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中的丧葬文化


关中是炎黄始祖的发祥地,丧葬文化悠久而厚实。丧葬属于古代“五礼”中的“凶礼”,长期以来,人们遵循“生,事之以理,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理”的古训,“丧尽礼,祭尽诚”。而农业时代的亲情、孝悌、道德、习俗、法律、崇拜等,在关中的丧葬文化中都有充分展示。

丧葬文化中的禁忌与讲究

旧礼中的繁文缛节有迷信成分,但不排除某些讲究所具有的文化背景和科学道理。关中丧俗中,人死不能言死,要说“殁了”、“走了”、“倒头”、“晏驾”、“奄息”等,否则就是对逝者不敬。人死后的第一件事是报丧。关中的报丧“急如星火”,不分早晚晴雨。一个丧讯按方向由数人分别面报,不能捎报。同时,主家门外挂纸幡、出门牌,告示乡邻村人家有丧事,免拜访打扰。

人死以后,直系的晚辈要披麻戴孝,表示后代对逝者的孝意和哀悼,这一习俗源自周礼。人倒头之后要设立灵位。按关中丧俗,死者脚下要点一盏长明灯,长燃不灭直到埋葬。人没咽气前,就要剃头、洗脸、净身,并穿上事先准备好的长袍马褂型的“老衣”。穿旧款式衣裳是因为逝者要去见远古的老祖宗,怕老祖宗不识别新式服装,而不让逝者认祖归宗。老衣忌缎和皮毛。“缎”谐“断子绝孙”意,皮毛是因为顾虑来生托生为畜类。人死以后,脸上要盖一张麻纸,俗称苫脸纸。一是怕人看见逝者脸上的痛苦,二是希望人能复活,因为一有呼吸,从纸上就显现。关中人死之后最少放3天,也是考虑到假死的情况。男性逝者入殓时,必须有舅家人到场,以监督是否正常死亡。同理,女性入殓时,必须有娘家人到场。《金瓶梅》中,武大被潘金莲毒死,入殓时就没有亲人到场,而造成了瞒天过海的冤屈。关中埋人不叫埋,叫“安顿”,有尊奉之意。另外,孝子们围住棺材痛哭,不能有眼泪掉入棺内,说是对亡者不好,其实是变相地劝人节哀。又如,送埋以后在回家路上,孝子不能回头,意思是亡灵会跟着回来,其实也是规劝孝子尽快离开墓地,不要过度悲伤。

丧葬文化中的孝悌文化

关中位于华夏文明的中心,农耕文明孕育出了内涵丰富的孝道文化。“孝”是关中丧葬文化的精神内核,关中丧葬从始到终,集中贯穿着一个“孝”字。服丧期间,重孝者白天黑夜孝服不离身。所有孝子的服饰必须黑白二色。和丧事有关的诸多事物,都带有个“孝”字,直系或旁系的晚辈,叫“孝子”;主家要给亲友散发一绺白布,叫“散孝”;男人头顶勒一个白布圈,叫“孝帽”;人们穿的白色长衫,叫“孝衫”;孝子们手里拄着缠白纸的柳棍,叫“孝棍”;灵前燃纸的瓦盆,叫“孝盆”等。丧事中间用的一些物品也蕴含着孝道。如孝子哭丧拄孝棍,意为哀甚不食,行走无力,须用杖扶持;腰间系粗麻,意为悲哀消瘦、裤带松弛,所以以粗麻系之。

而且,关中丧俗直抵孝子内心。如亲人亡故以后,要烧倒头纸,兄弟姊妹嚎啕痛哭;亲友前来吊孝、烧纸,众孝子要一同陪哭;从人亡到掩埋,每天一早一晚孝子都得痛哭一场,叫“举哀”或“哭丧”;孝子们要整夜守灵,焚香燃蜡。孝文化从形式到内心,得到了浓墨重彩的渲染。与此同时,丧事议程的本身也具有一种展示性,即借死人而做给活人看。人死以后开始“做七”,以加深对亡者的追思与缅怀。之后,还有百日、头周年、二周年、三周年。三周年完了,才算真正的服孝期满。

关中丧葬中的孝悌文化的另一体现便是长幼有序。再无能的老大,也有专门的“待遇”,老小社会地位再高,也不能超越礼数。在丧事中,老大是主事的。无论是迎饭、施礼、祭拜等,都是老大在先,其余依序;出殡前扫墓,必须是老大媳妇去;十字路口祭奠,是老大摔孝盆。这些都在展示着长幼有序的道理。

厚葬、喜丧、丧乐与哭丧

长期以来,关中地面有厚葬习俗。周秦汉唐等13个朝代在这里曾创造了辉煌的文明,历代帝王的坟陵遍布关中区域,帝王的厚葬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民间的丧葬观念。比如农村流行童男童女石膏像陪葬的做法,就有当年帝王实行殉葬的影子;丧俗是人生的最后一个礼俗,所以人们常常把丧葬视为对先人尽孝的最后机会。对富有者来讲,厚葬很正常,而对于贫寒者来讲,厚葬则是另外一种人生补偿。不少关中老人一生简朴,却对自己后事十分重视。如棺板要尽量厚,木头要尽量好,油漆遍数要尽量多,老衣、被衾都要上等好料等等。深究,其中不乏攀比心理。对此,我们应该摒弃,而更应该提倡“厚养薄葬”。

俗话说“人生七十古来稀”。在关中人眼中,活过70岁而逝,就是喜丧了。此时的吹打、祭奠和哭丧并不完全是悲情的宣泄了。关中人在亡者年龄的计算上,通行虚岁记数,即把逝者生死的两个年头都计算在内。加之,儒家认为“仁者寿”,因此,在关中,高寿而亡者,主家少有悲痛,反有一种对逝者德行与仁义展示的满足。同时,理智也告诉人们,人死不能复生。关中丧葬文化中“节哀顺变”的思想,其实也蕴含着道家的哲学思维。

关中的丧葬音乐有着鲜明的地域特点。关中的丧葬乐器有锣、鼓、钹、唢呐等,而主要乐器是唢呐。唢呐独有的音色,高亢的音调,再配上悲痛的旋律,凄哀婉转、如泣如诉,能充分宣泄出悲痛的心情。如果四杆、八杆唢呐一起吹奏,则更具震慑人心的力量。加之其他配器,关中的丧葬音乐大起大和,古老凄美,成为关中丧葬文化区别于其他地区丧葬文化的标识之一。在丧事的不同阶段,丧乐的演奏也是不同的。人倒头以后,悲怆的唢呐声破空而来,悲凉的调子告诉人们有人死了,也宣布着主家丧礼的正式启动;入殓的时候,音乐是最为悲壮的,痛彻肝肺、令人涕泪齐迸;施礼献饭时,音乐舒缓有度,令孝子回忆逝者的事迹功德;起灵时,音乐又达到一个高峰,因为逝者将要永远离去;送埋的路上,音乐又变得轻松悠扬,用来舒缓、调节人们连日来的悲伤,同时以免人们过于悲痛。

与丧葬音乐相吻合,关中哭丧的特色也十分鲜明,一反关中人内敛、少言、不善抒情的常态。关中哭丧的主角是女子,而且伴随整个丧事的始终。女人们哭腔响亮,以一声:“哎――娘――”起头,高音破空,悲从中来,且哭且唱,泣怨哀诉,一句唱完,之后便是长长的拖腔,有对逝者的追忆,亡故的痛惜,也有对自己一生坎坷的联想与哀叹;而男人们的哭则是扑倒在灵前,磕头捣地。起音最重最响,一声喊尽,后边是短促的“呵、呵”声,主哭词为“我的爸(妈)呀”。尾音处常常几断几连,眼闭口张、泪涎长吊。关中对哭丧有讲究,如果哭者不放悲声、没有眼泪,或者哭声没有响彻天地,都会被视为不孝。

作为华夏文明的一种传承与发扬,关中的丧葬文化也有甄别、研究与扬弃的必要。比如对祖先的祭奠,不全是迷信,本质上是一种感恩和思念。在当今和谐社会的建设中,丧葬文化对于社会稳定、密切家庭成员及乡亲、同事等关系具有特殊意义和作用。

丧葬文化中的孝悌文化

关中位于华夏文明的中心,农耕文明孕育出了内涵丰富的孝道文化。“孝”是关中丧葬文化的精神内核,关中丧葬从始到终,集中贯穿着一个“孝”字。服丧期间,重孝者白天黑夜孝服不离身。所有孝子的服饰必须黑白二色。和丧事有关的诸多事物,都带有个“孝”字,直系或旁系的晚辈,叫“孝子”;主家要给亲友散发一绺白布,叫“散孝”;男人头顶勒一个白布圈,叫“孝帽”;人们穿的白色长衫,叫“孝衫”;孝子们手里拄着缠白纸的柳棍,叫“孝棍”;灵前燃纸的瓦盆,叫“孝盆”等。丧事中间用的一些物品也蕴含着孝道。如孝子哭丧拄孝棍,意为哀甚不食,行走无力,须用杖扶持;腰间系粗麻,意为悲哀消瘦、裤带松弛,所以以粗麻系之。

而且,关中丧俗直抵孝子内心。如亲人亡故以后,要烧倒头纸,兄弟姊妹嚎啕痛哭;亲友前来吊孝、烧纸,众孝子要一同陪哭;从人亡到掩埋,每天一早一晚孝子都得痛哭一场,叫“举哀”或“哭丧”;孝子们要整夜守灵,焚香燃蜡。孝文化从形式到内心,得到了浓墨重彩的渲染。与此同时,丧事议程的本身也具有一种展示性,即借死人而做给活人看。人死以后开始“做七”,以加深对亡者的追思与缅怀。之后,还有百日、头周年、二周年、三周年。三周年完了,才算真正的服孝期满。

关中丧葬中的孝悌文化的另一体现便是长幼有序。再无能的老大,也有专门的“待遇”,老小社会地位再高,也不能超越礼数。在丧事中,老大是主事的。无论是迎饭、施礼、祭拜等,都是老大在先,其余依序;出殡前扫墓,必须是老大媳妇去;十字路口祭奠,是老大摔孝盆。这些都在展示着长幼有序的道理。

厚葬、喜丧、丧乐与哭丧

长期以来,关中地面有厚葬习俗。周秦汉唐等13个朝代在这里曾创造了辉煌的文明,历代帝王的坟陵遍布关中区域,帝王的厚葬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民间的丧葬观念。比如农村流行童男童女石膏像陪葬的做法,就有当年帝王实行殉葬的影子;丧俗是人生的最后一个礼俗,所以人们常常把丧葬视为对先人尽孝的最后机会。对富有者来讲,厚葬很正常,而对于贫寒者来讲,厚葬则是另外一种人生补偿。不少关中老人一生简朴,却对自己后事十分重视。如棺板要尽量厚,木头要尽量好,油漆遍数要尽量多,老衣、被衾都要上等好料等等。深究,其中不乏攀比心理。对此,我们应该摒弃,而更应该提倡“厚养薄葬”。

俗话说“人生七十古来稀”。在关中人眼中,活过70岁而逝,就是喜丧了。此时的吹打、祭奠和哭丧并不完全是悲情的宣泄了。关中人在亡者年龄的计算上,通行虚岁记数,即把逝者生死的两个年头都计算在内。加之,儒家认为“仁者寿”,因此,在关中,高寿而亡者,主家少有悲痛,反有一种对逝者德行与仁义展示的满足。同时,理智也告诉人们,人死不能复生。关中丧葬文化中“节哀顺变”的思想,其实也蕴含着道家的哲学思维。

关中的丧葬音乐有着鲜明的地域特点。关中的丧葬乐器有锣、鼓、钹、唢呐等,而主要乐器是唢呐。唢呐独有的音色,高亢的音调,再配上悲痛的旋律,凄哀婉转、如泣如诉,能充分宣泄出悲痛的心情。如果四杆、八杆唢呐一起吹奏,则更具震慑人心的力量。加之其他配器,关中的丧葬音乐大起大和,古老凄美,成为关中丧葬文化区别于其他地区丧葬文化的标识之一。在丧事的不同阶段,丧乐的演奏也是不同的。人倒头以后,悲怆的唢呐声破空而来,悲凉的调子告诉人们有人死了,也宣布着主家丧礼的正式启动;入殓的时候,音乐是最为悲壮的,痛彻肝肺、令人涕泪齐迸;施礼献饭时,音乐舒缓有度,令孝子回忆逝者的事迹功德;起灵时,音乐又达到一个高峰,因为逝者将要永远离去;送埋的路上,音乐又变得轻松悠扬,用来舒缓、调节人们连日来的悲伤,同时以免人们过于悲痛。

与丧葬音乐相吻合,关中哭丧的特色也十分鲜明,一反关中人内敛、少言、不善抒情的常态。关中哭丧的主角是女子,而且伴随整个丧事的始终。女人们哭腔响亮,以一声:“哎――娘――”起头,高音破空,悲从中来,且哭且唱,泣怨哀诉,一句唱完,之后便是长长的拖腔,有对逝者的追忆,亡故的痛惜,也有对自己一生坎坷的联想与哀叹;而男人们的哭则是扑倒在灵前,磕头捣地。起音最重最响,一声喊尽,后边是短促的“呵、呵”声,主哭词为“我的爸(妈)呀”。尾音处常常几断几连,眼闭口张、泪涎长吊。关中对哭丧有讲究,如果哭者不放悲声、没有眼泪,或者哭声没有响彻天地,都会被视为不孝。

作为华夏文明的一种传承与发扬,关中的丧葬文化也有甄别、研究与扬弃的必要。比如对祖先的祭奠,不全是迷信,本质上是一种感恩和思念。在当今和谐社会的建设中,丧葬文化对于社会稳定、密切家庭成员及乡亲、同事等关系具有特殊意义和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