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中原地区的绘画活动与山水画家荆浩


  唐末,黄巢起义遭到镇压而失败,的形势更加严重起来。唐朝政权倾覆以后,出现的五代十国分裂是藩镇割据的连继。五代十国是:在黄河流域,以开封为都城(曾一度在洛阳)前后共有五个朝代(梁、唐、晋、汉、周);同它们并存的是分散在长江上下游的十个国家,其中以西蜀、南唐和吴越较重要。此外,北方契丹族建立了辽,党项族在西北建立了西夏。五代十国出现新的政治中心,反映了全国范围内经济中心的东移与南移和新的经济因素的生长,也反映了外族侵入形势的严重。

  五代的,在绘画创作的方面大多在中原、西蜀、江南三地区内进行。

  中原地区,由于长时期的战乱和契丹入侵,生产受到严重的破坏,只有到五代后期(后周柴荣)才逐渐安定下来。

中原地区的绘画活动,一般地承继唐代传统,而在某些方面可能出现了新的水平。例如当时工匠画家韩求、李祝在陕郊画龙兴寺回廊列壁二百余堵,曾引起普遍的重视。他们画后汉时代的印度僧人摄摩腾和竺法兰来中国传经的故事,人物高达八丈,三门上的神像数十身都高二丈,可见他们的技艺水平,龙兴寺也因为这些壁画成为当时活动的中心。

  山水画在中原地区的发展应特别重视。

  唐未五代的山水画家荆浩和他的追随者关全对我国山水画艺术的发展作出重大贡献,是古代重要画家之一。

  唐末山水画流行的是屏风装饰(或壁画装饰),或大幅装饰在立屏上或小幅装饰在卧屏上。以水墨画大山大水,雄伟壮阔,或画长松、古树和巨石。也有以青绿两色为主,并用金笔勾勒的色彩华丽的小帧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