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美术史-商周战国时期的陶瓷


  商代是我国奴隶制的发展时期,约为公元前16世纪-前11世纪。早期便没有分工制度,陶瓷的生产独立成为一个部门,受到重视。主要生产灰、白陶。商代中期产生了我国目前发现最早的原始瓷器和印纹硬陶,为我国瓷器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商代晚期陶瓷工业更是不断改进和提高,流行仿铜器造型,并大量烧造灰陶明器,这一时期白陶器表的图案雕刻艺术异常精细而绚丽,成为一大特色。
  周代陶瓷之完美,为前代所不及,仍以泥质灰陶和夹砂灰陶为主。兼有泥质和灰砂红陶,纹饰多为花叶粗线,龙凤夔云等,取材范围广泛,审美价值较为提高。器形有鬲、甑、登、罐、缶、壶等,皆为祭祀神炊烹饮食之用,极具完备。
  战国的陶瓷,是在前代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生产更集中,更专业化。仍以灰陶为主,多为轮制,成批生产,仿铜礼器的陶明器,如鼎、豆、壶、簋等,纹饰极其讲究,常使用暗花、磨穴、线刻、朱绘等多种手法。另外,陶俑、实物陶模和动物陶塑等普遍代替活人殉葬,反映了人们观念的进步和社会制度的变革。
  原始瓷处于瓷器的初始阶段,它是以接近于瓷土的原料制胎,表面施石灰釉,经过1200度的高温烧成的瓷器。其胎骨细腻坚硬,叩之有金石之声,釉色光亮,为青绿色,施在器表和口沿部分,釉底极薄。与白陶和印纹陶相比,较为坚硬耐用,不易污染并且赏心悦目。
  原始瓷的制作多采用泥条盘筑法,辅以手捏和轮制,器形有尊、簋、壶、盂、豆等,突出特点是敞口、鼓腹、折肩、小底。常见纹饰有方格纹、篮纹、叶脉纹、锯齿纹、弦纹、席纹、圆圈纹、绳纹等。与同期印纹硬陶的装饰风格极为类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