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历史的辽金古城:吉林梨树


在辽金历史文化中有一个神奇的地方,她位于吉林省梨树县,县城北四公里处的一座古城,古城地处向西流淌的昭苏太河河畔,名字叫梨树城。梨树古城,北依白山丘陵,城垣依山势修筑,因地势不平,西北高而东南低,方位偏斜,形成“偏脸”状,故人们俗称偏脸城。

古梨树城最早在辽时称奚营或九百奚营。金时是韩州三迁四治的落脚点,是金上京(今黑龙江阿城)至燕京(今北京西南)交通要道,是中原和北疆联系的枢纽。金国曾将大宋徽宗、钦宗两位皇帝幽囚在韩州城两年之久。北宋后期,由于徽宗穷奢极欲,治国无能任用奸臣弄权,官场腐败横行,导致国势日下,徽宗不得不让位,钦宗即位后,面对金军的进逼,先是一心求和,排斥抗战派,后又信巫术御敌,最终导致靖康元年(1126年)宋都开封被金军攻破。徽钦二帝不久即被金人软禁。这就是历史上所称的“靖康之耻”。靖康二年三月底,金人立张邦昌为“帝”,在抢掠了大批金银财宝后开始撤军。

这些被带到北国的宋廷珍宝有多少已无法说清,通过今天能看到的文物,或可对流往金国的瑰宝数量管中窥豹地略知一二,如瓷壶、陶砚、铜镜、铜印、编钟等,都是当时金兵押解宋帝北上途中丢弃的宫中遗物。成为徽钦二帝亡国蒙尘的见证。

梨树古城遗址是东北地区最具代表性的辽金古城址。2006年5月25日,被国务院确定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一、梨树古城,雄阔方正

古城垣框架基本保存完好,城垣周长4318米,顶宽1米,基宽12米。从古城垣的形制和结构看,为夯土板筑而成,墙壁用黄土和黑土间杂分层夯筑,夯窝清楚,夯层厚0.10~0.15米。东、西、北三面城墙保存较好,南墙破坏严重。城垣东墙长1078米,平均墙高3.4米,最高处在北段6.47米,从南向北420~490米之间约70米一段已被毁成平地;城垣南墙长1071米,最高处2.5米,大部分已颓圮,从西向东365~392米处有一缺口,600~650米之间已成为耕地,715~750米之间被水流冲击,有小水沟通向城外;城垣西墙长1077米,依山势而建,保存较为完整,平均高6.3米,最高处位于由北向南400~650米之间,高7.46米,上宽1~1.5米,基宽约12米,在从北向南190~194米和485~500米之间各有一个豁口;城垣北墙长1092米,高5.5~6米,东段筑于平地,从300米向西依地势逐渐升高,墙高5.5~6米,从东向西629~631米有一个小豁口,1074~1084米的豁口已形成道路,通向白山乡。

古城东西南北有四座城门,门址宽约40米。城门外皆修筑半圆状如马蹄形的瓮城。东门距城东南角478米,距东北角560米。南门距城东南角400米,距西南角650米,城门与瓮城呈160平方米方形,地势略高。东门与南门的城门及瓮城均已倒坍成平地,堆积大量残砖碎瓦,南门处土色较其它处略深。西门距城西南角542米,距西北角521米,门已倒坍,瓮城半径31米,墙高8.6米,上宽1.3米,瓮门向西开启,瓮城内和瓮门已淤塞。北门距城东北角400米,距西北角652米,瓮城北部已遭破坏,瓮门向北开,东侧长33米,西侧长47米,中间有豁口,豁口宽10米,瓮城墙高7.46米。

古城四隅筑有圆形平面台基,高出城墙2米,建有相同形制的角楼。受地势影响,西北角楼最高,东南角楼最低,在角楼上可瞭望全城。东北角楼遗址墙高7.27米,顶端台面已遭破坏,残存长5.3米、宽2米的一条带形土台。东南角楼遗址墙高5.6米,顶部圆形台面直径约7.5米,突出城外部分约3米。西南角楼遗址墙高6米,顶部圆形台面直径约7.5米,突出城外部分约3米。西北角楼保存最好,遗址墙高8.6米,顶部圆形台面直径约8米,突出城外部分约4米,台基上可见堆积的砖瓦残片。古城西墙和北墙外,各有一条土色较浅,宽约20米的低洼地带,是当年护城河的遗迹。外侧有一条高约2米,宽约10米的土埂。

古城内早已被开垦为耕地,利用两沟作为通道,两条道路呈南北向。西沟位于西墙东侧350米处,距北墙约300米。沟长520米,深3~5米,最深处10米。东沟在西沟东侧约180米处,长410米。两沟大致平行,剖面的灰层堆积厚度3~4米,夹杂有砖瓦瓷片和红烧土等。东沟的道路贯通南北二门,可行马车。西沟的道路较窄,只能行人,到北端折向城西北角豁口,是通向白山乡的便道。因沟深,人们可沿沟旁依山势穿过南城墙通达昭苏太河。

偏脸古城建筑遗址星罗棋布,地表古代文物随处可见。那形制方大的青砖,怒目张口的鸱吻,造型生动的兽面瓦当,图案多变的沟滴折沿,溢光流彩的琉璃瓦片,规整厚重的花岩础石,无不向人们表明当年城内既建有飞檐凌空、鸱吻卧脊的殿堂式建筑群落,又建有一排排布局严谨、错落有致的街市作坊。陶瓷器皿残片、红烧土块、炼渣反映了当时城内居民的生活和手工业的发展状况。而那些生活物件,则是当时南北方经济文化交流频繁和中原文化对东北边疆地区影响明显的有力见证。

二、古城出土的器物

偏脸城古城出土了大量具有重大研究价值的历史文物,其中包括一些工艺精湛的金银制品、铜制品,各种陶器、琉璃瓦等,很多被认定为国家一级文物。

被考古界俗称的“金场”遗址,位于古城东北大沟北端50米一段,曾出土金鱼、金蜻蜓、金蝴蝶、金叶、金丝花等许多造型别致的金制品。据考古专家推测此地可能是金银匠铺作坊。在金场以东的漫岗发现大量的黄釉和绿釉琉璃瓦,出土铜造象、铜鱼、铜人、铜风铃等。在西大沟东侧高地北缘一处堆积着琉璃瓦、青砖碎块和花岗岩础石的建筑遗址,曾出土一块残断的长方形青灰色花岗岩质雕花石板,石板正面浮雕一幅外绕卷云纹的太极图案。太极是道教的标志,这里可能是一处道观遗址。

古城内地面散布着大量青砖与布纹瓦片、细泥硬灰陶、定窑白瓷片、宋暗花细瓷片、辽金白釉粗瓷片、钧窑瓷片,有铁鐎、五铢钱及开元、熙宁、元祐、祥符、皇宋、至道等年号的铜钱,还有铁镞和动物骨骼等物。城东丘陵处有砖墓群出土文物与城内出土文物多有相似,有宋代青白釉细瓷片、辽金粗白瓷片、细泥硬灰陶、黑亮釉的残缸片、绿釉光泽瓷片、兽头残瓦当、灰和红色的筒瓦块、骨簪、铜钱和银器等。

此外,还出土许多具有珍贵历史价值的完整器物,如瓷壶、陶砚、铜镜、铜印、编钟等。出土的具有珍贵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的器物主要有:

提梁瓜楞瓷壶  器身呈椭圆形瓜楞状,内敛盘形口,圈足。器腹中部有一圆形短流,高度在壶口以下,环形提梁,提梁自中间分前后两部分,后半部遍饰菱形网格纹,前半部分作“人”形,接于流的上方左右两侧。连接器身处各饰有一叶状物,器身施乳白釉。造型规整,精制。外口径1.8厘米,通高12.5厘米,地径5厘米。

黑釉玉壶春瓶  缸胎,小口微侈,尖唇,细长颈,球形腹,圈足。器身施黑色釉,釉不到底,釉质乌黑发亮。

猫首埙  埙,中原古代的一种陶制吹奏乐器。此埙为缸胎,赭色釉,釉不到底,做工精美。以两条黑色绳索纹为猫眉,以两圆孔为猫眼,并以此为音孔。脑后有一直径1.1厘米的吹孔,猫首中空,如鸡卵大小。左耳残缺。

陶砚  细泥质灰陶,手制。砚呈扁平长方状,上有椭圆形墨池,墨池一端阳刻猫状图案。长16厘米,宽10厘米,厚3厘米。

双鲤鱼铜镜  圆形,铜质,铸造,直径17.3厘米。镜面平整,镜背缘上以楷书阴刻类似“闫豆春”三字镜铭,下有一阴刻类似“血”字。镜缘内以浅浮雕技法,铸出两条头尾相抵的鲤鱼嬉戏于水中。鲤鱼张口摆尾,线条流畅,造型逼真,潋滟的水波、鳍鳞的纹线都雕刻得十分精细,镜背正中有一龟状钮。

人物铜镜  镜身呈圆形。镜柄呈上宽下窄的梯形,镜面平整,镜背缘内有一浮雕图案:树下一仕女,高髻广袖,长裙博带,面部丰满,体态雍容,右手执一方扇,作侧身回眸状。仕女身后为一半卧小兽,旁有一男童作与兽玩耍状。树上方,一仙鹤展翅飞翔于流云之间。镜柄上亦铸有卧兽流云。柄缘上刻有“山东□”三字铭。铜镜直径8.2厘米,柄长6.7厘米。

铜风铃  黄铜质,范铸。铃体横剖面呈正方形。四边口缘各有一形状相同的亚腰葫芦状花饰。铃体撞摆已失落,铃顶端为一环形铁铃钮。风铃高8.5厘米。

铜佛像  黄铜质,范铸。头戴圆冠,身着广衫,足蹬厚履,脚踏方形须弥座,双手捧钵于胸前。背有钮,造型古朴自然。

铜棋子  黄铜质,范铸,共四枚。其中圆形“车”一枚,直径2.7厘米。正面铸有阴文隶书“车”字;“马”二枚,圆形,直径2.4厘米,正面铸阴文隶书“马”字,背面铸有鬃发飘拂的奔马;“炮”一枚,圆形,直径2.4厘米,两面均铸有相同的阴文隶书“炮”字。

金饰件  均用黄金铸造。小金鱼,重1.7克,正面用立体技法表现为张口、凸目、鼓腮、分鳍、三充叉尾,腮尾间背鳍部表现出鳞片,下以空白表现鱼腹,中部有“别”痕;金蜻蜓,重0.4克,正面生动地表现出蜻蜓展翅飞翔形象,以夸张技法将其眼、须表现出来,其头、翅、腹、尾及两条后腿栩栩如生,铸工极为精细,背面无饰,空腹;金蝴蝶,重0.2克,造型与金蜻蜓相似,仅翅膀与身体比例略大于金蜻蜓;金叶,重0.5克,其薄如纸,在一枝蔓上按品字形排列三枚花叶,花叶前端分作三尖状,花叶脉络清晰,制作精巧;金丝花,重0.18克,已残,以索状金丝编成,残部中间呈环状,以环为中心分出卷曲花瓣,金丝上索状纹工整细腻。

骨牌  骨质,手工磨制。色呈浅黄,为扁平长方形。正面阴刻“五三”字样,表面光滑。

玉双鱼  石质,褐色,手工雕琢。双鱼并联,尾弯曲作摆动状。细节刻划清晰,两鱼间雕出一圈凹槽,鱼脊至腹有一透孔供佩戴用。

韩州刺史之印  铜质,方形,韩州长官的印信。中国国家博物馆网站对此印形制描述:时代宋金,长、宽约为6.3厘米。印文为汉字篆体阳文“韩州刺史之印”6字,印背阴刻“大定二年”(1162年)四字。为长方形板状纽,叠篆书,朱文。

北宋铜印  1983年出土于偏脸城,铜质,方形。印文为“京东东路保甲司勾当公事官朱记”。印背署“政和三年五月少府监铸”。

大晟编钟  出土于偏脸城南侧昭苏太河河床,宋代青铜铸造,铜质精纯,形式古雅。形状为椭圆形,高21.2厘米,口径最宽处19厘米,扁处13厘米,通体蟠虺纹,铸3行× 3件18枚乳钉,纹饰精美细腻,有锈斑,有裂痕,顶部双钮已断去。因正面中间阴刻篆体“大晟”二字而得名。背面正中铸有阴刻篆体“太簇中声”四字。铜唇边缘有刻有“韩州司判验记官赵”手写体字及押记。铜钟铭刻皆为篆字。“大晟”是宋徽宗时期主管皇家音乐的行政机构“大晟府”的标志。“太簇中声”是音律中阳律的第二律,也可标记出演奏时排放的位置。

梨树古城出土了大量种类繁多的文物,不仅为研究古城的历史提供了极其重要的参考依据,也揭示了辽金时期东北域内的政治、经济、文化和手工业发展的概况。

三、九百奚营治所

偏脸城曾是辽统治下九百奚营的驻所。《吉林边疆历史知识》记载,“韩州,今吉林省梨树县偏脸城。辽代韩州治所三迁九百里奚营,金因之。下辖:临津、柳河县。”宋朝许亢宗编写的《奉使行程录》、洪皓编写的《松漠纪闻》、张棣编写的《金虏图经》中,都曾提到路过“奚营”或“九百奚营”。

奚营,就是奚人的军营。奚,本称厍莫奚,后简称奚,是东北古老的一个部族。公元四世纪北魏时期兴起,早期居住在饶水(今内蒙古西拉木伦河、老哈河)流域。唐贞观四年(630年),奚族归附唐朝。公元7世初至9世纪中叶是厍莫奚族发展的鼎盛时期,奚和契丹并强于东北地区。唐称“两蕃”,有东奚、西奚之分。耶律阿保机建契丹国后,契丹逐渐壮大,奚全部臣服于契丹。阿保机对奚采取了征服、联姻、结盟的政策,将奚王府列为四大部之一,允许奚五个部落(遥里、伯德、奥里、极只、楚里)与辽人通婚。奚人在辽代的历史文化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

1122年,辽覆灭之际,奚王回离保(辽知北院枢密事兼诸军都统)与契丹贵族耶律大石在南京(今北京市)拥立耶律淳为帝,建立北辽。女真人入居庸关后,北辽向西域迁移,史称“西辽”,后被蒙古所灭。回离保则退守奚人世代族居之地箭笴山(河北青龙),建立大奚国。大奚国只存在了数月,就在金兵围剿下归降。关于“奚营”,宋代洪皓《松漠纪闻》记载:“自上京至燕二千七百五十里……四十里至信州北,五十里至木阿铺,五十里至没瓦铺,五十里至奚营西……”。曾实行有“猛安谋克”,它是女真族部落进行战争时的军事组织单位,《金史·兵志》云:“始命以三百户为谋克,谋克十为猛安。继而诸部来降,率用猛安谋克之名以授其首领而部伍其人”。据《三朝北盟会编》卷244引张棣《金虏图经·屯田》记载,金统治者把这些猛安谋克迁到华北和中原地区后,“计其户口,给赐官田,使自播种,以充口食”,称为屯田军。屯田军“所居止处,皆不在州县,筑寨处村落间”,在这些寨内设立千户和谋克的官府。屯田军寨的官府,同统治汉人的州县官府平行,互不统属。

韩州为“旧九百奚营”。辽灭亡后,辽所属韩州的奚营不复存在。奚至十三世纪的元代消失,在历史上活动近千年。根据奚营之地为辽圣宗耶律隆绪时(982-1031)设立,辽灭亡时间为1125年而推测,九百奚营存在的时间应为公元982年—1125年之间。金代王寂《辽东行部志》中记载“先徙于奚营州,后改为县”“又以州非冲途,即徙于旧九百奚营”。说明奚营州与九百奚营不是同一处。

四、韩州治所

韩州建于辽代,其前身为三河、榆河二州,辽代圣宗耶律隆绪(公元982—1031年)时,并三河、榆河二州为韩州,从此开始正式有韩州之称。韩州是直接隶属于皇帝宫卫的延昌宫管辖,下领柳河一县。《辽史·地理志》记载:“韩州、东平军刺史……太宗置三河、榆河二州,圣宗并二州置,隶延昌宫,兵事属北女直兵马司、统县一:柳河县。”

金代时又增加临津一县,有15000余户居民,是当时较大的一个州。据《金史·地理志》记载:“韩州下刺史,辽置东平军,本渤海鄚颉府。户一万五千四百十二。旧有营。县二:临津倚,未详何年置;柳河,本渤海粤喜县地,辽以河为名”。

韩州在历史上曾有过“三迁四治”。关于韩州的迁与治,多年来中外学者进行了详实地考证,但一直未有定论。1979年,中国史学家段一平先生又将当年的野外调查资料进行核实,遍查文献中有关韩州的记载,完成了《韩州四治三迁考》一文,从地理上确定了韩州四处州治所所在的具体地点。第一治所:通辽市科左后旗浩坦乡城五家子古城。第二治所:白塔寨。《辽东行部志》载:“韩州城在辽水之侧,常苦风沙,移于白塔寨,后为辽水所侵,移于今柳河县”。这个迁徙过程明确指出白塔寨的位置,当在今城五家子古城与八面城之间的辽河之滨。但在此范围内踏查,未发现古城遗迹。据记载:此城当时就被水侵,可能城址早已冲毁。第三治所:昌图县八面城。白塔寨被辽水所侵,不得不再行东迁到柳河县。第四治所:梨树县偏脸城。因柳河县非当时的交通要道,韩州又第三次迁徙。偏脸城出土了“韩州刺史”边款的铜镜等大量辽金文物,证明此地为韩州的治所。

另据《梨树县志》记载,“金海陵王天德二年,时南宋绍兴二十年(1150年),因‘州非冲途’,韩州治所从柳河县移至九百奚营(今梨树县白山乡岫岩村偏脸城),增设临津县为州附郭县。”以适应政治、经济形势发展的需要。《中国历史地图集·释文汇编》记载“韩州在辽金两代三迁其治所。州治最初所在及第一次迁至白塔寨,均已无考。第二次迁至今八面城,附部柳河县……。韩州第三次徙治于九百奚营……,奚营遗址在今吉林省梨树县城北八里许之偏脸城。”

金明昌元年(1190年),王寂在提点辽东路刑狱任时,曾路经柳河县和九百奚营,并以日记形式编著《辽东行部志》,书中记载:“癸亥次柳河县,旧韩州也。先徙于奚营,州后改为县,又以其城近柳河,故名之。”“乙丑次韩州,宿于大明寺。韩州,辽圣宗时并三河、榆河二州为韩州。三河,本燕之三河县。辽祖掠其民于此置州,故因其旧名而改。城在辽水之侧,常苦风沙,移于白塔寨。后为辽水所侵,移于今柳河县。又以州非冲涂,即徙于旧九百奚营,即今所治是也。”从这段记述中可以看出,韩州治所搬迁了三次,治所有四处。在辽水之侧常苦风沙的韩州,文献记载,最初的韩州城在“辽水之侧”。虽未明确说在辽河的哪一侧,但从常苦风沙这一点就告诉我们是在辽河的西侧。这是自然风向和地理环境特点所决定,古今一样,正因为是常苦风沙,就绝不能再向辽河之西,又常刮西南风的大沙漠中迁移,而只能向东部辽河流域的冲积平原迁移。这样就可以确定,辽置的第一个韩州城是在辽水的西侧,在靠近沙漠附近的地方。

韩州城是女真人、契丹人、汉人、渤海人等多民族聚居的地方,城内出土的具有渤海文化特征的文物,说明当时城里居住着众多民族。金末,蒙古贵族攻金伐宋,志在掳掠,得城旋弃,大军所到之处往往杀掠焚烧一空。辽金时期筑起的屯寨城邑在这场浩劫中被毁为废墟,韩州城也未能幸免。1958年在九台县布海乡出土的金大定二年闰二月少府监造的韩州刺史之印,很可能是在这个时期散失的。

元代,此地属辽阳行省咸平府所辖,韩州城毁于兵燹。由于蒙古贵族对新占领区采取清空其人全部变为牧场的政策,韩州治下辽金两代开垦的万顷良田同韩州城一起,逐渐荒芜,沦为蒙古贵族的游牧场。

五、韩州古驿站

古韩州驿站始创于宋初,历经金、元、明、清四个朝代,已有千余年历史。驿站位于交通要道,金代沿用此驿站,并于金海陵王天德二年(1150年)将韩州治所移到此地。州制废除后的元明清时期,偏脸城仍然是重要驿站,承担转运贡品、迎送官差、押送流犯、传递信息和提供食宿等服务职能,是兵家必争的战略要地。

韩州驿站有两条古道经过,一条建于辽金时代,清代沿用的金上京(今黑龙江阿城)至燕京(今北京西南)古道。金宋使者和民间邮递者等往来公文情报,皆可在此休息、换马、补给。此道从信州入境,经今小城子、泉眼岭、偏脸城至老四平出境,境内全长82公里。晚清时期改由偏脸城折向今榆树台至八面城出境。金天会八年(1130年),被虏的宋徽宗、宋钦宗二帝被押往五国城就途经韩州驿站。另一条古道是吉林至北平古道。从今双河乡西河口入县境,经东河、万发、偏脸城、梨树镇、喇嘛甸前家巴村出县境,境内全长63公里。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抗击沙俄入侵雅克萨的战役捷报,即由此路驰送京师。光绪四年(1878年)设县后,第一任知县钱开震在县城和万发街两处设立铺司。每铺司设抄书1名,铺兵3名,接递昌图府至八家子(今公主岭市怀德镇)至长春厅往来公文。铺司不备马匹,由铺兵徒步逐段传递。如有重要紧急公文,请府另拨马匹和信兵。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官办邮局建立后,铺司被裁撤。以上两条古道属于官道,又称驿道。

六、宋徽钦二帝徙于韩州

北宋第八位皇帝宋徽宗赵佶(1082~1135年)在位期间治国无道,倾心于琴棋书画,信奉道教,宠信奸佞。在金兵压境时,禅位于长子宋钦宗赵桓(1100年~1156年)。北宋靖康元年(金天会四年,1126年),金兵兵临汴京(今河南开封)城下,在抗金将领李钢、种师道召集20万救兵欲与金兵奋战之时,宋钦宗派人与金兵议和。闰十一月,金兵攻克汴京,宋钦宗上表请降。靖康二年(1127年)二月,金太宗吴乞买下诏废宋徽、钦二帝,贬其为庶人,北宋灭亡。四月初,完颜宗翰、完颜宗望先后押解徽、钦二帝及王族、宫眷北归,抗金的爱国将领称之为“靖康之耻”,朝中议和的大臣则称是“二帝北狩”。

徽钦二帝曾三次徙于韩州(偏脸城),即中京(洛阳)至上京(黑龙江阿城)、上京至韩州、韩州至五国城,均途经偏脸城。天会六年(1128年)三月二十六日,二帝一行由中京出发,迁往更北的通塞州。金之通塞州,即辽之通州,今四平市一面城古城。《金史·太宗纪》记载,七月,“以宋二庶人赴上京”。七月二十三日启程,经信州、隆州、乌惹泰(即嗢热国,辽滨州),过会宁二铺,于八月二十一日到达上京。此次迁徙,虽然没有途经奚营的史料记录,但是九百奚营,不论是辽代,还是金代都是金咸平府(今开原县城)经信州(今怀德县秦家屯古城)、济州(黄龙府,今农安县城),到上京会宁府(今黑龙江阿城县)的必经之路,途经九百奚营是必然的,这是徽钦二帝第一次途经偏脸城。

徽钦二帝在金上京住了两个多月,于天会“六年十月戊寅,徙昏德公、重昏侯于韩州。”据《呻吟语笺证》记载:“十二月二十六日,二帝抵韩州。”徽钦二帝从上京迁到韩州,应为韩州二迁之地八面城(今属昌图县)。据考证,韩州治所第三次迁移至偏脸城应当在1150年。此次从上京南迁时间是天会元年(1128年),韩州治所应在八面城。这次南迁当与北迁上京路线相同,由信州经奚营至韩州(八面城)。这是徽钦二帝第二次途经偏脸城。

徽钦二帝在韩州(八面城)住了两年,于天会八年(1130年)七月,“徙昏德公、重昏侯于鹘里改路”,《金史·太宗纪》记载。宋代文献也有同样记载:“建炎四年秋七月乙卯,是日,二帝自韩州移居五国城。五国城者,在金国所都西楼之东北千里。”徽钦二帝一行于七月十五日自韩州出发,经信州先到乌惹泰(即嗢热国,辽滨州),改乘船沿着混同江过嫩江进入松花江,于九月二日到达五国城。九百奚营位于韩州、信州之间,位于韩州到信州必经的之路。这是徽钦二帝第三次途经偏脸城。

金人俘徽、钦二帝及后妃、大臣、宗室家属数千人虏往北国,满载粮草辎重,逶迤而行,一路难免遗留人员与物品。1983年,偏脸城出土了一方北宋政和三年五月少府监铸的“京东东路保甲司勾当公事官朱记”铜印。“京东东路”是宋朝公元960年-1279年的一个地方行政区。地处北宋首都东京开封府的东部,包括一府(济南府)七州,大致位于今天的江苏省北部和山东省的大部。保甲制度由北宋政治家改革家王安石创立,目的是减轻募兵制给国家带来的财政压力、维护地方治安和加强统治。“保甲司勾当”是地方武装,官职相当于公安厅长。这方铜印是北宋负责京东东路保甲事务官员的印鉴。当时,随着战争局势的演变,汴京被金攻陷,金人大肆虏掠,京东东路亦在所难免。这枚铜印可作为徽、钦二帝一行徙居北国途经偏脸城的有力佐证。

2003年,两位农民在偏脸古城南侧昭苏太河老河床处挖砂时发现一件“大晟”编钟,亦为押解途中遗留。宣和七年(1125年)十二月,金兵分两路南侵,汴京吃紧,“大晟府”也在这时被裁撤。靖康二年(1127年),徽钦二帝及他们的宗族,以及北宋王朝历代搜刮聚积的珍宝财物、法器文物皆被金人掠走。金人所掠运的法器、文物数量巨大,分装2050辆大车,由汴京运抵燕京。这些财物,一部分赏给从军将士,一部分放于燕京官库,还有一些运往上京(今黑龙江阿城)。“大晟编钟”大概就是当时被金人所掠器物中的一件。

官印、编钟等物件均属王室所用,应该是徽钦二帝迁徙五国城时于偏脸城遗落。

七、辽代墓群

白山乡友谊村原名高丽坟屯,附近是辽金时代村落遗址。1995年,郑家村胡家屯东部有两座辽代砖墓室被盗掘,一座是八角形,一座是长方形。随后省考古勘探队进行抢救性考古发掘,对周边进行详细勘探,发现友谊村墓群应该是韩州贵族墓地。

友谊村至郑家村有一条东西走向的漫岗,漫岗南坡为墓群,墓群分布范围很大,被村中间一条南北向的乡路分为东、西两部分,大部分墓群被村覆盖。东西长4.3公里,南北宽2.5公里,坡下有一条东西向的小河流过。墓群地理坐标为北纬43°24′35.9",东经124°23′49",有保存完好的砖墓室10余座。1999年2月,友谊村墓群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被列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号八角形墓,墓道修筑不规整,南侧多呈斜面,北侧平直。上部是松软的五花土,底部填有坚硬的夯土。墓道与墓门衔接约1米处,有一略呈椭圆形的祭坛。祭坛用10多块长方砖分上下两层砌成,直径0.9米~1.1米,周围有埋葬墓主时祭祀活动残留的零散砖块、烧土、木炭和火烧过的牛羊等动物骨骼。

墓门呈圆拱形,劵顶由21块长方砖拱券砌成,高1.27米,宽0.84米。墓门两侧各筑一堵垛墙,沿墓壁向外拓展。由地表向上,有用长方砖平砌12层构成墙高1.05米、上宽0.4米的平整方台,南垛墙比北垛墙方台边长7厘米。两垛墙与墓门顶形成两头平中间高的“凸”形,有白灰残迹。垛墙与墓门连接部分,筑造十分粗糙。垛墙与墓门上方,残存不规整的7层单砖砌翼墙,翼墙后是由8层砖砌的渐次内收的穹隆墓顶。

墓门洞用分内外2排砖封堵,第一层封门砖贴地面平铺,上三层以纵卧式排列。在墓门外侧突出墓门0.16米,横铺一排青砖。墓门后连接甬道,甬道长0.27米,截面略呈方形,与墓门等宽、同高。甬道两侧壁从底部砌砖至1.10米处逐渐内收,形成拱券顶;两壁、券顶、地面均抹白灰,灰面光洁平整。甬道通向墓室,连接处有牛的头骨、下腭和腿骨。

墓室平面呈八角形,南北长3.8米,东西宽3.9米,残高2.12米,顶部已全部坍塌。墓壁、棺床和地面皆用长32.5厘米、宽16厘米、厚5厘米的青砖铺砌,表施白灰,余痕尚在。墓室墙壁由19层横砖错缝砌成。相邻两壁各角连接处均有倚柱,倚柱高1.17米,由3~4块断面呈多边条状砖雕竖砌,与室壁平齐。倚柱上方根据各个部位和形状用砖雕饰、彩绘仿木结构的斗、柱、枋、瓦、檐等外檐式建筑。

整个室壁至穹隆藻井,均绘有彩色壁画。由于墓顶已不存在,室壁灰面脱落,壁画的题材和内容难以看清。仅有东北壁0.45平方米、南壁0.6平方米两处绘于甬道内口南北两侧墓室墙壁两倚柱之间的残存壁画,依稀可以辨出。东北壁的壁画为一扇棂窗。棂窗在两雕砖之间,距倚柱南北各约6厘米。窗额上串已不存在,紧贴南倚柱绘有一条黑色竖直宽带状的棂窗柱,长53厘米、宽1厘米。柱底与一条长15厘米、宽7厘米的黑宽带棂窗下串相接,构成棂窗外框。黑棂窗柱内侧有一条长50厘米、宽7厘米的窗立颊,内绘宽2厘米红色棂窗梃。棂窗内每隔3.5厘米处,绘有红色5厘米宽的棂条,共6根。棂格虽已大多间断,但部分红彩尚存。接近地表上方绘有8厘米宽青灰、红、白相间的横长色带。由下而上,青灰色横带,残长0.6厘米,宽13.5厘米;红色横带,残长103厘米;白色横带,残长约100厘米。这三条横带绘于棂窗之下,示意以不同材料构筑的框架或墙壁。南壁与东北壁大体一样。西北壁临近棺床处,有脱落的壁画残片,上绘4条残长25厘米,宽5厘米红色竖条窗棂纹样。

棺床位于墓室西部,平面略呈梯形,长2.6米,宽1.09~1.66米,高0.25米。用四层长方砖铺筑,床壁长方砖采用一横二顺形式铺砌;床面长方砖采用一顺一横相交形式平铺,内部夯实黄细砂夹杂少量五花土,棺床壁面抹有1厘米厚胶泥,胶泥上抹2~3毫米厚白灰。墓室底用长方砖横纵相交铺筑,东西10行,共用长方砖108块。

2号长方形墓位于1号墓南约8米处,为砖筑单室,规模较小,仅存墓室四壁和部分门壁。墓道呈斜坡式,残长3.5米,宽1.22米,内填五花土和细砂土。墓门已无券顶,进深0.7米,宽0.9米,残高1.3米,有仿木砖雕建筑。墓室平面呈长方形,东西长2.3米,南北宽1.95米,残高1.25米。残存的墓室墙壁距地表0.6米,用单砖平砌,缝隙间以1~2毫米黏合土勾抹。四壁除西南被破坏,其余部分保存较好。在墓室西北隅上方,残存砌筑墓顶的砖块4层,底层横搭在西、北两壁之上,其余3层则交错叠压渐次内收,构成棺床。

辽代友谊村墓群在吉林省考古中具有重要地位,不仅丰富了吉林省现已发掘辽墓的类型和内涵,而且填补了吉林省雕砖壁画的空白。对研究韩州的建治年代和东北地区的辽金时代丧葬制度、习俗、文化都具有重要价值。

八、韩州古井

2016年11月,偏脸古城内一农户拉玉米秸时发现地面塌陷,文物工作人员赶到现场进行了勘察,初步确认是一口古井,并立即组织了抢救性考古发掘清理。

古井位于韩州城(偏脸古城址)中心部位,东距东城门400米,北距北城门500米。井口东西直径0.50米,南北向0.60米。井口为青石砌成,残存5块,低于地面1米。井口青石下为青砖叠砌,呈圆筒形,青砖之间用胶泥粘合,每层青砖缝隙1公分,均匀规整。砖面多留有白灰残存痕迹,为建筑砖二次利用。深度至5米时,所用青砖为长0.32米、宽0.15米、厚度0.04米的完整砖,无二次利用痕迹。

井壁的第五六层青砖上留有多处绳索磨痕的深沟。井深2.30米处直径为0.75米。井深3.30米处直径为0.90米。至4米深时井的直径扩展到1.20米。6米深时井的直径为1.40米。并有井口脱落的多块青石,继续挖掘有一定困难。有探针得知下面还有2米多深度,估算井深在10米左右。

古井是直接凿挖而成,现场清出大量回填土,并非淤泥。出土物品有瓦当、条砖、青石、陶瓷片、宋代钱币,还有少量的动物骨骼。

偏脸城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辽金时期为咸平府韩州属地,天徳二年(1150年)州治所从八面城移至偏脸城。当时的梨树县境是辽金政权统治下的腹心地区,也是交通要冲,这就必然留有包括古井在内的大量历史遗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