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庆阳正宁民间礼仪


正宁县隶属甘肃省庆阳市,地处陕甘交界,东依子午岭,西临泾河水,南通三秦大地,北往塞上江南。该县是中华民族发祥地之一,是华夏始祖轩辕黄帝生息的摇篮,是周先祖公刘教民稼穑之地,也是陕甘宁革命边区的重要组成部分。

家庭礼仪

过去,家庭成员间礼仪繁多,讲究父严、母慈、子孝、媳贤、兄弟友爱、妯娌和睦、尊老爱幼、老少有规。子女不能与父母坐一条板凳。父母或客人入室,晚辈须站起让座。成年子女寝卧,父母或长辈入室须起身下床,甚至晚间父母不先就寝,子女不得先睡。父母在堂屋就餐或说话,子女不能制止,更不能刁难,或插话。俗谚“父在前,子不言”,吃饭时男性长辈按年龄依次在炕上盘腿而坐,子孙须双手将饭菜端给,后方进食。

小辈要为长者装烟、递茶。父母与亲友或同龄人戏笑,须避开子女。家人有病,其他人应主动奉侍。公公一般不随便进入儿媳房中。弟媳称婆家大哥为阿伯,相处严肃,一般不开玩笑,也不同桌吃饭。弟嫂之间可互开玩笑,但须尊重嫂子,俗谚“有父尊父,无父尊兄;有母尊母,无母尊嫂”。当地流传的顺口溜说:“兄长不进弟媳门,初一十五不出门;公公不进儿媳门,儿媳不能锁房门;男人不进月婆门,安门不安走扇门,开门不能门对门,尸体不能抬出门。”爷奶以上辈分,一般可与孙子、孙媳谈笑嬉戏,然举止亦有分寸。

家中如吃用困难,一般要首先照顾老人和孩子。子女小辈办事或走亲访友,要征得父母同意;回来后,先到父母房中打招呼,告诉他们事情成否或亲朋情况。媳妇在做饭前须向婆婆请示做何饭菜。子女若领回朋友要先见父母,介绍相关情况,何故来家;招待后,领到自己住室相处。建国后,许多封建家庭礼规已被废除,一些繁琐礼仪已无人注重,家庭成员间地位平等。

甘肃庆阳正宁民间礼仪

相见礼仪

清末至民国初,遇亲朋来,若是男客,男主人作揖,若是女客,女主人一拜,门外迎接,以示欢迎。现在遇亲朋来,是长辈热情招呼,递烟敬茶,是同辈握手相迎,互致寒暄;进门恭让客人先入,冬天先让上炕,夏天先倒茶水;再互问老人康宁、孩子乖巧等。路途相见,是长辈要下车止步,上前问候,是同辈或朋友也要下车止步,上前握手问好。饭后相见,问“吃了没有”,互相致意。

客到要迎,客走要送。客人来时,出门迎接问候,为客人推车提包。招呼进屋后,先送温水洗脸洗手;远路来客,不管什么时分,都要为客人做饭。主要亲戚或贵客迎入堂屋后,主妇和成人要一一前来问候。客人临走,替客人提包推车,往前送一程,临别时要热情说声“走好”、“以后常来”或“再见”、“欢迎再来”;坐车、骑马者要送上车、马,远行者要送上路干粮,有时买车票,并祝“一路平安”。

过去有留客风习。若有人路过自家,不论相识与否,均热情招待,天黑留宿供食,分文不取。习尚家中客人多,人情好,有德行。若能扶贫救危留远客成家立业者,为“仁慈之家”,受人尊敬。叫花子上门,要用食物打发。到别人家,若叫门主人不答应,一般不进门,否则视为无礼。投宿问路,舍男而问女,有轻薄之嫌。入室先推让长辈、他人先进堂屋就坐;有长者不坐上座,茶、酒、饭先让长辈或他人;无主人陪同或允许不得随便入室。

宴饮礼仪

凡红白喜事惯以宴席待客。宴席有定格,宾主亦有定礼,俗称“酒席宴间分高低(长幼)”。宴席多设方桌,一般8人,以对应“八仙”,表尊敬之意;也有l0人为1席的。正面为上席,为位尊、辈高、年长者座位;两侧为侧席,为一般宾位;背座为下席,为年轻辈小者座位。客位主次的座次一般严格按辈数分排,尊卑上下,不可颠倒。客人入席应先事谦让,但不可错坐位次,受人讥笑。宴席分酒、餐两部,先酒后餐。

开酒后,由主人自上席开始依次敬酒,首杯共干。动筷后,客人可相互敬酒;白事之外,可行令猜拳,直至席终,但多限平辈之间,长小辈间多不猜拳。宴席中,每道菜饭,皆随上席长者而动。“丸子”之类,人限一丸,主餐面食必不可少;食毕不得独自下座,等散席酒、烟敬过,上席离座,其他才能下座。家筵举杯动筷及言语,均须掌握分寸,不能放肆,尤忌醉酒和轻浮。

甘肃庆阳正宁民间礼仪

民间常见宴席有“八挎五”、“十围子”、“十二楼”、“十三花”、“九碗”、“八碗”、“四柱子”,均根据上桌菜的多少、主次、摆法而得名。饭店、食堂逢客过事,标准席为1桌10人,10多道菜,热凉搭配,鸡鱼全上,荤素兼顾,附带面食;特殊宴请,水陆杂陈,规格更高。

交往礼仪

县内亲戚交往,主要在宗亲、母亲、妻亲、姑亲、姊妹亲和干亲六大亲属中进行,其中又以前三亲最为重要。六亲中凡遇婚丧、生寿、节庆、兴建、患病、功名等大事,均须以礼吊贺。亲有远有近,礼有厚有薄,情有来有往,来而不往,谓之失礼,如礼仪不周,会受到社会指责,失礼过重,甚至引来问罪之师,乃至断交。待客虽以客人身份高低和交往时间长短而分为贵客、稀客和常客,但都热情迎送,倾其有而款待。平常偶然客至,一般杀鸡、买肉或做臊子面等好饭款待。凡吃饭、睡觉、洗脸等,先客后主,尽力招待。

甘肃庆阳正宁民间礼仪

一般不在客人面前打骂孩子、与家人争执。做客也注重礼节,一般为客不自居上座,让座后上坐为礼。客不择食,且以先动粗淡饭菜为礼。不管穷家小富,每逢红白喜事,都通知亲友、邻里、家族共同操办,亲友间都相互送礼吊贺。礼品有“官情”,即亲友合族办,一般为牌、幛、屏等;也有“单情”,各人自行带礼物,也赠现金。

本地乡俗,数额一般不能太高,否则有以财压人之嫌。赴亲吊贺,俗叫“行情”或“戴礼”,除钱物外,带点心一包,农村带白面馍(饼)若干个(南北二塬、前塬后塬略有差别)。如今多用钱。此外,根据亲朋关系亲疏,红事也送化妆品、衣料等;白事送纸活、香纸、挽联等。主家“礼簿”登记礼物,以备忘还礼。嫁女、娶媳时,如父母健在,亲戚族友只能向其父母贺喜,而不能给本人贺喜。逢年过节,亲邻送礼,相互往来,备置酒菜招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