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宿迁正月十六走北边习俗


宿迁城里的老百姓有个风俗习惯,每逢正月十六晚上,都要挑着灯笼、敲锣打鼓、载歌载舞,出城往北山走上一段,人们称之为“走北山”,也叫“走北边”。“正月十六走北边,腰不疼腿不酸。”这句话一直在城里传承着。

为什么正月十六走北边呢?说起来还有个故事哩!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设立下相县,县城在今项王故里附近。有天夜里,县太爷正在睡觉,忽然梦见衙门前的石狮子跑来向他禀报,说黄河要在正月十六那天淹没宿迁城,要县太爷赶快想办法拯救黎民百姓。天亮后,县太爷把梦中之事告诉县太太。二人将信将疑,来到衙门前一看,只见石狮子果然满眼含泪,似有苦苦哀求之意。县太爷心想:是石狮子显灵了。过去虽说黄河经常泛滥,可是在正月里发大水还从未有过哩!接着,他又作详细调查,认为这一年的气候确实与往常不同,黄河洪水可能提前到来,这事不可不防。于是就张榜公告,正月十六黄河要来家了,希望大家赶快做好预防准备。可是,群众都不相信。

县太爷就叫县太太把石狮子托梦之事传给亲戚朋友,通过亲戚朋友再互相传达,并且利用正月十五城隍庙会的机会,叫三班衙役向群众宣传:黄河要来家了,正月十六晚上,全城的男女老少都要离家向北山上转移。虽然这样宣传动员了,还是只有少数人相信,大多数人怀疑不动。

到正月十六这天晚上,县太爷首先带领家眷亲属,挑着灯笼火把,由衙役开道向北山上走去。来到了现在的马陵山附近,摆下香案,对天参拜,祈祷上苍保佑黎民百姓平安。当时,也有不少群众蜂涌而来,但其中大多数人是来看热闹的。认为这皓皓明月,朗朗乾坤,哪来的洪水呢?甚至有的人还感到好笑。说实在话,连县太爷也在犯嘀咕,石狮子托梦能当真吗?他也摸不准儿。所以,他摆设香案磕头祷告,实际上是在磨时间的。

谁知,到了半夜子时,正当人们要回去的时候,就听西北方传来哗-哗的响声,排山倒海一般,不多时,黄河水真的像万头猛兽扑了过来,一霎时漫了黄河大堤,吞没了整个宿迁城。

由于事先有了思想准备,县太爷暗下又作了一些安排,虽然洪水来得迅猛,城被淹没了,可是大部分市民群众得救了。

从那以后,人们便弃城北迁,转移到马陵山坡,重新建成了一座新城。尽管时光流逝,人地更异,宿迁城里的老百姓每逢正月十六晚上,还是要挑着灯笼往北山上走一走,北山地势高,意为步步登高,讨个吉利。这个传统习俗已被代代延传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