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4年,台湾当局曾对岛内居民作过一次比较完整的姓氏调查,结果发现全台湾一共有768个姓,其中复姓4个。
说到台湾的姓氏,有人曾说过一句玩笑话,假若你初次结交一个台胞,如果不知道他(她)的姓,就尽管称他(她)陈先生、林小姐好了,这样你就可以礼貌得体地应酬过去。这是什么原因呢?原来,台湾同胞中,姓陈、林的最多。据统计,台湾地区前10大姓氏,陈姓占全省人口的11%,林姓占8%,黄姓占6%,张姓占5%,李姓占4%,王姓和吴姓各占4%弱,余下蔡、刘、杨姓各占3%弱。这10姓合起来占台湾总人口的一半以上。
我国的姓氏都有自己的发祥地。如陈姓的发祥地是河南颖川、江苏广陵等地,张姓的发祥地有河南开封、甘肃武威等地。台湾同胞认为他们的姓都来源于大陆。据考证,台湾的陈姓多是东汉名士陈实的后代。陈姓后代,大多是南北朝、隋、唐时从中原迁到福建、广东,然后由闽、粤渡海入台。林姓多是晋代南迁福建,明末渡过海峡来台湾的。黄姓原居湖北江夏地区,1700多年前迁至福建、广东,一部分由闽粤入台。
台湾同胞在遇婚丧嫁娶红白喜事时,有在大门口悬挂标有姓氏堂号的灯笼的习俗,如“西河林”、“颖川陈”、“武威张”、“洛阳蔡”、“太原郭”等,以示不忘饮水思源,根在大陆。
台南市成功路有一座全台“吴氏大宗祠”,祠堂内有一幅盈联,上书:“八闽孝子裔,三让帝王家。”这副对联引用了吴姓典故,台湾吴姓遵周代吴国始祖太伯为祖宗,太伯曾多次让幼弟为王而避居江南。八闽指的是福建。
这副对联,巧用史实,推赞先贤,也鲜明地显示了台湾与祖国大陆的历史渊源。过去福建省有“陈林满天下,黄郑排满街”的说法。而台湾也有“陈林半天下,黄张排成山”一说。从姓氏这一侧面,我们也可以了解台湾与祖国大陆的血缘关系。
大陆姓氏台湾基本都有,包括一些罕见的姓氏。如新处县有人姓犬,人们就叫他狗大哥。还有姓鸡的,人们称他的妻子“鸡大妈”,他的孩子便叫“鸡仔子”。还有姓柴、米、油、盐、酱、醋、茶的,也有姓琴、棋、书、画、诗、酒、花的,等等。这些姓氏,都是大陆姓氏的延伸。
台湾同胞用各种方式表达对祖国大陆、对民族的深情与怀念。如台湾草屯的洪姓居民,每当亲属死亡下葬之前,必定要遵照祖传仪式,用白布包裹全身,然后入棺。这种独特的葬仪叫做“念祖”。原来,草屯洪姓的祖先来自福建漳州,而漳州洪姓的始祖则发祥于敦煌,古代敦煌多回教徒,“念祖”便是敦煌回教徒代代祖传的丧仪规矩。数百年来,台湾草屯洪姓居民仍保存着这一传统习俗。
当最早的移民从大陆到台湾时,他们往往是聚族而居。这种结合,对于加强入岛初期移民的开拓力量,排除各种人为和自然的侵害,无疑具有重要意义。为了不忘祖先,后人往往以其姓氏或籍贯来命名所居村庄,谢厝寮、江厝店、许厝港、何厝庄等等。
台湾少数民族的姓氏原来有不少是与汉族不同的,如洋、双、宜、力、标、兵、月等等,这些姓氏十分罕见,连不少研究姓氏问题的专家也弄不清这些姓氏的源流。后来,这些姓氏逐渐消失了。
目前,台湾少数民族同胞的姓氏来源有两种情况,一是清政府所赐,计有卫、金、廖、王、潘、黎等7姓。二是1945年抗战胜利台湾回到祖国怀抱后,少数民族同胞所改,计有安、武、岳、郑、洋、田、杜、汤、白、江、米等79个姓。由于民族日益融合,现在大部分少数民族的姓氏已与汉族没什么区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