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掌握揉弦的技巧,应该了解手指揉弦作用力的传导过程。
1, 滚揉作用力的传导与稳定。
滚揉主要是手腕和手指的运动,但光靠手腕和手指的力,不能保持揉弦的持久与稳定,而且也容易与压揉、抠弦相混淆。正确的作用力应来自小臂的传导,小臂的力通过手腕再传导到手指。我们可以通过试验来证明这一点。用右手握住左手小臂中间部位,左手掌作上下摆动,右手会感觉到左手小臂内侧力的涌动。在作滚揉时,也可以看到小臂的明显运动。
2, 滚揉作用力的支点。
在左手完全放松时,滚揉的动作是靠三个支点将作用力转换到指尖上的。手腕是第一个支点,小臂的力通过手腕传导到手掌。手指尖,即指肚上部中间的按弦点是第二个支点。手掌摆动的力,通过指关节伸曲的驱动,传导给手指肚上部的支点,作上下的滚动。第三个支点是虎口与琴杆的接触点,以保证手掌作灵活的摆动。这个支点在揉弦时,它的位置是相对固定的,当换把时,随着音高的变化而移动。
3,支点的作用与活动轴的位置。
上述三个支点的作用各有不同。手腕的作用是传导作用力,保持手掌运动的持久与稳定。虎口与琴杆接触点,是手掌上下运动的支撑点,保证手掌动作的灵活性。指尖部支点是在第三关节的驱动下,使指肚球面在弦上滚动。这个支点的作用力,完全来自于手掌的运动及指关节的伸曲的驱动。在滚揉过程中,手掌是运动的主体,手掌和手指所保持的半圆状手型是一个运动的整体,因此,其手型要始终保持一致,不能变形。
在运弓时,奏长弓、慢弓是以肩为轴;拉快弓时,以小臂中心为轴。而滚动揉弦的轴在哪里?明确这个轴的位置,对滚揉的动作有重要的作用。经过仔细观察、反复试验,笔者认为滚揉动作的轴应在虎口与琴杆的接触点上。这个接触点的位置,不是在虎口的中间,而是在虎口靠近拇指的根部。以这个部位作轴,才能使手掌在运动中保持最大的灵活性,并且保证揉弦幅度大小、速度频率快慢的可控性。笔者在练习滚揉的基本动作时,为了锻炼手指第三关节的灵活伸曲,曾以手腕为轴,以手腕上下运动来带动手掌的摆动。但只能进行慢揉,速度一快就无能为力了。后来把手掌运动的轴心改在虎口处,揉弦效果便有了明显改善。揉弦动作的各个支点的关系,是合理配置,有机结合,成为协调一致的统一体,才能保持滚动揉弦的稳定性、灵活性、持久性和可控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