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文庙,是哈埠一处典型的仿清代建筑风格古建筑群。是黑龙江省境内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宏大的仿古建筑群。是祭祀孔子的殿堂。以其独特的东方建筑风格,雄伟壮观的气势,屹立在以西欧建筑风格为主要基调的哈尔滨建筑群体之中。
文庙位于哈尔滨市南岗区东大直街。现占地2.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为4418平方米,结构为南北向三进院落,属典型的清代建筑风格。哈尔滨文庙,始建于1926年,建成于1929年,是全国现存最后一个建成的孔庙;规模仅次于山东曲阜孔庙和北京孔庙,全国排名第三;是东北地区保存最完整的一座孔庙,被称为哈尔滨的“故宫”。
1996年,哈尔滨文庙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6月,文庙又与“731”遗址等5处单位被列入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在国家发改委、国家文物局联合公布“十一五”期间全国100家重点维修古建筑名单,哈尔滨文庙名列其中。
整个结构为南北向三进院落,属典型的清代建筑风格。前院是首进院落,院内松柏苍翠,丹墙回绕。中院是文庙的主体,正殿大成殿,超过了曲阜孔庙大成殿横阔9间的规格,为横阔11间(9堂2夹室)的重檐庞殿顶大殿。殿内供孔子及四配神,十二先贤牌位。大殿两边是两座配殿,内供孔子的弟子牌位。
前院是首进院落,院内松柏苍翠,丹墙回绕。池南有“万侧宫墙”(俗称影壁墙),上镶有琉璃雕花砖,长44.80米,高5.9米。池北有棂星门,是三间四柱的木牌坊,采用了只有皇家建筑才能使用的和釜彩绘,虎殿顶上覆黄色琉璃瓦。院落东、西两侧各有一座牌楼,与棂星门合称“三楼”。殿内供孔子及四配神,十二先贤牌位。大殿两边是两座配殿,内供孔子的弟子牌位。
院落东南角有驮碑一座,碑文为著名的爱国将领张学良撰写的《哈尔滨文庙碑记》。后院为面阔7间、单檐歇山顶的崇圣祠,原供孔子前五代祖先,后改为书厅,东西有侧殿。1985年,在此成立黑龙江省民族博物馆。现主要建筑已进行修复,并对外开放。
文庙建筑群呈对称布局,在纵轴线上依次为照壁、泮池、棂星门、大成门、大成殿及崇圣祠照壁正对着的是泮池,所谓泮池即为半月形水池,水之一半则为“泮”,池上架一座单孔拱桥,池边环绕汉白玉栏杆,属清代做法,共有40根望柱及雕刻栏板;泮池上的拱桥也为汉白玉砌筑只有中了状元的人才能从上面走过。
东西两座牌楼是典型的清式做法,呈三间四柱形式,已不再是木结构,朱红的支柱也为青石结构,额枋饰以精美的彩画,东侧牌楼上书“道冠古今”,西侧牌楼上书“德配天地”,意指孔夫子品德与天地同辉,学识超越古今。
棂星门位于泮池与大成门之间。相传孔子及其七十二弟子均为天上的文曲星下凡,棂星门寓意即在于天下英才汇聚之意。棂星门造型与东西牌楼相似,但额枋饰以最高等级的和玺彩画。挺拔的朱柱,金瓦飞檐,配以绚丽的彩画,汉白玉的柱础,整个棂星门气魄非凡。
站在棂星门望去,牌坊成为绝好的景框,一片苍翠的绿色之中露出一段朱柱,一角金色的飞檐,那便是大成门了。穿过棂星门,循着灰色的石砌甬路前行,大成门便豁然眼前了。大成门与棂星门不同——后者只是一座牌坊,大成门是五开间单檐庑殿顶造型,汉白玉的石阶及平台,中间为御路,平台不甚宽阔,大门占据三间,两侧各有一个开间作为辅助用房。大成门也为金色琉璃瓦、朱红的石柱,和玺彩画额枋描龙绘凤的藻井。第一进院落的主轴线两侧为东西配殿,七开间单檐歇山顶,屋面铺青瓦,朱柱红墙、门棂及窗棂以金色勾边,色彩明快而不夸张。
穿过饰以苏式彩画的卷棚脚门即到了第二进院落。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东西两座石碑,碑上刻有张学良所题碑文,记载着文庙的修建情况、背景及其历史意义。石碑前面是东西两座配殿,碧瓦朱墙,均为七开间单檐歇山屋顶。主轴线巍然而立一座大殿——大成殿。大成殿等级之高超越了文庙所属的等级。它为重檐庑殿顶,十一开间,金色琉璃瓦,和玺彩画,竟与北京故宫太和殿的型制一致,岂不有谮越之嫌?当然二者的尺度不同,大成殿与太和殿不可同日而语,但其等级之高也是十分罕见的,恐怕是对孔夫子敬仰之情太深的缘故。大成殿前有九级汉白玉御路;雕刻云龙水浪,宽阔的汉白玉平台,衬托着雄伟的殿堂,庄严之感、敬仰之情油然而生。
穿过第二层围墙,即到了最后一进院落。崇圣祠为主景建筑,布置在中轴线上,东西两侧依然为配殿,崇圣祠为主景建筑,布置在中轴线上,东西两侧依然为配殿,崇圣祠左右也有两座小殿。这个院落较之前面两进院落尺度要小,现为文庙的办公用房,不再对游人开放。
哈尔滨文庙是保存较好的中国式建筑群,建筑雄伟壮丽,彩画灿烂依旧,建筑群环境优雅祥和。可以说文庙是哈尔滨中国式建筑的典型伤口为多姿的哈尔滨建筑增添了又一抹绚丽的色彩。
浮屠塔内有木梯,可供登临观赏。殿和塔檐下的雀替做成龙、凤、狮、鹤等浮雕,造型生动。塔的局部构件和装饰具有西方建筑的风格。
哈尔滨文庙 祭孔大典
祭孔活动可追溯到公元前478年,孔子卒后第二年,鲁哀公将孔子古宅辟为寿堂祭祀孔子,孔子故居成为世界上第一座孔庙。汉高祖刘邦过鲁,以"太牢'祭祀孔子,开历代帝王祭祀之先河。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各地纷纷建孔庙,直至县县有孔庙的盛况,孔庙逐渐演变成封建朝廷祭祀孔子的礼制庙宇。元、明、清三个朝代皇帝为孔子举行国家祭奠的主要场所在北京孔庙。随着历代帝王的褒赠加封,祭奠仪式日臻隆重恢弘,礼器、乐器、乐章、舞谱等也多由皇帝钦定颁行。历代帝王或亲临主祭,或遣官代祭,或便道拜谒,总计达196次。
祭孔大典在古代被称作"国之大典"。自唐玄宗于公元739年封孔子为"文宣王"后,祭祀孔子的活动开始升格。宋代后祭祀制度扶摇直上,明代已达到帝王规格。至清代,祭祀孔子更是隆重盛大,达到了高峰。清朝仅乾隆皇帝一人就先后8次亲临曲阜拜谒孔子。
民国政府明令全国祭孔,其程序和礼仪做了较大变动,献爵改为献花圈,古典祭服改为长袍马褂,跪拜改为鞠躬礼。
哈尔滨文庙秉承孔庙祭孔传统,在建国前曾举办祭孔大典三十余次。新中国成立后,哈尔滨文庙的祭祀活动一度沉寂了60多年,从2006年起恢复这一传统礼仪活动后,于每年9月28日的孔子诞辰日举行祭孔大典,2007年又恢复了传统的古典式祭孔大典,复现这一文化奇观。
哈尔滨文庙的祭孔也是国家社会的礼制传承。最早可追溯到1928年2月,当时文庙还未完全竣工,教育厅政务厅长就到这里进行简单的祭拜。1929年建成之后,哈尔滨文庙几乎每年举行春秋两次祭孔典礼。民国时期对祭孔仪式进行了一定改革,祭孔不再穿古代祭服,改穿蓝袍青褂,磕头改为鞠躬,献爵改为献花。
1931年3月的祭孔大典是由中国人主持的最盛大的祭孔典礼,大典由东省特别区行政长官张景惠主持,参加人员大部分是政府官员。伪满洲国时期祭孔大典被日本操纵,1933年伪满洲国将祭孔定为“国祭”,日本侵略者每年在文庙举行春、秋两次“祭典”,共进行了二十几次祭孔典礼。新中国成立后,祭孔活动一度沉寂,2006年起哈尔滨文庙恢复了祭孔活动,2007年,进一步添加了祭器、乐器、祭服等用具,在祭孔大典中恢复了八佾舞的表演。2008年和 2009年增设了钟、鼓,使祭典更加趋向完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