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至尧渡方言及生活习俗


东至县地域辽阔,地形复杂,人口众多,因此,外地人都说东至方言是“九帮十三腔”。

当然典型的方言还是县城所在地的尧渡话。这里人称他为“其”、称我为“侬”、称父亲为“爹爹”、称祖父为“他他”,称叔叔为“大大”、称母亲为“姆妈”、称大腿为“大抬”、称就为“秋”、称没有为“牛”、称吃为“七”、称肉为“辱”、称豆为“偷”……让我来学几句给你听听,如“姆妈上街买辱和偷腐还牛回来?”翻译过来是:“母亲上街买肉和豆腐还没回来?”,又如“爹爹说笑话逗得姆妈笑得拍大抬”,翻译过来是“父亲说笑话逗得母亲笑得拍大腿”,再如一个打工女回乡大谈外面世界如何精彩,八达岭、长城如何雄伟庄严,说到最后就露出了庐山真面目:“秋(就)是蚕豆牛(没)七(吃)过!”一语既出,引得哄堂大笑。还有一个学生见了同学打架,就向老师报告说:“老师耶,其跟其打架,其跑去拉搞,其丢掉其不打,其把其头上打一头的疱。”把“他”说成“其”,把老师弄得一头雾水,不知所以然。

方言,是一个地方的交际语言,是乡音俚语,是从娘胎里就熟悉的声音,是使人怦然心动的淳朴之声,是故乡深切的呼唤,也是一个地方的灿烂风景。

东至人的生活习俗,源远流长,异彩纷呈。他们向来节俭持家,在饮食习惯上,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建国前农民们多是“糠菜半年粮”,一日三餐,两稀一干,解放后生活改善,多是两干一稀。而今,逢年过节或客人上门,饮食多样,如鸡、鱼、肉、蛋摆上餐桌已不为奇。东至人主食大米,伴以麦黍薯稷,山区人喜用木甄捞饭坯蒸饭熬粥,沿习至今。糯米食有汤圆、年糕、棕子、糍粑、冻米等;面食有擀面、贯面、机子面、发粑、镘头、包子、饺子、大饼、油条、烤伞等。甘薯多制成淀粉,俗称“山芋粉”。精制干粮是芝麻炒米粉。菜肴以新鲜蔬菜为主,腌菜以咸白菜、萝卜、芥菜、豇豆为主;干制菜有笋干、香菇、木耳、金针菜等;豆制品有豆腐、豆腐乳、豆豉、豆酱、千张、生腐等。饮料,逢年过节,多数人家自制甜米酒,山区人还自制封缸粮食酒,饮茶习俗自古有之,仅饮绿茶,不饮花茶与红茶,不喝隔夜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