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凉是农耕文化的发祥地之一。自周祖公刘西迁以来,农业一直是我区的主要产业。虽然现在有了大型的农业机械和先进的生产技术,但在山区沟壑地带仍然采用的是牛耕人扛的生产方式,也相应地保留着一些原始的农耕习俗,如:
打春牛
立春是我国二十四节气中的头一个节气,“早晨立了春,后晌暖烘烘”,表示寒气已过,春天来临,农事活动也随之开始了。从前,为了祈求全年有个好收成,好多地方会在立春时节,用木条、秫秸捆扎一头“春牛”(也有用泥做的),肚里塞满糖果、点心、核桃、花生、红枣等,把它运到城外的高地上或抬到衙门前,同时在地上挖个坑,放进几根鸡毛。立春的时辰一到,人们便大呼:“春来了,春来了!”随来的官员立即抄起栓有红、绿布条的鞭子,用力抽打“春牛”,口中还念念有词:“春日莅临,耕犁务勤,利我子民。”打毕,观众一拥而上,争抢牛肚里的东西,土坑里的鸡毛也被众人踏得满天飞扬,这就叫做“打春牛”,意思是将春牛打起,开始耕种了。
这种习俗,现已不多见,但每年立春时节,农村仍有在鞭子上、门鼻上、纽扣上栓红布条的风俗,大概就是这种活动的遗风吧。
动农
农谚说:“九九尽,开桄种。”每年春天开始播种的第一天称“动农”。第一次开桄播种时,要举行简单的“祭龙”仪式:架起耕牛,在地心耕一圆圈,焚香化表进行祭奠,祷告神龙保佑今年有个好收成。
二牛抬杠
在二牛肩上共架一根木杠,杠中间系一竖棍绳与木犁相连,一人牵牛(或不牵)前引,一人扶犁抄地,这就是我市山区常见的耕种方式——二牛抬杠。
还有一种更奇特的耕种方式,姑且叫做“二人抬杠”吧:将犁杠扛在前后二人肩上,前面的人奋力向前拉拽系在杠端的短棍和连着木犁上的绳索,后面的人在扶犁抄地的同时,还要用肩顶着安在犁杠上的木桩为前面的人助力,这种耕种方式,适于翻耕松软的土壤或浅耕播种,比较少见。
播种
我市流行的播种方式约有以下几种,一是耧播,即在耧斗内装上籽种,牲畜拉耧,人扶耧把在后左右晃动,将籽种顺耧腿播入地中;二是驾犁犁出一道犁沟后,随后二人用手将籽种、土肥汆入犁沟;三是先将粪土、籽种均匀地撒在地里,然后套犁翻地,将籽种埋在土内;四是点种,用镢头挖坑,坑内点种籽,上肥,然后掩土。前两种方式多用于播种粮食作物,第三种方式多用来种菜和油料作物,点播则多为种洋芋、玉米等所用。
求雨
受地理位置和季节性气候的影响,我市大部分地区在每年四月份左右,常常会出现天旱少雨的现象,造成耕种困难,庄稼减产,人畜饮水稀缺之灾。这时,村里的长者便会邀集德高望重的老人商讨求雨之事。一旦决定,便选在月初(初一)或月中(十五)到山场或神庙里去求雨,以保五谷丰登。
整个求雨的过程比较繁琐:先由主祭者上香,献祭品,然后祭酒叩拜,祷告神灵普降甘霖拯救众生。如果七日后仍无降雨,便要请阴阳、道士击鼓奏乐、诵念经文再次求雨,直至天下大雨为止。
从求雨到下雨这个过程中,所有参与求雨者都要净身洗漱,不吃荤、不杀生、不做亏心事。下雨后还要杀鸡宰羊、唱大戏给神还愿。这种活动一方面反映了农民群众对大自然的畏惧心理,另一
方面也反映了老百姓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美好愿望。
泾川县王村一带还有一种声势浩大、仪程冗繁、远赴陕西太白山“取雨”的习俗,先后历时将近半年,十分罕见。
当地群众每逢天旱不雨时,就由“总统”(会长)组织起十几、甚至几十人的取雨队伍,于农历五月十三(一说七月初七)这天,打着彩旗,吹着竹笛,敲锣打鼓地前往太白山取雨。所有取雨的人员提前一个月就要忌口,不吃葱蒜韭肉等食物。到达太白山太白殿后,作法者先将铁签插入左右面颊,请出“龙梢”,然后身背水瓶,抬着神像、印架子,手持柳枝,敲锣打鼓地将取雨人员带到指定地点,跪拜焚香,由一老者口唱“水曲子”祈祷上苍。队伍回到太白殿后,在庙院内祭拜四方,耍龙梢,请下神像、印架子,放好龙梢,抽出脸上铁签,供上水瓶,仪式方告结束。等到六月初六取水人员吹吹打打把水取回来后,还要将装在三个瓶子里的水供起来,直到九月初九“回水”的那一天,才将水注入沟潭中,整个取雨过程到此才圆满收场。
求雨、取雨的习俗,到上世纪八十年代已逐渐消失了,现今只能从一些老人的口述中得到点支零破碎的相关情节。
祭虫
春夏时节,雨水稀少,气候干燥,土地干涸,易生病虫害。于是在农历四月初十前后,一些村子便邀请法师,到当地的山神庙作法事:念咒语、祭虫、祭打雨炮(俗称“将军”)、给炮挂红。然后,用彩纸剪成数十面三角形小旗(长约38厘米),上写“祭虫”二字,分给各家各户插在自家田地里,驱赶虫害。
在静宁县李店镇,还有一种名叫“打醮”的祭虫活动,一般在五月初五端阳节这天举行。届时,要请8-13名法师设坛做法事:先由法师唱着法歌由近及远请各方诸神,讲述本地方神的一生经历,然后将萝卜做成的羊油灯放在东、南、西、北、中五个方位,弹、跳、说、唱、“滚灯”,由二法师驱瘟禳邪,最后炸山堵白雨(冰雹),祭虫、回神。所用祭品除香表外,还有鸡、羊、五谷杂粮及各种“献品”。年景好的时候,打醮时还会请剧团唱戏助兴,四邻八方的百姓们走到一起,拉家常、谈农事、走亲访友,一派热闹祥和的景象。
祭虫这一民俗从古代开始,一直沿袭至今。
锣鼓噪
这是流行于灵台县龙门、新集一带的农耕习俗。当地山大沟深,草木繁茂,地广人稀,常有蛇、兽出没。每到锄草保禾时节,便相互帮忙,汇集十数人或数十人一起劳作。这时,就会有几人挎鼓携锣,一边敲击一边唱(念)着“监工”,谁偷懒或不小心毁了苗,“监工”就顺口编几句调侃、讽喻的词奚落一顿;谁卖力气、活干得好,“监工”也会褒奖几句,不但消除了大家的疲劳,鼓舞了大家的劳动热情,而且可以驱赶蛇、兽,避免了对人身的伤害。这种别具一格的生产习俗在上世纪八十年代还有,现已渐渐消失了。
开镰
即收割。麦子、秋粮成熟后开始收割这天,家庭主妇要做一顿好饭,先舀一勺盛在碗里,摆双筷子“献天”,邀天地共享丰年,然后让下地干活的人,好好吃一顿,以酬他们的辛劳。下地的人每天收工时,要把未用完的饮水和磨镰水倒在地里,不能带回家来,据说不这样做割麦天会遭白雨(暴雨)。
老百姓把收割称作“龙口夺食”。“麦黄糜黄,秀女下床”,届时连平日很少出门的秀女也得换上旧衣、戴上草帽、提起木镰参与抢收:一人拢上四五行,将麦子割倒后,拧一草腰,把麦子放在上面,继续往前割,等后面的人割过来时,也把他割的麦子放在这一草腰上,捆成一个“麦件”……。下午收工时,把一个个麦件人背、车拉、牲畜驮地运到场里,准备晾晒打碾。
打碾
也叫碾场。运回场里的麦件经过晾晒后,择一晴天将其打开铺在场里,用连枷敲打,或用牲口拉着碌碡碾压。打碾一遍,用木杈翻过后再打碾,如此反复,直到麦粒全部从麦秆上脱落下来,再挑去麦草,把麦粒麦衣堆成一堆,用木锨一锨一锨扬起,借风力吹去麦衣,将留下的麦粒晾晒几天后就可以装袋入仓了。
打碾过程中,虽无大的力气活,却有相当的技术要求,如:翻场要铺平铺匀;挑麦草要边挑边敨,不能把麦粒带到草里;扬场要撒开撒匀,会使“左右锨”,否则麦衣就不能顺风而去……这些技术不经几年磨练是掌握不了的。
碾场前先要看天气,只有在天气晴朗时才可以进行。一般情况下,老农们会根据多年积累的经验,视日月星辰的变化和鸟兽鱼虫的行动,预测天气,决定行止,如:“星星明,天气晴”,可放心打碾;“星眨眼,雨不远”,需谨慎行事;“烟筒不出烟,必定是雨天”,则打碾不宜……。阴雨天不能打碾时,先将麦件摞成麦垛,待后再碾。这也是个技术活,摞好了,雨水会顺着麦秆流走而不湿麦穗;摞不好,则雨水会灌入垛中,麦穗尽湿,发热发霉造成损失。
打碾也有禁忌:忌在碌碡上骑坐,特别是女子,据说骑了碌碡会下暴雨,会“塌场”;装麦子时,要从口袋的一面灌,不能从几面灌,否则会越灌越少。
牛车·推车
这是农民运送肥料、柴草、粮食(土肥)时的两种运输工具。
推车,即独轮车,有带厢和不带厢的两种。带厢的是用木料做成一个浅浅的簸箕形木筐,两侧下部各伸一长长的木把,车厢下安装一个木制车轮子,厢内装物,双手握木把推着走。若载物过重或上坡时,车前用一至数人系绳牵拉。不带厢的独轮车,与此相似,只是没有木筐,仅有木条(板)做的车身,用来运送柴草、麦件、高粱、玉米杆等。
牛车,是旧时土地较多的大户人家用来搬运土肥、庄稼等物品的。有带车厢的和不带车厢的两种。车厢架在一横木制成的毂上,毂内插一横轴;毂两头各安一大大的木轮,用十几个木辐把轮与毂连接在一起。车厢下边伸出两根长长的辕,将牛套在辕内拉粮物。
上述两种车都是木头做的,笨拙、费力。现在多数农家都改用钢轴、胶胎轮的“架子车”,既方便又轻巧,但“推车子”仍占有一席之地,它们既可载物,又可载人,是农村不可缺少的运输工具。
与牛车相似的还有“马车”,是以马(骡、驴)挽拉的双轮车,车轮比牛车轮小,多为橡胶轮。有供人乘坐的带厢“轿车”,有专事搬运货物的“大车”等多种,现多被“农用车”、“卡车”取代,偶尔尚可一见。
倒茬
农民从多年的生产实践中,摸索出一套增产的简易办法,即在同一块田里不能连续几年种同一种作物,要隔一两年换种另一种庄稼,这就是“倒茬”,如:种过麦子的地,换种糜子后,就会取得好收成,谚语云:“麦地种糜换马骑”;而种过糜子的地若仍“重茬”糜子,就会减产:“糜地种糜,能用手提”。“谷地种麦,穷汉请客”、“重茬荞,打几窑”、“麦种三四料,燕麦加黄蒿”、“三年不换茬,十年九年瞎”、“倒茬如上粪,歇地如攒粮”等等,这些多年总结出来的谚语,既强调了倒茬的重要性,同时也提供了可以具体操作的办法,简明扼要,极有科学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