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径运动相关理论


  第一节 田径运动分类及项目

  田径运动包括男女竞走、跑、跳跃、投掷的40多个单项,以及由跑、跳跃、投掷的部分项目组成的全能运动。田径运动分类和成人、少年竞赛项目。

  第二节 田径运动产生与发展

  田径运动是在人类社会发展中慢慢发展起来的。无在上古时代,人们为了生存和获得生活资料,在和大自然及野兽作斗争中,经常出没于崇山峻岭、沼泽平原,跨溪流,越障碍,投掷石块、木棒和各种捕猎工具等,在日常生活劳动中,不断重复和改进这些动作,逐步形成了走、跑、跳跃等。古时也有利用走、跑、跳跃和凤掷的比赛,逐渐产生了田径运动的雏形。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工农业生产和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田径运动竞赛项目、竞赛条件、竞赛办法的逐步改进,形成为现代田径运动。

  公元前776年在希腊奥林匹克村举行的古代奥运会上就有了田径项目的比赛,1896年在希腊雅典举行的第1届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上,田径运动的竞走、跑、跳跃和投掷的一些项目就被列为大会主要比赛项目。田径运动在已举行的历届奥林匹克运动会上都有是十分引人注目的竞赛项目。

  1912年成立了国际业余田径联合会。它确定了国际统一的田径竞赛项目,拟定竞赛规则,组织国际比赛,设立与审批世界纪录,以及促进国际田径交流等。当前国际重大田径比赛活动主要有;奥林匹克运动会的田径比赛、世界杯田径赛和世界田径锦标赛。

  田径运动在近一个世纪的发展过程中,大体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大约在19世纪末到20世纪20年代,是现代田径运动初步发展阶段,在1928年第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上,将妇女田径比赛开始列为奥运会田径运动竞赛项目。当时,运动员主要靠身体条件、身体素质取得胜利。运动技术水平较低。但是,除1914年至1924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田径成绩有所下降外,在这个阶段,田径运动是逐步提高的。

  从30年代50年代是田径运动不断发展完善、运动水平不断提高的阶段。在这个阶段,除1938至1948年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田径运动成绩有所下降外田径运动的发展和运动水平的提高都是较快的。

  60年代至80年代末期,是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年代,也是田径运动迅速发展和获得高度运动成绩的阶段。在这个阶段里,对运动员的选材给予了足够的重视,科学地选材获得很大进展。在训练方面。已形成了较为完整的科学体系,更加重视对青少年进行有计划的多年训练,重视心理训练、恢复训练,驾驶了医务监督和科学研究工作,并把电子计算机运用于训练之中。在技术方面。背越式跳高的出现并迅速地获得广泛的普及,使跳高成绩迅速提高。跳远朝着助跑速度和积极起跳的方向发展。掷铁饼采用了加大旋转幅度的技术等。在场地器材方面,使用了美观整洁、坚实耐用、富有弹性的塑料胶跑道,这对提高大部分田径项目的成绩提供了良好的场地条件;泡沫海绵的使用,保证了跳高和撑秆跳高运动员着地的安全;撑秆跳高使用尼龙杆,掷标枪使用了滑翔性能良好的金属标枪,这都对提高运动成绩提供了更好的条件。在裁判方面,计时、测距和公布成绩有的已做到电子化、自动化。在科学研究方面的进展迅速,并广泛地涉及到运动生理学、运动解剖学、运动医学、运动形态学、运动生物化学、运动生物力学、电子计算机和控制论等到多种学科,许多科技成果,直接或间接地应用于田径运动实践。此外,对服兴奋剂进行严禁、严查、严处,在兴奋剂检验笠技方面也达到很高的水平。所有这些,都有促进和保证了田径运动的健康发展和运动成绩的提高。

  
第三节 我国田径运动

  我国现代田径运动先是在一些基督教青年会和教会学校开展的。1880年,上海圣约翰书院举行的以田径为主要比赛项目。由于当时经济十分落后,民不聊生,田径运动开展很差,田径运动成绩很低,甚至1910--1924年的第1届到第3届全运会中田径运动比赛的裁判人多是由美、英等外国人担任,一直到30年代才逐步改变了这种状况,从1912--1934年共举行了10届远东运动会。远东运动会主要是中国、菲律宾和日本参加比赛。第9和第10届印度也参加了比赛。中国运动员成绩很差,如在第10届远东运动会的15个田径项目比赛中,日本得了11个第一名,中国只得两个第二名,一个第四名。在此期间,我国曾派田径运动员参加1932、1936和1948年三奥林匹克运动会,除撑竿跳高运动员符保卢及格标准和取得复赛权。

  在旧中国,田径运动水平很低,与世界水平相比,约落后半个世纪,在亚洲也处于落后地位。

  新中国成立以后,党和政府十分关心人民的健康,指出了体育运动的发展方向,并明确指出“田径是基础”,激发了群众参加体育锻炼的热情,田径运动逐步普及,技术水平迅速提高。

  竞赛是推动群众体育运动的开展和提高运动技术水平的重要手段,各级体育组织都重视田径竞赛活动。1953年举行了一次全国性田径比赛,在男女34个单项比赛中创造了19项全国纪录。以后,每年都举行规模较大的田径比赛和测验。1957年郑凤荣以1.77米的成绩打破了1.76米的女子跳高世界纪录。到1958年,旧中国的田径纪录全部被刷新。

  在1959年召开的第1届全国运动会上,参加田径比赛的有1200名运动员,有55人76次打破25项全国纪录。从1960--1962年,大约三年的时间里,由于当时经济条件的影响,田径水平一度下降。从1963年起,国民经济情况迅速好转,田径运动也很快恢复了生机,在1963年起,国民经济情况迅速好转,田径运动也很快恢复了生机,在1965年第2届全国运动会的田径比赛中,有70人的成绩列入当年世界前十名,有35人的成绩达到第19届奥运会报名标准。1965年陈家全以10秒的成绩平了男子100米世界纪录。

  正当我国田径运动成绩发展,运动水平日益提高的时候,1966年开始的十年动乱,使田径运动受到很大摧残,除倪志钦在1970年以2.29米成绩打破2.28米的男子跳高世界纪录外,其它基本上的运动技术水平都一度停滞不前或下降。1975年第3届全国运动会中有16人打破12项全国田径纪录,在男、女35个项目中竟有23不如第2届全运会的水平。我国与世界田径水平差距拉大。

  1976年十年动乱结束,我国田径运动水平又开始回升。在1979年举行的第4届全运会上,有57人打破16项全国田径纪录,男子跳高、三级跳远等项目有了新的进步,创造了一批亚洲纪录,出现了可喜的局面。

  进入80年代,我国田径运动获得了迅速的发展和提高。1983 --1984年,男子跳高运动员朱建华分别以2.37,2.38和2.39米的成绩三创世界纪录。1983年、女子10公里竞走运动员徐永久以45秒13的优异成绩创世界最好成绩,成为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在世界比赛中获得世界冠军的田径选手。在1983年举行的第5届全国运动会的田径比赛中,打破1项世界纪录、4项亚洲纪录、11项全纪录。在1987年举行的第6届全国运动会田径比赛中,打破1项世界纪录、6项亚洲纪录、13项全国纪录。

  在1984年和1988年第23和24届奥运会的田径比赛中,我国均有5名运动员获得前8名的好成绩。1986年在汉城举行的第10届亚运会上,我国运动员获得17枚金牌,列金牌第一。在1989后新加坡举行的第17届亚洲田径锦标赛中,我国运动员获得21枚金牌,遥居首位。我国田径运动在亚洲比赛中具有较强的竞争力,但与世界田径运动水平相比尚有较大的差距,许多项目成绩还很落后。

  我国在田径运动理论、田径运动教材建设、田径运动科学研究和培养专门人才等方面也都取得了很大成绩。国家和各省、市都有成立有“田径协会”,全国各地建立了许多田径业余训练网点。出版了多种田径运动图书资料,田径场不断增多,运动器材不断革新,全国性评选“田径之乡”活动在开展,这些都有为普及群众性的田径运动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1989年,国家体委颁发了我国第一部《田径教学训练大纲》,它将为进一步完善我国田径运动训练体系和提高我国田径运动总体水平发挥出积极的作用。

  我国田径教师、教练员、科研工作者和管理人员要立足本职,胸怀祖国,放眼世界,努力开展各级各类学校的青少年田径运动,努力提高我国田径运动水平,为我国实现体育强国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