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说包公祠天下仅有三处:一处在包拯老家合肥;一处在他曾为官的开封;无极县城的包公祠为三处之一。被乡亲们称为“老包庙”。无极的包公祠,修建于明代,历经大清、民国,四百多年间均有修葺。
无极在历史上是个小县,这块土地上的奇事趣闻,只在《聊斋志异》里,有过不足二百字的记述。然而,乡亲们口耳相传的包拯故事,足可整理为一部砖头厚的著作。民间说老包,都与县名相关。
一说包公赶考过无极,村民嘲笑其面黑若炭,断言其必定名落孙山,不料包黑子金榜高中,执意来做无极知县,那时无极县名“定远”,现在有许多的商业门店,因此冠以“定远”之名,诸如“定远信用社”,“定远面馆”,甚至土产的老酒,也名之为“龙图醉”。
其二在县名的由来,包公卸任时,要在黎明动身,百姓为了挽留,不让公鸡打鸣,于是杀尽了全县的鸡:无极者,无鸡也。其实是无稽之谈:包公从合肥去开封赴殿试,何以绕道无极?再者,定远是安徽县名,与无极从来无涉;如今的无极县名,定于唐代,由西汉置县时的“毋极”沿革而来,无鸡之说,虽然荒唐,却饱含着无极人对老包的亲和与崇敬。
翻开《宋史》,包公确实与无极有关,而且于无极人有恩。皇祐四年(1052),包拯任高阳关路都署安抚使,高阳关路,治所在今天的高阳县,宋代统辖无极。那时,这一带是将士戍边之地,如今名为“胡台营”、“东帐”的村庄,曾经是营帐所在;马庄村,曾为驯马之场。周边有民田一万五千顷,被用来牧马,造成一方农民生计困难,于是包拯奏请皇上恩准,将土地还耕,用庄稼的秸秆充作战马饲料,不仅使老百姓衣食充足,且丰富了军中粮秣——这件事,在包拯留下的十五卷《奏议》里,有明白的记载。旧时每逢庙会或初一、十五,整个县城车水马龙、川流不息,全县百姓拥簇庙内顶礼膜拜,殿前香火连日不断。
包公,实有其人,系北宋庐州 (今安徽合肥市)人,姓包,名拯,字希仁,号文正,世人习称老包。包拯28岁中进士,曾先后任天长、扬州、庐州、池州、开封等地知县、知府,出使过契丹,在刑部、兵部任过职,还在财政部门做过副使、转运使、三司使,在监察部门做过御使、谏议大夫,后进为龙图阁直学士,故后人亦称“包龙图”,最后做到枢密副使,成为朝廷的宰辅,卒谥孝肃,赠礼部尚书。包拯不畏权贵,不徇私情,体恤于民,以清廉公正闻名于世,老百姓喜欢直呼“包公”,“包青天”。包拯事迹载于《宋史》,学士文人,有目共见,其德政流传,遍于乡里,妇孺皆知。北宋庐州合肥人,生于宋真宗咸平二年(999),卒于宋仁宗嘉佑七年(1062),活了64岁,死后谥孝素。
包公是为历史上的著名清官,立朝刚毅,执法不阿。他一生伸张正义,为民请命,充满传奇色彩。他是封建时代难得的清官,在贪官污吏充斥天下的政坛上,在一定程度上救民于水火,拯民于倒悬,因而成为百姓累世敬颂的偶像。
他的事迹经一代代人演义传说,日渐丰富多彩,离奇之中渗透着百姓的情感,以至于他的面黑似铁也成了清官忠良的脸谱,形成“铁面无私”的成语。这样说,无极人建包公祠是不难理解的,情理之中能揣摩出人的心境,这才是“天下包祠数处,无极就有其一”的大致缘故。
典籍之外的包公故事,经无极人的口头演绎,传诵到今,比话本小说更为生动有趣,比如《审碌碡》,《访阴曹》之类,情节曲折感人。戏出《乌盆记》,歌赞包公断案如神,据传是发生在无极的真实事件,其中主要角色张别古,即是张段固村人。想来,剧作家取其谐音,称人物以地名的创作手法,不乏先例,似可信真。
爱屋及乌,无极人喜欢黑色,或许与喜欢老包的面相有关。办事公道的人等,每被称为“黑脸”,与奸猾的“白脸”对应;把黑颜色的布料称之为“青”,与清官的清同音;城乡人家的大街门奇怪,无论贵贱贫富,都是一色的漆黑,叫作“老包门脸”,是为无形的辟邪门神。
无极包公祠,在西关村中央三岔路口交界处,俗称老包庙,坐西面东,占地约1.5亩。四种县志上都有诸如“包孝肃公在西门外”和“建于明嘉靖八年(1529)”的记载。
1986年文物普查时,于木刀沟挖出清光绪十二年(1886)《重修包公祠》石碑一幢,碑文云:“我关旧有包公祠一座,溯其初始,始于宋,历经元、明以及国朝。其祠旧而新之者,不啻一而再、再而三、三而四矣。”
为何在西关建包公祠和“始于宋”抑或“建于明嘉靖”二题,有待专门考证,但建有此祠且年代久远是定而无疑的。碑文清楚地写明,这次重修纯然属于老百姓发起并实施的,修复后,“其栋宇之峻起,画栋之绚烂,金碧之辉煌,以及门楼垣墉之修整,虽异旧真,而精英焕发,殆又过之,所谓跋翼矢棘,振革翚飞者也”所遗旧匾,镌刻着“聪明正直”四个熠熠闪光的金字。无极绝少富商大贾和朱门豪富,耕耘收入极其有限,然而,稍得温饱的人们,自发修建包公祠,且不惜重金,追求华丽。可见,此庙是他们心目中的精神寄托。
清末民初,包公祠有过一次规模较大的修葺和彩绘加工。白粉墙,青灰瓦的古祠,占地半亩余,坐北朝南,“包孝肃公祠”大直匾挂在黑漆大门上,红底金字的对联“忠贤将相,道德传家”将人们迎入祠内。正殿三间,正面是包公泥雕塑像,两旁王朝、马汉,神色严峻,气势伟岸,上方悬挂着“聪明正直”匾,使包公的傲然风骨昭然于世。这次重修的时间,正是天下大乱、官府昏庸、横征暴敛的时代,也是军阀混战。草菅人命的时代,还有屈鬼冤魂最多的时代。这说明,这世风愈劣,官风愈朽,百姓就愈崇尚包拯。曾知否,在包公祠存在期间,香火终日不断,朝拜者中,祷告者有之,大诉蒙冤之苦;号嚎者有之,哭叫雪恨无门,正是“世上包公无,庙里包公假”。
抗日战争期间,包公祠遭日伪军破坏,人们曾偷偷小修小补,但无济于事。直到解放前夕,已是断臂惨桓,殿倾屋塌,衰草残树,一片荒凉。解放后,清整为广场,成为群众开展文化活动的场地,1988年被扩宽的正(定)深(泽)公路占用。
包公祠的修建说明了一条真谛:凡是为老百姓做好事的人总是不会被遗忘的,其人其事将永驻人间。同时说明,在封建社会里,民众多么可望出现象包拯这样的“贤人”。这个贤人,不仅要光明磊落,道德高尚,更需要具备足以抵制和压倒一切特权人物的铁面冰心的非凡气质,否则怎敢在“皇帝头上管三分”,办的出打鸾架、闯金殿、铡驸马、诛汉奸等大快人心之事。其实,这些都是老百姓某种愿望的化身,老百姓在现实世界得不到的满足,就塑造了一个神话了的包公,作为精神寄托。
岁月流逝,如今庙宇虽已不在,唯有残缺不整、清光绪十二年“重修包公祠”镌刻的石碑横卧于城隍庙大殿门前西侧,但享有盛名的包拯仍深得百姓敬仰,包拯一生为官、廉洁奉公、不畏权势,明断是非、威制豪强,居届堂之上,以民为忧事迹广为世代称颂。效法先贤,正身正己,弘扬美德,传承优良,权力入笼,防腐拒变,廉洁自律,全心为民仍是千百年来老百姓对官员的衷心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