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岭白璧村 乱石如璧的山野古村


白璧村位于温岭市坞根镇西部,地处白璧山西麓,以白璧山而得名。村西临白璧塘,计千余亩,塘外即海涂,余三方青山环绕。白璧村北接下楼村,南邻白牛皮村,属沿海丘陵区,是一海边块状村落。多林姓。村落垒石为屋,别具特色。村中至今犹存三座碉楼,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温岭碉楼的组成部分。《嘉庆太平县志》记载:“白璧山,其山崖壁峭立,坻堮嶙峋,一片璧色,或说尝掘得白璧于此。”

“海风拂面波作镜,青山绕宅翠为屏。”这样的诗句,读起来,就让人心生向往。句子里描绘的那个村庄,会是怎样的风貌?那个村庄就位于温岭市坞根镇西部,名叫白璧。抵达山村,在村中漫行,一片盎然的绿意里,一座座小石屋挤挤簇簇,沿着山坡次第散开,那么自然,那么宁静,那么质朴,陶渊明的那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油然从心口涌出。

白璧村每一座小石屋都让人注目流连。墙体用天然石块随意地垒砌,石块之间填泥土或灰浆粘接,厚实坚固。石块或大或小,形状各异,粗、拙、野、乱,有一种不受约束的美。用当地随手拈来的石材,以简单适用的技术建造石屋,让它们像一棵树一样在村子里天然生长,人与自然以这样的姿态相处,最好不过了。

尊重自然、亲近自然、顺势而为,本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妙之笔。用当地随手拈来的石材,以简单适用的技术建造石屋,让它们像一棵树一样在村子里天然生长,既经济,又和谐,人与自然以这样的姿态相处,最好不过了。殷实些的人家,会在门楣、窗楣上做些装饰。简单点的,只做出几道弧形的线脚;复杂些的,做成门套、窗套的样子,用图案略加点缀,屋子的立面就更加生动丰富了。

让人欢喜的,还有一个个充满乡土气息的庭院。院前常常砌一堵矮矮的石墙,随意而粗犷,小草乘隙生长,藤蔓蔓延,几乎将整堵石墙都给包裹住,宛如一道绿色的屏风。有时候,墙头蹿上一只鸡,雄赳赳,气昂昂,人一经过,却慌里慌张地扑扇着翅膀逃开了,让人忍俊不禁。院子里,栽着各种植物,橘树枝繁叶茂,一架丝瓜,花儿黄黄的,开得正艳。门前屋后,是一畦畦的菜园。山村人家,日子过得青翠鲜嫩,恬淡丰盈。茂林修竹,屋舍俨然,鸡犬相闻,一派桃源情致,真可入诗入画。

在一片低矮的石头屋中耸峙而出的,要数那一座座的碉楼了。民国时期,温岭股匪甚盛,兴则立寨于内陆,败则隐匿于海岛,居民深受其害。白璧村位于山海之间,旧多匪患,多建有碉楼以防匪。至今,村中还留存有三座碉楼。其中的一座位于村口,高三层,底长5.8米,宽5米,下部略宽,上部微敛,显得敦实厚重。底下两层用碎石砌筑,第三层为砖砌。底层朝向村子的内侧,开有一扇小门。二层、三层开有券形或方形窗,内开枪眼。双坡顶,用小青瓦盖顶。建造碉楼所费不赀,一般人家无法承担,就集中大家的力量合资建造。这座碉楼,就是由村民们集资建成的。

最特别的是村落最高处的那个碉楼。碉楼掩映在浓荫深处,一身雪白,醒目而清秀。墙面开方形及券形窗,装饰精美的窗套,并开有长条形枪眼。双坡顶,小青瓦盖顶。与众不同的是,碉楼北侧从中间砌出一道围墙,墙头呈波浪形,起伏有致。墙中间,还开有仿欧式的券门。无论从哪个角度、哪个方位看,都是各有姿态。乡土的前世今生,一点一滴地凝固在这些建筑上,无声地诉说着。风云散去,石头垒砌出的山村人家,不惊不乍地过着自己的日子,朴实而从容。

特产:温岭草编

草编,民间广泛流行的一种手工艺品。是利用各地所产的草,就地取材,编成各种生活用品,如提篮、果盒、杯套、盆垫、帽子、拖鞋和枕、蓆等。有的利用事先染有各种彩色的草,编织各种图案,有的则编好后加印装饰纹样。既经济实用,又美观大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