葫芦瓢,俗称水瓢,是过去家里舀取东西的工具。东北人家的水缸里、米桶里、面袋里都少不了一个葫芦瓢,用起来特别顺手。
葫芦在我国种植历史悠久,葫芦瓢理所当然也便历尽沧桑,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里便有“七月食瓜,八月断壶”的记载。“壶”即“葫芦”也,甲骨文里的“壶”便是葫芦形状。葫芦跨越的历史漫长,又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
葫芦有不同的品种,制作水瓢的葫芦是大葫芦,形状是一头大而圆,正好盛水;一头窄而长,正好做握的手把。农谚“三月三,种葫芦”,经过一个夏天,大葫芦由青变黄并逐渐成熟。立秋后从变黄的藤蔓中摘下葫芦,等葫芦瓜完全熟透枯干后锯开成两半,掏出里面的瓤子,放些草木灰进去在阴处晾晒。几天后葫芦已经坚硬,两只瓢儿就此诞生。葫芦瓜长得形状均匀美丽的,便在头部开口,取出里面的瓜肉和瓜子,只留下一具坚硬的空壳,可以当水壶与酒壶。
上世纪九十年代以前的广大农村,葫芦瓢具有很强的实用性,有水瓢、面瓢、料瓢等。
人们吃井水,家家有大水缸,水缸上面漂浮着葫芦瓢子,用起来特别顺手。一只葫芦瓢如果不摔不碰能用上好几年,水瓢有裂缝可用麻线把裂口处缝起来,还可使用过一段时间。
葫芦瓢是早年农家生活的缩影,慢慢消失于人们的记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