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马人”民俗文化


在甘肃省陇南市的大山深处,有一群据考是历史上古老氐族后裔的白马人。他们有着自己的语言却没有民族文字,但在漫长的社会演变中,其原始古朴的民族文化和独具特色的风俗却代代口耳相授,薪火相传。

陇南文县文体局局长沈璇介绍,白马人能歌善舞,他们的面具舞“池哥昼”、火圈舞、敬酒歌、沙嘎帽民间工艺及“白鸡翎”美丽传说等民俗文化流传至今。

其中,白马人从先祖的信仰和崇拜里继承至今的一种传统祭祀活动中的民间舞蹈“池哥昼”,于2008年被列入中国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一到重大节会喜庆时日,白马人都要跳池哥昼,希望驱邪纳福。”文县中寨乡阳志山新村一名白马人王诚信告诉记者。

据了解,在表演池哥昼时,男人会反穿皮袄或五彩花袍,足登长筒毡靴,身后系一根长长的牛尾巴,肩挂一串铜铃,头戴青面獠牙的各种动物或凶神恶煞的木雕彩绘面具激情而舞。

关于白马人的族源,专家学者有多种论证,但多数认为白马人是古代氐族后裔。古氐人是一个古老而强悍的民族,曾叱咤历史风云,建立过仇池国、前秦、后汉等政权。后来在历史巨流的激荡中,氐民族最终退出了历史舞台。但是其后裔的一部分却在甘肃、四川两省交界的大山深处生存了下来。

资料显示,目前白马人主要聚居在甘肃文县,四川平武、九寨沟、松潘一带。而陇南的白马人集中聚居在文县铁楼乡和石鸡坝乡的13个白马人村寨,总人口3000余人。

沈璇介绍,由于白马人长期生活在高山峡谷地带,环境较封闭,受外界文化的渗透和影响较少,使他们较多地保留了从古代社会承传下来的文化信息,比如独具特色的神话、谚语、民歌、叙事诗等民间文学,面具舞、火圈舞、羊皮扇舞等民间舞蹈,面具、五彩服、头饰等民间工艺美术。

陇南白马人民俗文化研究会原名誉会长郭玉虎曾著文指出,白马人是在中国主流历史学上已消逝的氐文化的直接继承人,是深藏于大山中的一颗民俗文化活化石。但是,由于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白马人民俗文化的传承也面临着“断层”的困扰。

为了不让白马人民俗文化绝迹,近年来,陇南市通过调研报告、民意调查等形式对挖掘、抢救、保护和利用白马人民俗文化提出宝贵意见。2008年陇南市成立了陇南白马人民俗文化研究会,组织召开了首次白马人民俗文化保护研讨会,编辑出版了《陇南白马人民俗文化研究调查资料卷》和《陇南白马人民俗文化研究论文卷》等书,较全面地挖掘整理了文县白马民俗文化。

2009年,陇南市政协组织陇南白马人民俗文化研究会邀请专家学者,深入白马人村寨,运用录音、录像、照相等现代化手段,采集了大量民俗文化资料,编辑并出版了《陇南白马人民俗文化研究丛书》,用一手资料展示了陇南白马人民俗风情及精神风貌,并通过白马人的语言、故事、服饰、舞蹈、歌曲,反映了白马人历史、信仰、生产生活及文化生活。

沈璇介绍,从2010年开始至今,文县政府也加强了对白马人民俗文化的保护,扩大了“池哥昼”等民俗文化传承队伍,有效保护了民俗艺术和传统制作工艺,增强了白马人对自己民俗文化保护和挖掘的自觉性。“我们每年组织民俗文化表演队,先后参加了第四届中国艺术节、深圳文博会等国家、省、市一些文艺活动,以展示白马人的民俗文化,积极推广白马人民俗文化。”

据介绍,文县已将168首白马民间歌曲,译成汉字歌词,并录制成电子档案予以保存,收集翻译白马语言文字8000余字,记录白马民间传说10余段,拍摄白马服饰工艺8种、白马舞蹈12支,兴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所6座。

“如今,白马人对自己的文化有了足够的重视,省市县各级也对白马人民俗文化加强了保护,但白马民族民间文化抢救保护工作仍需继续加强。”沈璇说。未来,当地还将进一步规范白马人语言、服饰、歌舞、饮食、喜庆、丧葬等民俗文化,更加突出本民族的文化符号特色,把白马人民俗文化研究推向全国乃至全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