲人民的老祖宗,人民不忘老祖宗在故里30年的功德之举,德孝文化光波之源在垣曲,这是垣曲人民的一大骄傲和荣幸。

舜文化是指道德文化,《史记》所载:"天下明德,皆自虞舜始"。

为了弘扬发展虞舜文化,近几年来,我县成立了帝舜故里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成立了舜耕历山风景区;西峡猕猴风景区;皇姑幔风景区;双妃湖风景区(后河水库);帝舜故里诸冯旅游开发公司。垣曲舜德漂流生态风景区;进一步要开发历山名镇古负夏城人文景观区、舜井庙人文景观区、雷泽湖人文景观区、恢复诸冯深山舜王庙会、负夏城虞帝庙会、舜王坪庙会,在县城新建舜文化广场。舜帝博物馆。、曙猿博物馆。雕塑大型舜帝雕塑,设计建设帝舜故里文化街。和世界舜商裔联谊会密切合作。建立寻根问祖,和领略远古文明的文化圣地。

临猗文化 临猗眉户剧

临猗眉户剧在中文艺团体中独树一帜。至1952年建团以来,坚持47年编演现代戏,深入山庄窝铺送戏下乡,被誉为“硬骨头剧团”。

临猗县眉户剧团始建于1953年,建团后历届团领导一直把剧团深深地根植于广大农民的“沃土”之中,深受广大农民的欢迎。从50年代初至今,他们把当地农民身上发生的一件件好人好事编成现代眉户剧,如《一颗红心》、《涧水东流》、《唢呐情》等。然后,他们又把这些戏多场次地演给农民看,使广大农民在一幕幕感人的故事中受到启发和鼓舞。建团50年来共编演现代戏213本,创作新剧目38个,演出1300多场次,给农民演出近万场,农民看戏达近百万人次。他们的足迹遍及陕西、河南、山西等省。其中,该团编排的大型现代戏《一颗红心》、《涧水东流》、《唢呐情》被拍成了电影。40年来,该团6次进北京、4次进中南海,还进人民大会堂,曾为刘少奇、周恩来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及首都群众进行过专场演出。1994年元月,江泽民主席视察山西时,在运城观看了该团的演出后,给予高度评价,并与演员合影留念。1999年,该团被国家文化部授予全国文化工作先进集体。

从形式到内容,眉户剧团的一切节目都以农村观众的胃口和爱好为标准。起初,该团叫过“火柴箱”剧团、“羊毛手巾”剧团、“红薯”剧团,从这些名字上,不难想象这样的场景——一队人马扛上装有简易道具的火柴箱,日夜兼程,送戏下乡。演出时,借老乡几个正戴在头上的羊毛手巾,吃饭当然是和农户一样,主食是红薯……这种源于生活、融入生活的演出方式,决定了所演的现代戏剧目,最容易被观众接受。

剧团多年来坚持送戏下乡。为了老百姓,冰天雪地,他们睡过地铺;深山小路,他们扛过戏箱;酷暑盛夏,汗水湿透衣裳。为了群众,企业矿山有他们的足迹;老山前线英雄家中有他们的身影;吕梁深山有他们的唱腔回荡。在河津市小张村,百姓鸣炮奏乐迎剧团;在闻喜河底乡,村民赶着毛驴车给演员送来了瓜果、粮食;在夏县,一位老大娘,煮了30个鸡蛋送给剧团,要演员们补好身子演好戏……

一代又一代的临猗“眉户人”,用青春、心智、汗水为老百姓带来了欢乐,得到了广大观众的认可和喜爱。对于今后,他们说,我们将一如既往,创作出更多适合老百姓胃口的节目。

现在的青年眉户剧团可是如日中天,他们在各地的演出很受欢迎,是临猗眉户的一亮点,临猗人喜欢,运城人喜欢,甚至临汾人也远道邀请。陕西是眉户的故乡,可临猗青年眉户剧团在陕西也备受欢迎。我为临猗青年眉户剧团喝彩,愿他们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夏县文化 夏县刺绣

夏县刺绣,大致可以分为服饰、生活用品、祭献物品三大类。从人生仪礼来讲便有满月、周岁、成年礼、婚礼、丧礼等,各个节日又有不同的主题内容。

绛县文化 绛县山楂赏花节

绛县山楂赏花节被纳入“晋善晋美赏花游”。

据了解,樱桃和山楂已经成为运城绛县的两个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山楂种植面积已经达到了10万亩,种植户有9000多家,每年产值1.8亿元,农民人均增收1000元以上;而樱桃种植面积也发展到了近万亩,盛果期果树达到5000多亩,年产量可达到40万公斤以上,果品远销到北京、西安、内蒙、太原等地,仅此一项为当地农民增收1亿元左右。尝到甜头的果农们已开始将目光朝向了观光农业。

目前,绛县山楂赏花节已被纳入“晋善晋美赏花游”范围。

平陆文化 平陆地窨文化

上山不见山,入村不见村;平地起炊烟,忽闻鸡犬声。说的便是具有浓郁地域特色的平陆地窨院。是一种非常独特的民居形式。

平陆县地处山西最南端,境内沟壑纵横,古时就有“平陆不平沟三千”的说法。特殊的地形,黏稠的土质,加之此地风沙大,石块和木材稀缺,古时候,当地人就学会了修建地窨院。地窨院一般长宽三四十米、深十米左右,外面看类似天井中的北京四合院,有正窑和侧窑之分。正窑向阳供人居住,侧窑背光用于堆放杂物和圈养牲口;与正窑相对的是一条狭长倾斜的门洞,便于人上下出入。地窨院内都掘有深窖,用来积蓄雨水,供人畜饮用,并挖有“旱井”,用于排放生活污水和雨水。置身地窨院中,抬头观望,颇有坐井观天的感觉。

地窨院大多为独门独院,也有一门连二院、三院的,称二进院和三进院。地窨院按形式区分有正方形和长方形两种;按八卦方位来分则有动宅和静宅。动宅又称东四宅,包括以东为主的震宅、以南为主的离宅、以北为主的坎宅、以东南为主的巽宅。居住窑一般为主窑,装一门三窗,其余窑洞为一门二窗,一般窑洞在进门的左手处盘筑土炕,土炕后为锅灶,灶后放置水缸和厨案。窑洞最深处多置一桌,桌上供奉祖宗牌位或其他神祗,窑前进门处与土炕相对置一桌两椅为会客区。当地代表性的地窨院有建于清康熙十三年(1674)的张店镇张店村的周家大院,完整保存了清代的门楼、门洞、马面、滴檐等基本结构和构件,属于标准的12数坎宅院,并与其他3座院以地道相连。建于清早期的张店镇张店村王守贤地窨院,完好地保存着崖场、场房、拦马墙、马面、滴檐、烟道、烟囱、渗井、水井等传统要素。在上世纪80年代,山西平陆尚有17000多座地窨院。

当地村民总结地窨院有三大好处:一是隐蔽性好,住着安全;二是实用性好,住着舒适,窑洞内冬暖夏凉,温度宜人;三是屏障性好,可避风沙,可谓“躲进小院成一统,管他冬夏与春秋”。

地窨院承载着中国悠久的农耕文化以及当地的风俗习惯,其独特巧妙的排水和门洞设计,以及和谐美观的崖场、滴檐、门楼及窑拱和院心等美化装饰,更是把使用性和装饰功能高度统一在一起,体现了劳动人民高超的技艺、朴素的审美观和丰富的创造力。张店镇曾经是平陆县地窨院分布最广的乡镇,最多时有3000多座地窨院,现在有人居住的却不到600座。这种建筑形式已列入山西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河津文化 河津“家戏”

家戏,今称“业余剧团”。多系群众口头创作,故事短小,朴实生动。演唱时用打击乐伴奏。有一锤、二锤、三锤四锤五锤七锤、齐茬等点。

剧目数十种。代表剧有《驴银匠》、《卖绒绒》、《卖黄瓜》等。曲谱至今尚留。

芮城传说 芮城线腔

线腔又称线谱戏,吊线猴,是一个独特的稀有剧种。唱腔高亢清新、婉转缠绵,极富地域特色,深受群众喜爱。

芮城线腔流传在山西省芮城县及周围市县,其风格高亢清新、婉转缠绵。早期的演出形式为边演奏边歌唱,边操作线偶。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芮城线腔吸收了蒲州梆子的唱腔,以真人上台代替了线偶,形成了独具地域特色的地方小戏。近几十年来,芮城线腔日渐式微。为保护和传承芮城线腔这一艺术瑰宝,山西省芮城县积极开展传承和保护工作,通过老艺人“传帮带”一些有志于传承芮城线腔的年轻人,共同承担起芮城线腔的保护抢救、整理传承的责任。在老艺人的悉心传授下,新学员在唱腔、演奏等方面有了长足进步。如今,在政府、市场和民间的联合推动下,芮城线腔开始走出困境,焕发新的生机。近日,芮城线腔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朔州特色文化 朔州踢鼓秧歌

踢鼓秧歌是一种融拳术、舞蹈、戏曲为一体的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街头广场艺术,雏形于宋末,持续于元明,发展于明清,兴旺于解放后。

踢鼓秧歌是流传在朔州地区的传统民间舞蹈,它具有突出的地域性,从分布情况看,尤以朔城区、平鲁区最盛行,流传也比较广。它以粗犷、刚劲、稳健、风趣的艺术特点,博得朔州地区广大群众的喜爱。它的继承和发展体现了朔州地区人民智慧和艺术创作才能的结晶。

多年来,每逢元宵节,民间艺人自行组成演出班,进行演出活动。一般在街头、广场、院落表演,故又称土摊秧歌。晚上表演时,表演者手持彩灯,在茫茫夜色中,犹如长龙,又似百花盛开。

踢鼓秧歌表演形式有大场子、小场子和过街场子三种。拉花一手持扇,一手持彩巾,舞姿滑稽多趣,变化多端。有时还和观众斗趣。大小场子主要以表演的人数和节目形式而定。大场子一般在山区较为流行,参加人数最少不得低于十六人,多可达到六十四人或更多。表演时,常以两踢鼓引路,每一踢鼓后,跟一拉花。队形有时成“一”字长蛇阵,或二纵队相并而行,或四纵队对阵而行,或穿插以各种阵式进行。小场子的前场叫山子,后场叫摊子,结尾叫落毛。

踢鼓秧歌的音乐以鼓、锣、钗为主,配以唢呐、长号,奏起大小得胜和将军令曲牌,浩瀚奔放,显示出了塞外之气势。气,女性则是妩媚柔韧、富有含蓄之美。对舞的交手场类似武术中的对打,大场子红火热闹,气势大,阵式错综复杂。小场子表演者需有过硬的功夫和一定的技巧。过街场子是在大小场子进行前表演,穿街过巷,边走边表演,有宣传和召集人的作用。三种形式各有特点,一般是交叉进行。从地域方面看,朔县秧歌柔中带刚、帅气十足;平鲁秧歌刚劲火爆、威猛潇洒、粗犷奔放。

踢鼓秧歌的音乐以鼓、锣、钗为主,配以唢呐、长号,奏起大小得胜和将军令曲牌,浩瀚奔放,显示出了塞外之气势。

踢鼓秧歌是集劳作、抗灾、祭祀、军事、武术、杂技等于一体,在长久的历史岁月中逐渐磨砺形成的,它那变幻莫测的

踢鼓秧歌是集劳作、抗灾、祭祀、军事、武术、杂技等于一体,在长久的历史岁月中逐渐磨砺形成的,它那变幻莫测的多个秧歌场图,则是借鉴了古代军事战阵、仪仗、土木建筑、生产实践、生产工具、吉祥图案等形象,经过世代演练而总结归纳出来的,是朔州地区人民智慧和艺术创作才能的结晶与凝聚。

山阴特色文化 山阴边塞文化周

历史上,我国少数民族不时南犯中原,必首攻广武,后图雁门。这片土地,是兵家必争之地,曾上演和见证了中原农耕民族与北方游牧民族大大小小4700多次的战争。

山阴县地处雁门大山北麓,故称“山阴”。悠悠历史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几千年来,有风霜雨雪,有残峰废垒,有金戈铁马,有威武豪壮。“剩饮一杯酬李牧,雁门关外度重阳”是历史人物对历史豪杰的缅怀,“雁门关外野人家,不养桑蚕不种麻”是历史豪杰对历史风物的咏叹。秦皇在这里砌过高墙,汉武来这里设过边防。昭君和亲的车辇从这里隆隆走过,杨门忠烈的故事早已成为千古绝唱!汉墓群、广武城,安营子、黄花梁,前后皇台、一堵墙。。。。。。串串历史遗存缀成一个经典名片——边塞文化!

边塞文化是战斗的文化,火红的文化。边塞文化是保卫安宁、创造和谐的家国情怀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