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胡琴之“第一”(4)


141、两用活动高胡托板的研制人——苏州拉弦乐器制作师、工艺师沈德庆。
 
142、高胡夹音效果器的研制人——山东省莱西市北墅生建石墨矿教务所邢大鹏。效果器由夹音托、前夹音垫、后夹音垫及调控螺杆组成,前夹音垫、后夹音垫设在夹音托内部两端,使用时和琴筒两端相接触,调控螺杆从夹音托一端穿过,用于调整固定前夹音垫。1993年6月获得国家专利。
 
143、系列三弦高胡、二胡、中胡的设计制作人——张子锐。他于1956年设计制作了系列四弦、系列三弦和系列三弦高胡、二胡、中胡。
 
144、二胡、高胡、中胡系列高音区音质音量改良的项目主研人——陈泽、陈欣。1993年 2月,文化部“民族乐器改革研讨会”决定把民族拉弦乐器高音区音质、音量的研究作为文化部其后重点科研攻关课题,并将此项目交由四川音乐学院陈泽、陈欣(民乐系二胡专业学生)父女及当时天津音乐学院教授、文化部科技进步奖评审专家组组长赵砚臣负责完成。1995年上半年,两把改制的高胡经测试效果满意,其音色比传统高胡更柔和高亢。1999年 5月 25日,几把系列琴经文化部组织专家鉴定,与会专家一致通过该成果评定为文化部科技进步一等奖并推荐给国家科技进步奖评审委员会。2000年 4月 6日,陈泽、陈欣父女俩作为项目主研人的“二胡、高胡、中胡系列高音区音质音量的改良”荣获 200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145、玉石二胡、玉石高胡、玉石京胡、玉石板胡的首创者——邵志培。邵志培系浙江绍兴人,1981年“突发奇思”制作玉石乐器,经五年准备,自1986年7月开始制作,至1994年先后制作出玉石笛、葫芦丝、二胡、小提琴、单簧管等40余种石雕乐器。其中玉石二胡因琴筒类型不同还分为传统型二胡、二泉二胡、低调二胡。
 
146、高音四胡的研制人——孙良。过去,蒙古族中流行的四胡都是民间艺人自制的,主要是“说书”或说唱“好来宝“的伴奏乐器,这种四胡定音较低,不能用于合奏。20世纪60年代,四胡演奏家孙良、朝鲁和制琴技师张纯华等人合作,在民间小四胡的基础上,参照低音四胡和中音四胡的规格,将高音四胡统一为现有形制:琴筒呈八方筒形,用八块硬木薄板拼粘而成,筒长14厘米,前口蒙蟒皮或薄牛皮为面,面径(对角)9厘米。琴杆用硬木制作,全长80厘米,琴头平顶,上置四轴,轴长17厘米。皮面上置有琴马,张四条钢丝弦。细竹系两束马尾为弓,弓长78厘米。
 
147、第一把双筒四胡——20世纪70年代末,株州市文工团祁尔士研制成功双筒四胡。其定弦和小提琴一样,但四弦分为两组,g、d1两弦一组,为里弦,a1、e2两弦一组,为外弦,使用二胡琴弓,弓毛置于两组琴弦之间演奏。它的琴杆与弦轴和原来的四胡相同,琴头呈弯月形,琴筒采用中胡和高胡两个琴筒,两筒上下由盖板并连。琴马为双重竹马,底马较长,两马脚分别置于两琴筒的蟒皮中心,马的中间支有d1、e2两弦,g1、a1两弦支于底马上面的小马上。千斤为两组丝弦千斤,g、a1弦为一组,d1、e2弦为另一组,分别交替缠绕于琴杆上,并用U形金属钩来分隔、固定。通过不同的运弓方位,改变琴弓与琴筒的角度,奏出单音和双音。它可用于演奏二胡曲,并能拉奏小提琴曲,最适于演奏富有民族风格又比二胡更有表现力的乐曲 。
 
148第一把和声四胡——1977年,湛江市歌舞团胡奇文与广州幸福弦乐厂陆全二人合作,共同研制成功一种和声四胡。四条琴弦分别定为g、d1、a1、e2,琴弓为三毛弓,演奏时不仅能使每一条弦单独发音,而且可以两弦、三弦、四弦同时发音。
 
149、“四弦胡琴”的研制人——上海市体育科技推广应用所胡奇文、蔡同华。该琴1989年10月获得国家专利。其特征在于四根弦按音之高低顺序分上下两层排列为g、d、a、e弦,d和a两弦在上层,g和e两弦在下层,a和e两弦为外弦,g和d两弦为内弦;拉弓上有三股弓毛,其中有两股弓毛可分可合,一起穿于d弦和a弦中间,另一股弓毛贴紧弓杆。
 
150、双层琴筒高音四胡的研制人——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赵双虎与内蒙古歌舞团民族乐器厂段庭俊。他们合作研制的双层琴筒高音四胡获文化部1990年文化科技进步四等奖。
151、套筒高音四胡的研制人——内蒙古民族剧团满都拉与呼和浩特市二轻民族乐器厂周印。他们合作研制的双套筒高音四胡琴杆装在琴筒外面,木制千斤,音高可微调,音域在传统琴的基础上扩展五度,获文化部1991年文化科技进步三等奖。
 
152、新结构四胡的研制人——20世纪90年代初,镇江华东船舶工业学院王子犹经数年探索、研究制成新结构四胡。它与传统四胡不同的是采用琴筒、琴杆外部连接结构,可使琴筒上平面有足够的空间,便于琴弓纵向或斜向等多角度运弓。琴筒可用圆形、椭圆形、六方形、八方形等多种筒型。琴头扁方形,稍向后斜,弦轴采用齿轮螺旋。琴杆较短、呈半圆形,前平后圆,正面为按弦指板,琴杆左侧下端通过钢制连接架与琴筒左侧相连,并可调整和控制。琴筒皮膜处上方设置有弓毛托,便于各种角度直线运弓,琴筒下面置有琴托,使演奏中琴身稳定。
 
153、宽音域四弦胡琴的研制人——台湾黄振山。该琴琴筒与琴杆连接处形成弧凹内空的容置槽,于琴杆端面固设具二阶面的上弦码,于琴筒一侧端面紧撑琴皮,于琴皮端面置设具四阶的下弦码,于琴筒底侧相应下弦码的阶面而穿设穿弦孔。1999年10月获得国家专利。
 
154、系列四胡的研制人——王盛意。四川乐山市中区徐家碥嘉乐造纸厂退休职工王盛意从1991年着手改革二胡,研制成功大、中、小系列四弦胡琴,于1999年8月获得国家专利。该琴的千斤体与四根琴弦的顶承面做成斜承面,琴码做成凹凸锯齿状,四根琴弦与琴码凹凸锯齿状的四个顶承点成菱形图形分布,可作传统二胡演奏,又兼有提琴、板胡的演奏风格。
 
155、悬杆叠弦式胡琴的研制人——辽宁省海城市站前街潘壮。悬杆叠弦式胡琴(简称四胡)于2000年12月研究制成功,2001年7月获“第二届香港中华专利技术博览会金奖”和“中华专利技术发展成就奖”,2005年1月19日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据称,它有二胡的音色,其音域比小提琴增加五度音程,比二胡增加一个八度又二度音程,计有四个八度又二度有效音程(c—d4)。
 
156、任氏四音胡琴的创制人——任庆文。原陕西省东方机械厂职工任庆文经30多年的苦心研究和几百次试制,于2002年5月制作出了可作独奏及录音用的“四音胡琴”,并于同年完成了《四音胡琴》书稿。该琴在他研制的四弦三音和五弦四音琴的基础之上改型而成。琴上部有四个木制弦轴,琴中部安特制千斤,琴柱下弯,琴筒底托前装有微调,琴码为上下两层,弓毛单股夹于内外各两条弦间。与音域仅有两个八度的四弦两音制四胡相比,它四弦四音(弦音高与小提琴相同),音域宽达四个八度,演奏时通过内外弦的交替和运弓角度的变换,在擦弦点呈平行四边形分布的区域内可分别奏出G、D、A、E四条弦上各把位的单音,也可奏出GD、DA、AE、和GE等组弦的双音。
 
157、第一把大四胡和低音四胡——1962年12月,中国广播民族乐团杨竞明、王仲丙等乐改小组的民族器乐演奏家们以四胡为造型基础,设计试制成用于民族乐队的大四胡和低音四胡两种低音弓拉弦鸣乐器。其共鸣箱硕大,呈八方筒形,采用木面共振结构,琴头弯月形,下设四弦轴,琴杆装入琴筒右侧,并设计配置了杠杆琴马,琴弓在弦外拉奏。
 
158、系列秦胡的研制人——翟志荣。西安音乐学院院长翟志荣教授经三年多时间的研究,将胡琴类乐器原来的蟒皮软质发声改为木板硬质发声,用泡桐木板为振动发声体,制作出一种新的秦胡——系列秦胡。秦胡分为板高胡、板二胡、板中胡、板大胡、秦二胡和秦高胡六种,前四种属乐队用琴,后两种属特色乐器。新的系列秦胡发声原理产生了质的变化,形成了独特的声学品质,增加了拉弦乐器的立体和声效果。2003年1月,系列秦胡通过了由中国音乐家协会民族音乐委员会和西安音乐学院共同主办的专家鉴定,2004年6月获得国家发明专利。
 
159、第一把闽胡——由陈新国和陈景铭于2001年共同研制的闽胡琴。闽胡是闽剧的主胡,长期以来由于闽剧的主胡没有自己独特的乐器,多是借用南胡、京二胡、越胡等来当担。福建省实验闽剧院副院长、国家一级作曲家陈新国自1989年开始研究,设计出具有浓郁地方风格特色的闽胡乐器设计图,经他与福州著名制琴大师陈景铭共同揣摩研制,于2001年4月1日制出第一把闽胡乐器,从而填补了闽剧乐器史上的空白。
 
160、滇胡型制的定型人——孙竹轩。滇胡(滇丝弦)是云南有代表性的地方剧种——滇剧的主奏乐器。20世纪30年代,滇剧老琴师孙竹轩为了改善滇胡的演奏效果,将原来较大的琴筒直径14cm-15cm规范为目前的11.5cm-12.5cm之间,琴杆长度、轴距也做了相应的调整,变丝弦为钢弦。后经周松林主张在琴筒内加入内置竹筒,逐渐使滇丝弦的音色得到进一步改善,使其在云南的地方剧种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161、最早的坠胡——清末,在河南、山东等地流传一些地方曲艺,如“莺歌柳”、“三弦绞在书”等,为它们伴奏的是“小三弦”。长期的磨合,艺人们感到小三弦演奏时不能与演员的托腔有机结合,于是有的艺人便在小三弦的一二弦之间加了一根马尾弓来拉奏,使其变为拉弦乐,这便是最早的坠胡。
 
162、三弦坠胡的研制者——上海音乐学院。20世纪70年代末该院研制成功三弦坠胡。琴筒用钢板制成,筒长和直径均为10 厘米,前口蒙蟒皮,琴杆长90 厘米,3 条琴弦定音为d 、a 、d1 ,使用双毛弓,第一股弓毛置于a 、d1 两弦间,由右手中指控制,第二股弓毛系得稍松弛,置于d 、a 两弦间,以右手无名指控制,可以拉奏单音、双音。音域向低音区扩展了五度音程,由d~d4,达四个八度。
 
163、坠板胡的研制者——上海音乐学院。20世纪70年代该院研制成功坠板胡。它由琴筒、琴杆、琴头、弦轴、山口、弦马、琴弦和弓子等部件组成。结构是采用了高音坠胡的琴杆和板胡的琴筒,琴杆全长60 厘米,琴筒前口直径10 厘米,长6 厘米。坠板胡音域宽广,在河南曲剧伴奏中,定弦为g 、c1 ,音域由g ~g3 ,达三个八度。音色介于坠胡和板胡之间,低音柔和近似坠胡。
 
164、雷琴的研制者——王殿玉。雷琴又名“雷胡”,20世纪20年代由我国著名民间艺人王殿玉(1899~1964)在坠胡的基础上改革而成。它较坠胡音量大、音域宽、音色美,开初称“大弦子”,“大雷”,1953年正式定名为“雷琴”。
 
165、喜剧性最强的拉弦乐器——雷琴。雷琴有异常丰富的表现力,用它可模仿出十分逼真的人声语调和欢笑声,戏曲中的不同声种的唱腔、锣鼓,鸡鸣犬吠和走兽的叫声,还能演奏和体现出各种风格、特色的音乐。
 
166、悲剧性最强的民族乐器——马头琴。马头琴发音圆润,音色低沉、苍凉,音量较弱,低回婉转,可奏双音和泛音,而且最适于独奏,无论是什么曲子只要马头琴演奏起来都令人柔肠百转,悲剧味道很浓。
 
167、第一代低音马头琴设计人——张子锐。第一代低音马头琴即木面低音马头琴,1955年底由张子锐设计、北京民族乐器厂王金波制作问世。琴箱呈正梯形,正、背两面都蒙以桐木板,张三弦,琴弓在弦外拉奏。1956年开始投入乐队使用,用它演奏的第一首乐曲是由李焕之作曲,张子锐、谢直心改编配器的《春节序曲》。这是该系列马头琴乐器首次进入民族乐队,与它同时配套使用的还有木面马头琴和木面大马头琴。
 
168、传统马头琴改革的首位功臣——国家一级演员、中国马头琴学会会长齐?宝力高。他曾经在传统马头琴的基础上进行过三次改革:第一次是20世纪70年代把马头琴定音鼓的皮改为蟒皮,第二次是1983年将蟒皮改为梧桐木面的马头琴,第三次是1996年改制了白松木面的马头琴。经过改革后的马头琴,在重奏、齐奏、协奏乃至与交响乐队合奏时,马头琴的音质音色都得到了提高,极具穿透力。
 
169、圆箱马头琴的研制人——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群众艺术馆张忠。其音箱由原来的梯形或矩形改为圆形,音箱端的端盖与蒙古包的拱顶相似。2001年9月获得国家专利。
 
170、世界上最大的马头琴——2004年7月2日,一把由内蒙古自治区克什克腾旗达莱诺日镇西岗更嘎查牧民额尔很巴雅尔用两年多时间精心制作而成的马头琴在赤峰市克什克腾草原那达慕大会上进行公开展示。这把巨型马头琴高2.7米,共鸣箱底座宽为90厘米,厚度达到32厘米,重50多公斤。
 
171、用弦根数最多的乐器弦线——马头琴弦。现代马头琴弦是用0.15或0.18 mm尼龙丝制作,低音弦160根、高音弦120根,两弦总和是280根弦,世界上任何乐器都没有这么多弦,堪称世界之最。这样的多弦丝特征几乎成为了马头琴区别于世界上其它任何乐器的一个特征,也成为马头琴独特音色的发声基础。
 
172、革胡的研制者——杨雨森。20世纪50年代,上海音乐学院杨雨森(1926~1980)从二胡入手,参考大提琴结构,于1951年研制出第一把革胡(取名自“改革的二胡”)。这种革胡用红木、花梨木制成,琴头雕刻龙头,琴杆插入琴筒一侧,琴杆表面设弧形指板;琴筒蒙蟒皮、马皮或羊皮,筒后口置音窗;置四轴,张四弦,用大提琴弓拉奏;皮面张力可调,皮膜不直接承受弦的张力,皮面内侧中心设有六足形音柱传音;琴码呈扁铲状,码脚与音柱顶衔接,以使皮膜振动范围扩大。经不断改革,70年代又研制成圆方筒协振式和全板式革胡。前者协振鼓为膜板结合式,蟒皮后面贴有桐木板;后者琴筒呈扁瓮形,不蒙皮膜,前、后和右侧三面设桐木板,通过音柱和杠杆直码使三板协振。
 
173、三音板谐振式革胡的研制者——沈阳音乐学院杨雨森、江云铠。该发明1995年8月30日获得国家专利。
 
174、新革胡的研制者——祝恩仁。2005年10月初,哈尔滨市71岁的退休职工祝恩仁在二胡的基础上,参考大提琴的演奏方式设计并制造了一个鹦鹉图案的新革胡。此琴有四根弦,声音类似大提琴,从正面看酷似大提琴,整体形状呈圆形,从后面看活脱脱就是中国的传统乐器二胡。祝恩仁曾在哈尔滨曙光机械厂和空调机厂做高级木工, 1982年退休后在家专心制作大提琴、二胡、马头琴等乐器,先后制作完成了50余件乐器。
 
175、革胡在正式演出中的首次亮相——1957年全国音乐周时,革胡在民族音乐专场中试奏,其后被一些大、中型民族乐队采用。
 
176、古瓶胡的研制人——江云凯。他原是沈阳音乐学院提琴制作专业副教授,其作品在全国比赛中多次获奖,并多次荣获文化部和省级科研成果奖,1998年研制成功民族低音拉弦乐器古瓶胡。
 
177、低音胡的研制人——云南大理州民族歌舞团薛文安。此琴正面为粘固指板的琴杆,琴杆下端按一定角度插入并穿出琴箱,其特征在于琴箱的面板与背板内面为中央部位及周边厚、中心与周边之间形成渐薄曲面的形状,琴箱的面板上部两边制成内凹部,使面板呈上窄下宽的不对称六方形。定弦为c、g、d、a,演奏方法和大提琴相同。1998年4月获国家专利。