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须戒“贪”


  大凡涉足收藏之人,都会有“吃药”的经历。“吃药”,除了学习不够、眼力不够,更缘于“贪欲”作祟。

  著名节目主持人、收藏家王刚说过:“贪欲一定要戒。一切上当受骗都源于贪。有时在潘家园就发现,很多人不是来摆摊,而是来‘溜达’的。‘全世界就三个。’‘多少钱?’‘十万块钱。’最后讲到八千。所以,要不断克服自己的贪欲,一贪眼睛就模糊。老觉得天上掉馅饼,其实是地下有陷阱。”

  王刚拿实例言戒“贪”,颇耐人寻味。可不是?买藏品者何以不首先从逻辑上想想,“全世界就三个”,何以这叫卖者就如此幸运而又拥有一个?既然奇货可居,可以卖个“十万块钱”,最后又何以以“八千块钱”的低价卖与人?如果不是贪念蠢蠢欲动,谁会花“八千块钱”去收藏这种天方夜谭式的藏品而做了冤大头去?

  贪欲如潮,一旦制止不住,其便会诱发藏家的多重不良心理,比如,“浅尝辄止”心理;比如,“碰巧‘捡漏’ ”心理;比如,“相互攀比”心理,等等。

  贪欲汹汹之人,通常都是收藏的急性子。有些人收藏方面的书读得不多,藏品实物接触不多,便匆匆上阵了。以这般姿态去搞收藏,又怎能胜算?恍如一个战士,连枪的构造、机制都不甚了解,连实弹射击都只练过一二次,又怎么上得了战场?上了战场,又怎么杀得了敌人?“商场如战场”,你要有发言权,你要避免受骗上当,除了读书学习、虚心请教、躬身实践,便无捷径。要知道,“打铁还需自身硬”,披坚执锐,才是自己最好的“护身符”,也才能在保护好自我的同时作有效的进攻,并胜券在握。否则,一身“纸糊的服装”加一杆“木头枪”,岂不一败涂地?

  “捡漏”的藏品,除了文化内涵,往往都是与现实市场拉开价值距离且今后升值空间较大的东西。这样的藏品,谁不青睐呢?“碰巧‘捡漏’ ”的事,过去肯定发生过。但时至今日,讯息如此发达,收藏队伍如此庞大,要再“捡漏”实属不易,而要频频“碰巧”,尤其只期望发生在自己一人身上,那是天大的笑话。其实,真正的“捡漏”故事,只发生在真正的藏家身上。因为“捡漏”的前提是,被“捡漏”者对所持藏品不甚了了至少没有十分的把握,而“捡漏”者则火眼金睛、十拿九稳,故而才讨价还价、志在必得。能不能碰逢“捡漏”,其实真的并不重要,因为这样的机率实在太低。重要的是,要戒掉“贪”欲。这样,你便会集中精力,把功夫花在武装头脑上,擦亮眼睛上。肚里有真货,还怕与摆在自己眼前的好东西失之交臂?

  贪欲,是人类共有的人性弱点。“尤其介入收藏领域后,就会总想,这么好的东西为什么不是我的呢?”(王刚语)“这么好的东西为什么不是我的呢?”这种心理,有时更易发生在藏家与藏家之间。可不是?“你有,我为什么没有?我为什么不能有?”在攀比心理的作用下,有人便会千方百计去寻觅。殊不知,一些假冒伪劣的制造者,恰恰就是利用了一些藏家的这种“相互攀比”的心理,故而迎你所好、投你所需。据说,元青花“鬼谷子下山”的大罐,全世界存量极微,可报上、网上曝光的竟然为数不少,这其中定然有假。这种假冒品,不就是“你有我为什么不可以有”之“相互攀比”的产物吗?从这个意义上说,这样的行为不也助推了造假之风,以至而成了“帮凶”吗?从来,收藏是一种缘分,其可遇而不可求。随缘,当是收藏之道;随缘,才让你变得理性、理智。

  就收藏者如何戒“贪”,笔者曾求教于中国工艺大师、中国陶瓷艺术大师、鲁迅美院教授、中国著名鉴赏家关宝琮先生。他告诉我:“戒‘贪’,要义在于敬畏。任何值得收藏的东西,都有历史、文化、审美的内涵。一件物品得以长久保存流传,其背后都有一个生动的故事。对于收藏者而言,敬畏每一件藏品,其实就是敬畏历史、敬畏文化。一个心生敬畏而有着文化自觉的人,必然会以虔诚之心去学习它、钻研它、弄懂它,也必然会以忏悔之心时时刻刻戒贪欲、除杂念、拒歪理。不懂敬畏,便无以收藏;不屑敬畏,便没有收藏。”关宝琮大师的收藏观,无疑是戒“贪”的一帖良药。我们虚心涵咏,认真实践,必大有裨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