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城民歌概述


一、罗城民歌源流概述

民歌,是音乐艺术的最初母体。从我国第一部民歌总集《诗经》,战国时期的《楚辞》,汉魏六朝的《乐府》,隋唐的《曲子》,宋《词》元《曲》……一般说,在我国历史的长河里,每一个时期的音乐文化都有其代表形式,而到了明代,民歌小曲则异常发达和丰富。明人卓珂月曾说:“我明诗让唐、词让宋,曲让元、庶儿吴歌……为我明一绝耳”。在明代,许多知识分子纷纷学习民间小曲,并开始进行大量的收集和编印工作。仅明冯梦龙等编印的民歌小调就有近千种之多。

罗城民歌究竟发端何时,肇自何地,已难详考。但从历史的缝隙中,也曾透露过一些信息:唐天宝年间,大诗人李白寓居并漫游池州时写下了大量诗作,其《秋浦歌》十七首中,有两处提及池州民歌。其一如“郎听采菱女,一道夜歌归”,那夜歌该是动人心弦的情歌。再如“赧郎明月夜,歌曲动寒川”,描写了冶炼工人一边劳动,一边放歌,那歌声在寒冷的水面上震荡着。

罗城民歌在明朝可能就已经相当兴盛了。据史料记载,池州傩戏在明嘉隆年间已盛行,而傩戏的主要腔调之一傩腔就是根据当地的民歌小调发展而成。徐渭在《南词叙录》中提及南戏声腔时说:“夫南曲本市里之谈”;“以村坊小曲而为之”;“取其畸农,市女顺口可歌而已”。现存池州傩戏也有戏联曰:“村歌社舞,蒙倛诨同方相式”。这些都说明,延续了六百多年的池州各宗族的傩戏多吸收了当地的民歌作为自己的主要声腔即傩腔,渚湖姜的傩戏声腔亦应如此。据民歌手姜秀珍回忆,她从小就喜欢看家乡的傩戏,至今,她仍能唱一些傩戏腔调,这些腔调,应该就是脱胎于罗城民歌。

明末贵池名士吴应箕在其《卷园诗集序》中说:“予邑民歌,诵之十年如一日。”民清以降,民歌方兴未艾,直到上个世纪五十年代末,由于政治原因,民歌在全国又掀起一阵热潮。安徽省文化局音乐工作组曾编印出版了新中国建国后《安徽民间音乐》三集,贵池民歌有30余首收录其中。五十年代后期至八十年代初,罗城民歌在县城和乡村前后举办了30多场次的赛歌会。而今,脍炙人口的罗城民歌传承有人,新作迭出,政府又将其作为乡土教材,以励后学,习陈纳新,薪火相传。

考察罗城民歌产生的地域风貌与民间习俗也很有必要。罗城,地处沿江江南,九华山麓,在池州市贵池区墩上街道东南的许桥、童溪、渚湖一带。从其许桥之“桥”,童溪之“溪”,渚湖之“渚”之“湖”的字义上来看,该地乃山水相依的美丽乡村。因蝴蝶山、金鸡山、船峰山、莲花山罗列如城,环屏四围,故名罗城。聚居此地的姜姓氏族乃境内旺族,明清之际渚湖姜为贵池四大姓之一。在农耕文明的古代,这么一处四面环山又碧水环绕的宝地,确实是难得的人间福地。渚湖至今仍有保存完好的继翁桥、萃宝桥两座古桥,距今500余年了。从流传至今的“女儿桥”歌谣与“姜百担买碗”故事,可以看出,当地除男耕女织的农事外,也有徽州贩茶和景德镇贩瓷器的商事活动。至今在罗城的山野、田畈、溪边、村居,不仅能随处听到悦耳的民歌,也仍然能寻觅到无数的美丽传说和神奇故事的踪迹。当地民风淳朴,村民性格爽朗,民歌小调随口能唱,世代相传。罗城人爱唱,犁田栽秧忙时唱;十冬腊月闲时唱。曲调世代传,唱词随口编。唱历史传说、唱生产生活、唱男欢女爱等等一切日常生活中的喜怒哀乐。独唱、对唱、合唱、一领众和各种形式的唱法应有尽有。这些,从我们如今收集整理的唱词中完全可以看出罗城先辈们的生活踪迹。这样一个有着浓厚乡土地域特色的民歌之乡,其数百年来沉积下来的民俗文化土壤,使其后来勃发出生机盎然的新民歌奇葩,一度从罗城的田间地头走到中南海怀仁堂和人民大会堂,唱遍全国,甚至走出了国门。

二、新民歌运动与罗城民歌及其代表人物

新民歌运动,为罗城民歌焕发青春提供了难得的机遇。1958年初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选编的《农村大跃进歌谣选》中有一首民歌《我来了》给毛泽东留下了极深的印象:“天上没有玉皇,地上没有龙王,我就是玉皇,我就是龙王,喝令三山五岳开道,我来了!”谈到这首民歌,毛主席对于这种气魄,十分欣赏。1958年3月成都会议时,按照毛主席的指示,印发了一本唐宋人写的有关四川的诗词。毛对此不甚满意,说尽是老古董,搞点民歌好不好?他又说,中国诗的出路,第一是民歌,第二是古典。在这个基础上产生出新诗来。形式是民歌的,应该是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对立统一。

现在的新诗还不能成形,没有人读。我反正不读新诗,除非给一百快大洋。这个工作,北京大学做了很多,我们来搞,可能找到几百万、成千万首的民歌。看民歌不用费很多的脑力,比看李白、杜甫的诗舒服些。这年4月,中共中央在武汉召开的工作会议上,毛泽东又一次提出:各省搞民歌,下次开会各省至少要交100首。大中小学生,发动他们写,发给每人三张纸,没有任务。军队也要写,从士兵中收集。有了这样的指示,各地闻风而动,各省、市的宣传部门还专门发出收集民歌的通知。因此,收集民歌和写新民歌,不但成了文艺工作者的主要职责,也成了全党的重要任务。4月14日,《人民日报》发表社论《大规模地收集民歌》,掀起了全国规模的“新民歌运动”。

1959年出版的《红旗歌谣》虽然采取了民歌形式,大多数却是浮夸风的产物。仅全国各省、市一级以上,这年铅印出版的民歌单行本就有近800种之多,印数达数千万册。当年,安徽收集的民歌编入《山花吐艳》。民歌的演唱活动也在这个大背景下空前活跃起来。贵池姜秀珍和肥东殷光兰成为安徽民歌演唱的佼佼者,一时名传全国。新民歌运动一直延续到七十年代末,直到八十年代初的“朦胧诗”兴起,引发了新诗潮,民歌才逐渐退出文学的中心地带。事实上,1976年的天安门诗抄,可以看着是新民歌运动的最后一次闪耀光辉。

散发着泥土芳香的罗城民歌在新民歌运动中大放异彩,以姜秀珍为代表的新一代翻身农民激情放歌,优美动听的民歌曲调,加上鲜活的民间语言歌词,十分切合当时新中国建设的政治语境。民歌手姜秀珍也从此名扬四海。姜秀珍,女,1935年10月生,中共党员,全国著名民歌手,国家二级歌唱演员。曾任安徽师范大学中文系、艺术系兼职教师,全国第四届文联委员,中国民协第二、三届理事及常任理事,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歌谣协会理事,安徽省第二届文联常委,省作协第二届常务理事,省民协第二届副主席,安徽省第五届人民代表,文艺界省级劳模。曾出席全国第三、四、五次文代会。1965年出席全国青年业余创作积极分子代表大会。1979年9月30日应国家民委特邀出席全国少数民族民间诗人、歌手座谈会,同时出席在人民大会堂听叶帅作建国三十周年大庆报告会,并参加少数民族歌手向建国三十周年大庆献礼演出。

在罗城,男女老少都喜欢唱民歌。他们是锄头不离手,山歌不离口:“一天要是不唱歌,三岁小孩急白头……”姜秀珍就是出生在罗城歌乡,成长在罗城歌海的牛背上。她放牛、砍柴、讨野菜跟着大人学唱上百种山歌小调。1949年家乡解放后,她就参加了罗城业余剧团、并任副团长,白天生产、晚上唱歌演戏,宣传党的方针、政策,颂扬新人新事,受到群众欢迎和好评。1958年8月她将罗城民歌唱到省城合肥江淮大戏院,参加安徽省第一届音乐周会演。因她嗓子好,一炮打响!省电台请她录音向全省播放。汇演结束后还将她留下参加全省巡回演出,从此罗城民歌响彻江淮两岸。1959年3月,她参加安徽省音乐舞蹈汇演,她不但独唱、领唱、还帮省艺校演员们和唱。这下引起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厅各级领导重视,同安庆地区文化局等部门多次到罗城开赛歌会。

1960年7月18日,她带着罗城人民千颗心,到北京参加全国第三次文代会。她高兴地唱道:“罗城民歌唱万代,没有哪代登舞台;过去女孩要唱歌,族长将你嘴打歪。而今我也好唱歌,党当珍珠捧出来。派我参加文代会,田头唱到中南海……”7月23日伟大领袖毛主席、敬爱的周总理和朱德总司令等中央领导在中南海接见代表们并合影留念,那是她一生中最大的幸福,当晚就写了一首歌:“伟大领袖毛主席,接见代表同照相。荣幸欢聚党怀抱,幸福喜歌唱不完,满园红花千万朵,迎着太阳齐开放。喜讯带回家乡去,唱得山歌漫海洋……”她的歌声引起郭沫若、老舍、贾芝等的注意,决定要她在人民大会堂发言。8月8日,她边讲边唱向党汇报,受到领导和全体代表一致好评。全国著名歌唱家郭兰英夸她是金嗓子。陕西省文联副主席、诗人柯仲平当时赋诗送她:“安徽歌手姜秀珍,美妙之音真动听,古今歌者知多少,怎比此唱独超群。”周杨部长握住她右手说:小姜是“安徽的刘三姐”。陈毅外长握住她的左手说:对,是我们安徽的“刘三姐”。

人民日报在8月13日抢先发表文章《呆丫头变成女歌手》中央电视台特邀她同少数民族歌手一起在电视台唱歌向国内外转播。她站在电视台激动地唱道:“各族歌手欢聚电视台,好似万朵鲜花一起开,我们中国人民好福气,翻身喜歌唱响全世界。罗城民歌好似呼春鸟,今天晚上展翅飞四海……”

8月13日,在人民大会堂二楼宴会厅,她向敬爱的周总理敬酒时,总理同她碰杯握手时,问她是哪个省的,什么专业?她激动地唱道:“家住安徽幸福州,从小山歌不离口,一日三餐歌拌饭,夜里睡觉歌枕头……”周总理听了爽朗大笑说:“好!回去后‘为人民多编多唱’”。周总理教导记心头,从此她到哪里去,山歌就在那里留。

1964年5月她随安徽省代表团赴华东汇演,参加第五届“上海之春”音乐会,罗城民歌最受欢迎,台上一报幕,台下就鼓掌。她的嗓子清脆嘹亮,罗城民歌曲调优美动听,同“茉莉花”相比美,很受上海观众欢迎。中央电视台、上海电视台都即时转播。文汇报、解放日报同时发表文章,赞美罗城民歌。人民日报海外版、中国文学英文版同时向国外宣传介绍她和罗城民歌。

1973年3月,中央电台特来罗城录民歌。她和刘正荣领唱,男女歌手和唱、独唱、小合唱。共录十多首民歌带回北京,在“五一”国际劳动节那天,用13个国家文字语言向港、澳、台和世界各国华侨广播。1985年4月,台湾的留学生陈钦怡来贵池采访罗城民歌,她唱了五首录下来陈钦怡带回台湾。1998年2月,德国柏林音乐学院鲁道夫教授来贵池座谈罗城民歌。她唱了三首,鲁道路夫竖起大母指叫道:好极了!感谢你唱了这么好听的罗城民歌!我这次没有白来。他将录音带回国。

三、罗城民歌的曲调与风格

罗城民歌兼含民歌体裁的三大类———号子、山歌、小调。号子有“打硪号子”、“拉滚号子”、“打油号子”、“插秧号子”等,其中以“插秧号子”最为动听。

民歌中的号子,大多含有口号之意,而罗城民歌中的插秧号子,则更具音乐性。首先,由领唱者也即插秧劳动的指挥者在中高音区用衬词唱出带有装饰音的两小节全音符作为劳动开始的号召,接着由和唱者也即劳动群众同样用衬词以下移四度带有装饰音的两小节全音符作为劳动开始的响应。

这一领一和,便拉开了插秧的序幕。特别是每年的第一次插秧,由劳动群众将当夜就拔好、扎好的秧苗运送到田头,待吃过早饭后,即由领者(通常是村里较有威望的农事里手)手拿一秧把,在嘹亮的领唱声中抛向秧田的上空,然后和者仿领者动作,也各拿秧把,在稳实的和唱声中,错落地抛向秧田的上空,此即为“开秧门”。区区四小节,奠定了徵调式。因为纯四度的下移,最自然流畅地体现了呼应之间谐调有致的情趣。接着,领者以起伏跌宕的音调,一句虚词,一句实词,叙唱劳动知识、年成展望等,而和者始终以衬词和稳定的调式主音回应着。特别是B段式的末尾,和者以反复的衬腔通通啰唻附和着劳动组织者豪迈的鼓舞,更增加了劳动的节律和高涨的劳动情绪。

热烈过后,复趋安稳。随之,引子(也即秧号子的尾声)再现,表明了一个劳动段落的结束。按说,“插秧号子”进行到此,一个完整的乐段已自成一曲,而传统的“插秧号子”紧接着峰回路转,又另辟蹊径,以较前更为激荡的节奏唱出一段“赛花调”,使该号子的音乐材料变得既经济又复杂,音调既优美又昂扬,比一般劳动号子的乐汇丰富多彩。特别是整个号子所呈现的4/4、5/4、2/4的混合拍子,不同于一般劳动号子的机械、单调,显示出领者因感情之需要而节奏稍自由洒脱,又体现了和者同力协作,步调一致。“插秧号子”不仅旋律流畅别致,节奏稳健,而且兼有号子的律动,山歌的直畅和自由以及小调规整化的特点。旋法上,领者多跳跃,和者多级进,旋律的进行,领者昂扬,和者平实。一领一和,或浓或淡,亦花亦叶,彼此交融,相互协调,体现了一场农事劳作的和畅热烈情绪。

罗城山歌,所唱多是徵调式,节奏也大多自由,旋律高亢,基本上是一部曲式的单一调性乐段。唱词一般是上下句结构,也有少数的四句回头和五句头。曲从词,情由性,随心所欲,无拘无束。同一曲调,风格多样。设若有嗓子好且感情丰富者,可以唱得酣畅风发,淋漓尽致。特别是将上句词的第二音节后的情感可以发挥到极致。其间的衬词部分,擅长润腔者利用嗽音唱得一波三折,荡气回肠。正因为罗城山歌节奏自由,旋律跳跃弹性大,由是不同的歌手唱法各行其是,风格也就迥异。正如京剧四大名旦一样,对于同一唱腔,由于唱法不同,处理各别,因之也就产生了流派。当然,罗城山歌自无流派可言,而风格之不同,却是显而易见的。

另外,罗城的山歌中,旋律性较强,节奏规整,也是最为流行的当数“慢赶牛”了。“慢赶牛”在皖北的大别山区的金寨县有多种曲调,但均系羽调式;安庆地区也有“慢赶牛”,虽系徵调式,但至最后一句却突然转为羽调式结束;滁州地区的“慢赶牛”乃宫调式,与罗城的“慢赶牛”均截然不同。罗城的“慢赶牛”旋律优美,曲调平和,音域不宽,混合拍子,宜于叙事,长于抒情。唱词为七字句,上下句单乐段结构,两句回头,属于分节歌形式。其多用衬词以拓展旋律,构成音乐上的匀称。可作为独唱、齐唱,亦可举帮结合,一唱众和,呼应有致,因此含有号子的特性。又由于其旋律线如波浪型的回环进行,婉转曲折,具有小调的节奏上规整平稳,旋律上起伏流畅,所以将其归类为小调也无不可,但其所唱多与农事有关,且根据其表现方法和音乐性格,所以仍将其归属为田秧山歌类。至于“慢赶牛”名称的由来,实乃我国农耕社会的农作活动中的农民曳鞭驱牛的形象写照。其速徐缓,如牛之步武也。

罗城民歌之多,当数小调。可谓是“满畈遍野都是歌”。仅曲调,就有近百种。宫商角徵羽,五音咸备。诸如“洗菜苔调”、“采茶调”、“拜姐年”、“扇子调”、“花鼓调”等等。这些小调,形式规整,旋律性强,曲调优美,风格多样。或朴素、或华丽,或谐趣、或泼辣。类型多样,题材广泛。所涉内容,多农事、风俗。常咏唱四季、五更、十爱、十恨、十绣及十二月等包括了生活方方面面的分节歌,尤其是青年男女情爱题材,占有很大比重。可以说,民歌就是民情、民心、民风、民生的本质反映。

由于小调的曲调更具音乐性和艺术性,歌词也更通俗生活化,更接近人们的情感,因此,渐向乡镇和城市流传,为人们乐于传唱且易于流行。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末,香港长城影片公司拍摄的舞台艺术片《三笑》,衍唐伯虎三笑点秋香故事。影片在内地上映后,风靡一时。特别是对影片中的一些优美插曲,更是争相传唱。

《三笑》中的插曲多采用我国南方一些优秀的音乐素材填词配曲,其中“只羡鸳鸯配成双”唱段就是根据传唱于罗城的“三姑娘织袜”(又名“叹五更”、“姐爱郎”)调填词而成;其中的“我同你是天凑地拼”即根据罗城民歌的“二姑娘卖饺子”调填词而成,由此足见罗城民歌的辐射面之广和影响力之深。

四、近年来的民歌活动

改革开放后,虽然像公社赛歌会这样大规模的民歌活动已经难以一见,但民歌演唱仍然是罗城乡村人们的最爱。2000年,罗城民歌沉寂了十余年后,在姜秀珍老人的奔走呼吁下,再次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在新千年的国庆广场演出中,由姜秀珍教唱并排演的罗城民歌表演唱《罗城民歌像花苞》以其清新悦耳的曲调再一次让人们领略了民歌的泥土芬芳。2003年,省民间文艺家协会换届期间,新当选的民协主席温跃渊对罗城民歌也十分关心。2004年,罗城民歌列入全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并着手申报全国非遗名录。

2007年12月,在池州市委宣传部支持和市文联的领导下,成立了罗城民歌研究会,聘请姜秀珍为终生荣誉会长。中宣部原副部长贺敬之同志写来贺字“罗城民歌之乡”,省民协主席温跃渊同志特为“池州市贵池罗城民歌研究会”写会名。

几十年来姜秀珍培养了男女歌手上百人,现在能登台演唱的得意门生有刘正荣、包彩荣、宁秀风等。她们曾多次参加安徽省民歌会演,算是第二代歌手。2008年4月25日,“江淮情”艺术团来池州慰问演出时,姜秀珍领着第三代歌手:钱立芳、钱华、李芳芳、吴丹同台演唱《朵朵山花摇春波》获得好评。11月,为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池州市委宣传部、文联、民歌研究会,在站前区管委会和贵池区政府的协助下,举办了一台大型民歌音乐晚会《大地欢歌》,罗城民歌再次倾倒了观众。

当年,在天方集团的邀请下,罗城村农民歌手姜梦玉参加了“挑担徽茶雾里青,徙步进京庆奥运”大型公益活动,历时一个多月,沿途经过十六个城市,一路把罗城民歌唱到北京,登上长城。2009年9月29日,姜秀珍应邀参加安徽省庆祝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大型文艺晚会“江淮情,中国心”献礼演出。同年11月,在歌乡墩上举行了“农民歌手民歌演唱大赛”。罗城民歌在池州建设灵山秀水生态旅游城市的今天,重新焕发出勃勃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