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南沙塘坑古村落


始建于1398年的塘坑村是南沙历史最悠久的村庄之一,内有不少南粤“稀世珍品”广州最早的明德学堂、广州最早的天后古庙及塘坑朱氏大公祠等。

南沙新区环抱下的塘坑古村落位于广东省广州市南沙区环岛路和虎门联络道交会处。在南沙街道境内偏南,大岭界村北面。塘坑是南沙区历史最悠久的村庄之一,旧名银坑、羊石。元至正元年间(1341-1368年),朱文庆(即亚宝,是深湾村朱中阳公的长孙)来此地定居,建立村落。距今有600多年历史的塘坑,村落古建筑依山坐北向南或坐西北向东南而建,构成的村落街巷形成“井“形,巷道以青石铺地。

村内现存的古建筑多为清代建筑形制和外貌,三间两进、二进的祠堂、古庙或前带两廊一进的民居,为木结构、青砖墙,多以红砂岩石或花岗岩石筑墙脚和大门夹。以木雕、石雕、灰塑、砖雕雕饰装饰,巷道和建筑的设计布局协调,具有浓厚的岭南工艺特色。村内祠堂、庙宇、民居较多,保存较好的古建筑约有14多间,有塘坑天后古庙、上坊天后庙、校尉庙、朱文庆公祠、乐畊公祠、黎氏宗祠、几松公祠、遡暘公祠、朱氏公祠、善义公祠、善轩书室等等,另还有一些保存较差的前带两廊古民居。现所见古建筑为清代形制建筑风格,庙宇祠堂多为三间两进,也有个别是三间三进。硬山顶,灰塑龙船脊或灰塑博古脊,灰碌瓦当,青砖墙,花岗岩石脚。祠用木雕、石雕、壁画、灰塑等装饰,其手工精细。村民重修庙宇、祠堂或建祠、书室,反映当年塘坑村居民生活、经济兴旺和富有。

塘坑天后古庙更是南沙现有规模最大,时间最早的天后庙。甚至可能是广州最早的天后庙,这是广州作为海上丝绸之路始发港不可或缺的证据之一。庙内青砖墙上立有两面重修碑,记录了两次重修时间,最早一次为嘉庆三年(1798年)。如今,古老的天后庙已被修缮一新“人”字封火山墙的瓦脊已拆平,有着花岗岩石脚、青砖墙、黄色琉璃瓦当等。门额左款写着“嘉庆三年岁次戊午仲秋吉旦重建”,后墙为岭南工艺人做的蚝壳墙,“天后宫”神位就安放在正中。古庙的门联是一大特色。村内的校尉庙内的埤石也进一步反映和证实塘坑村当年村的一些村况。

沿着石板路走进塘坑村,经过新牌坊,可以先到朱文庆公祠里看看。这里可不像旧时的古祠堂了,青砖外墙上悬挂着一块金色匾牌“太空电影院”,村里的声韵乐社也设在这里。每天晚上,村里的粤曲爱好者都会来这里唱几曲。对粤曲没兴趣的,可在外面的广场看露天电影,新装的大屏幕上放映的都是欧美最新大片。离朱氏大公祠不远的乐畊公祠,是南沙最早的政治中心,现已改为极具文化气息的书画社。书画社墙上挂满字画,桌子上的笔墨纸砚整整齐齐,让人想起旧时的私塾。周末的时候,书法协会的成员会在这里教孩子们写书法,不仅是村里的孩子,附近的村民也会把自家孩子领来。

村里最著名的,就是村口的天后庙。它始建于明代,是广州最古老的天后庙,也是广州作为海上丝绸之路始发港不可或缺的证据之一。天后庙坐西北向东南,深二进,建筑面积近200平方米。庙内青砖墙上立有两面重修碑,记录了两次重修时间,最早一次为嘉庆三年(1798年)。如今,古老的天后庙已被修缮一新,“人”字封火山墙的瓦脊已拆平,看得到花岗岩石脚、青砖墙、黄色琉璃瓦当等。

古庙的门联耐人寻味,上联是:虎海普慈航万顷波澜永奠。但下联,11个字里有5个并没有办法用一般的输入法打出来,且一般人都说不会读,可能连看都看不懂。村里的老人说,古时有一外地香客,看到庙联字体漂亮,越看越来劲,还觉得远看更漂亮,于是边看边退,以前庙前有个水塘,此君看得太投入,退到塘边而不知,直至跌入塘中,成为笑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