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寿诞
旧时习俗,男子50岁生自谓之“五十大寿”,但如果父母健在,则不能做寿。对于“六十大寿”比较重视,认为“人生六十花甲子”,按青海汉族旧俗,以为是“一圈儿转圆了”,故要隆重庆祝一番。但庆寿又忌讳“本命年”,故在59岁的生日那天,提前过六十大寿。祝寿时亲友们一般送来寿桃〈用面蒸成桃形馍〉9个、寿面(用红纸打一箍〉4把、寿酒两瓶为贺。女儿女婿则除上述礼物外,还要加送寿幛、衣料、鞋帽等,以示尊敬。渔中县多巴村一带寿仪的进行是在拜寿时院中点燃松篷,鸣放鞭炮,由、“寿星”的舅父或姑表兄弟给“寿星”披红〈用1丈8尺红绸,结成绣球,斜披于肩上〉,然后先由“寿星”本人给祖先、父母牌位行跪拜礼,以谢养育之恩,次向长辈行礼以谢关怀之意。最后接受晚辈的叩拜。叩拜以后,要点燃“寿灯”。
所谓“寿灯”就是从寺庙中借来给神佛供桌上点燃的陶质或铜质灯儿,按36洞天,72福地,共108盏灯之数摆在一张圆桌上。具体摆布是:天圆〈一周52盏〉地方〈将因用24盏灯十字切开,〉,4个象限〈每个象限中有8盏灯〉共祝八福长寿。此外,在夭地中央,亦即圆心部位放一盏大铜灯,谓之“本命灯”。“本命灯”由“寿星爷”亲自点燃,其余由亲友及家中诸人点燃,所点燃的灯,以看谁点的灯结的灯花最大,照的时间最长为佳。点寿灯岁后,入席饮酒,给“寿星爷”要敬八杯酒,取八福长寿之意。
寿材
旧时,年过五旬,人们在生前即张罗给自己做一副像样的棺材,谓之“做寿材”,俗谓之“盖大房”。挑选松、柏、柳等木料,请来手艺高明的“掌尺”〈木工中的技艺精湛者〉,选择闰年闰月、黄道吉日,开斧造材。造材中选择木料的讲究是“铁盖铜帮豆腐底”,即以柏木为盖,松木为帮,薄薄的柳木板为底。其意在于“速朽”,早日化土,早日超生。
寿材的木工做好后,还要请漆画的高手油画装饰一番,材头画上一进两院或三院的院落房屋,门旁有金童玉女,楹联常书:“有花有酒春常在,无月无灯夜自明"之句,横额为“五世其昌”。材盖上书“乾元亨利贞”(男性〉或“坤柔顺利贞”〈女性〉五字,写在直径约15、16厘米的圆圈内。材帮则绘以龙〈男性〉风〈女性〉或书八个寿字,谓之“八寿团”。材脚则绘上莲花、云纹。有的人在材盖下,还要加盖一薄木板,上绘“北斗七星”,谓之“七星盖”。
寿材既成,众亲友前来祝贺,谓之“贺寿材”。老人穿上寿衣〈又名老衣〉,接受儿孙亲友的拜贺,设酒宴招待亲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